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前的「下馬威」 鎵鍺出口管制「攬炒」歐美半導體業?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7月3日,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宣布,自8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鎵和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原材料,外界相信中方希望藉此反制歐美有關禁止半導體製程機具進入中國市場的做法。

儘管中國商務部強調指鎵鍺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中國外交部亦重申,鎵、鍺相關物可軍民兩用,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其後,商務部前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稱,此舉僅為中方反制的開端,未來還有可能陸續有來。

但在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訪華抵達之前、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之後,中方選擇在此時發布了這一消息,其意義顯而易見——既然美方持續堅持錯誤的認知並不願改正,且一直懷揣着限制中國的企圖,那就不能怪中國來一個「下馬威」了。

中國外交部重申,鎵、鍺相關物可軍民兩用,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新華社)

就此,歐盟委員會於4日表達關注,並質疑北京此舉與安全無關;日本、韓國、台灣也關注北京的決定。美國商務部發言人5日回應指,美國堅決反對中國的決定,並會諮詢合作夥伴和盟友,以應對這問題。

中國亮出「卡脖子」的一張牌

鑑於拜登(Joe Biden)政府在遏制中國發展方面有着密集的計劃,且有擴大限制的趨勢,近期的行動包括禁止英偉達等晶片製造商在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向中國和其他相關國家的客戶出口晶片。

中國的舉措因此有意向歐美警告別「開口埋口」說要脫鉤。鎵和鍺雖不是稀土元素,產量亦不高,但中國無論在原材料儲量還是在加工提煉技術方面都居於全球主導地位,可算是中國手裏的一門獨門武器

中國出台鎵和鍺相關出口管制措施後,多國表示關注。(Reuters)

這些原材料因為扼守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咽喉,已成為中美博弈的新場域。北京這次就是衝着美國而來,目的是要以此為「武器」,祭出反向「卡脖子」策略,索性截斷製造晶片的原材料。

不過,這次其實也不過是牛刀小試,更多是釋放一個信號:中國不畏戰,甚至經已磨刀霍霍。何況,中國逐漸擁有製造精密晶片的能力

真是反制美國王牌?

此與同時,負責世界海底管理的聯合國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ISA)將於7月9日起審理申請,以開放國際海底採礦,當中包括對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一些材料。其中,挪威政府更率先於上月21日表示,已準備好開放海底採礦,目標是不必依賴中國等國家。

美國拉攏日本、韓國、台灣組建「晶片四方聯盟」,意圖扼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REUTERS)

雖說稀土或許是中國反制美國的王牌,但假如美國決定要承受中美稀土戰惡果的話,動用這張王牌的長遠結果恐怕是中美科技產業鏈的真正脫鈎。

據消息人士指出,耶倫7月6日下午抵達北京,展開4天的訪華行程。期間,她將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以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鶴等官員會面,預計她將與中方討論有關鎵、鍺的出口限制措施。

無論如何,稀土及半導體原材料問題將在可見的未來成為中美在「去風險化」下的又一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