【中美貿易協議】第一階段談判告終 六大問題仍待解決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月15日在華盛頓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內容隨後公開,包括採購美國產品等七大部份。第一階段談判告一段落,不過外界也關注協議中未有提到的爭議問題。

1. 工業補貼和「中國製造2025」

協議未有提到北京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和中國向國有企業發放的補貼。華府視「中國製造2025」為美國科技至高無上地位的威脅。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專家特廖洛(Paul Triolo)指,有關問題是最為棘手,連同雲端服務、網絡安全和數據管理體系問題帶進第二階段談判。

2. 華為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表明,華為並非中美貿易談判的棋子。有分析員認為,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後,美國明顯將國家安全和貿易問題分開。華為和其他中國公司仍然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華盛頓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聯社)

3. 外國金融服務公司准入

協議雖然有提到改善金融服務公司准入,但未能確保兩者得到同等市場待遇。中國雖然接受信用卡公司如萬事達卡等申請牌照,但不等於自動批准進入市場。即使獲批,中國市場現時由本地公司壟斷,也不見得外國公司有空間大展拳腳。

4. 採購美國產品

中國承諾增加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產品,不過只同意在未來兩年進行採購,對往後發生什麼表態含糊。兩國預計增加購買量的軌跡將持續到2025年。協議卻留下幾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例如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現有合約將如何處理?採購會否扭曲商品市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華盛頓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聯社)

5. 執行和解讀

協議設有爭端解決機制。不過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指出,協議未有提到美國如何監察執行情況。他表示,美國公司不喜歡通報竊取知識產權事件,所以首要問題是美國使用什麼機制收集有關資料。

6. 進一步減少關稅

協議未有列出撤銷關稅的時間表。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中美的關稅比起貿易戰開打前高出20%,意味公司和消費者仍然承擔額外開支。特朗普指,同意在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完成時取消對華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