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學術期刊發現武漢海鮮市場有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新證據

撰文:曹洋
出版:更新:

世界最大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顯示,在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可能從動物自然傳播給人類的重要新證據。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8日報道,《科學報告》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中國武漢發現首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之前的兩年半時間裏,有4.7萬多隻野生動物被出售,這為新冠病毒可能從動物自然傳播給人類提供了重要的新證據。

這篇學術論文主要從兩個新發現論證了上述結論:其一,至少4種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宿主。根據來自西華師範大學、牛津大學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這些動物至少包括科學家稱可能攜帶Covid-19病毒的4種動物——果子狸、水貂、獾和貉。

其二,野生動物存在非法活體售賣。6月7日發表的這份研究報告首次顯示,武漢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交易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沒有對出售的動物的健康狀況和來源進行強制檢查。研究顯示,包括31種受保護物種在內的野生動物經常在市場上被就地屠宰,並被儲存在擁擠、不衛生的環境中,這些環境可能會讓病毒侵入物種。

2021年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HO)牽頭的專家組到訪武漢,視察了華南海鮮市場等地。2019年12月,華南海鮮市場發現許多最早的新冠肺炎病例,隨後新冠病毒源頭指向了當地銷售的野生動物。

世衛專家組在3月份表示,儘管他們留意到一些報道,但是並沒有證據顯示活體野生動物在華南海鮮市場被出售。該小組並援引市場管理者的話稱,所有交易的野生動物都是合法的。世衛專家還走訪了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稱沒有發現野生動物被販賣的證據。

然而,《科學報告》的論文描繪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面。

該調查基於對武漢4個不同市場的17家商店(包括華南和白沙洲)的調查,這是一項蜱媒疾病在動物中傳播研究的一部分。它覆蓋了華南的7個商販,展示了活竹鼠、刺蝟、土撥鼠、浣熊狗和豬獾的照片,還覆蓋了白沙洲的兩家商鋪,這些商店向包括華南在內的武漢許多商販供應商品。

這17家商店總共銷售了38種不同種類的47,381只野生動物,其中只有7種是受中國法律保護的。但沒有一家公司出售世衛專家組確定為潛在中間宿主的蝙蝠或穿山甲。

世衛組織食品安全和動物疾病專家、新冠病毒武漢溯源專家組組長恩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稱,這篇新論文「證實了人們的懷疑」。「出售的不僅是養殖野生動物的產品,還有活的動物。」

他補充道,重要的是報告沒有顯示2019年11月可能發生溢出時這些動物是否仍然存在,也沒有包含每個市場中這些動物的詳細訊息。他説:「如果能按月查看數據就好了,但我相信作者們已經掌握了相關訊息。」「我不知道為什麼之前沒有分享這些訊息。」

這篇論文的作者之一、中國西華師範大學研究員周兆民稱,這篇論文之前沒有與世衛專家組分享,因為還在等待同行評議。

另一位作者、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科學顧問紐曼(Chris Newman)稱,這篇論文2020年早些時候提交給了幾家學術期刊,但遭到了幾家雜誌的拒絕,其中一家需要經過漫長的審查過程。該研究於10月提交給《科學報告》,並於5月接受。

《科學報告》一位女發言人稱,論文從提交到被接受的時間可能相差很大,因為它包含了編輯評估、同行評審、一輪或多輪同行評審和作者修改,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旦這個過程完成,論文被雜誌接受並發表。

儘管大多數科學家仍然認為病毒更有可能自然地從動物傳播給人類,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找到病毒的宿主或確定可能作為中間宿主的物種。這篇論文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