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劇毒】80年代性小眾遭政府無視 間接令愛滋病在社區擴散

撰文:關穎賢
出版:更新:

由「變形俠醫」麥克雷法路(Mark Ruffalo)、影后茱莉亞羅拔絲(Julia Roberts)及Matt Bomer主演的HBO電視電影《The Normal Heart》於2014年推出後,隨即成為美國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戲劇之一,更奪得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其實這套電視電影是改編自知名舞台劇編劇Larry Kramer的作品,而香港的「風車草劇團」早前將劇場版,搬到葵青劇院上演,譯名《尋常心》,由金像獎影帝黃秋生,連同梁祖堯、湯駿業、邵美君等多位好戲之人演出,呈現80年代初,美國紐約一群性小眾遭政府無視,間接令當時亦未叫作「愛滋病」(AIDS)的病症擴散。相隔5年後,看完劇場版,再翻看電視版,感受更加深,相信身為香港人必定對故事情節有共鳴。

真人真事改編 性小眾爭取冀政府正視愛滋病

《The Normal Heart》由真人真事改編,劇情背景設定在1981年的夏天,當時一群美國同性戀者剛剛走過70年代的自由解放歲月,漸漸被社會認同,但要完全爭取到自由戀愛,或抗衡傳統社會的保守價值都是格外困難的事。同時,一種不知名的怪病(即愛滋病)突然在紐約的同志圈肆虐,患者的免疫系統完全崩潰,患者會出現:發燒、體重下跌、晚間流汗、淋巴腺腫脹、口腔出現白色斑點、身體出現紫色斑等病徵,由患病到病發到身亡時間極短。而故事主角Ned Weeks(Mark Ruffalo飾)跟醫生好友Emma Brookner(Julia Roberts飾)覺得事有蹊蹺,後來Ned決定為全球同志發聲,希望政府能夠正視問題及撥款資助病毒研究。

Ned因為行為太過激進而被自己一手創立的關注愛滋病組織董事局趕走。(劇照)

政府拖字訣 同志界陷恐慌

劇情開首大約10分鐘,出現第一幕重要戲份,Ned跟Emma正討論這種怪病主要透過同志性行為傳染開去,為了這個致命病毒繼續傳播,Emma坦言Ned要成為領袖,呼籲同志不要做愛,但這個只是斬腳趾避沙蟲的做法。相信大家都深明抗爭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80年代,身為性小眾面對的歧視遠比今天來得嚴重,而Ned既要在當時發聲,希望極為保守的政府正視問題,另一方面又要顧及男同性戀者的情感需要(要爭取權益就要公開同志身份、因為這個病令同性愛變得是一種「錯誤」),難度好比愚公移山,不過就算這條路有多困難,但為了身邊人 ── 他的男朋友Felix(Matt Bomer飾),Ned都選擇繼續堅持爭取關注愛滋病而展開的抗爭。

看回歷史,這場運動之所以出現,是因為80年代初的美國總統為共和黨的朗奴列根(Ronald Reagan)政治立場保守,所以就算知道愛滋病在民間蔓延,亦有組織要求提供援助,但無論高至低所有政府部門都充耳不聞。據資料顯示,時任紐約市長的Ed Koch長期單身,而Larry Kramer(即是Ned的角色)曾公開指他是男同性戀者,但竟然對愛滋病置若罔聞,更一直拒絕和Larry和由他發起的同志組織成員見面,間接促使愛滋病在社區擴散,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令一眾性小眾及其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置身無盡恐慌之中。

飾演Ned男朋友Felix的Matt Bomer。(劇照)

整套電視電影的的氣氛沉重,劇情描述到所謂自由的國家忽略了人民的生命,政府藐視處於下風的性小眾群,加上對白批判力度甚猛,能夠直接引導觀眾思考。正因為被無視,Ned擇用相對激進的方式抗議,冀讓事件有更多曝光,卻遭Bruce(Taylor Kitsch飾)等主張和平理性的成員反對,直至故事完結(1984年),整場運動都沒有取得任何特大進展。雖然故事發生在80年代初,但《The Normal Heart》今天重溫甚有警世意味,值得劇迷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