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造星II】以發掘新一代偶像為宗旨 因一個因素未能流行?

撰文:葉詩
出版:更新:

「ViuTV大型偶像育成節目《全民造星》於去年大受觀眾歡迎;今年ViuTV繼續背負培育新一代全能超級偶像的使命推出《全民造星II》」ViuTV的新聞稿如是說。監製花姐(黃慧君)在最新一集(第19集)節目中亦道出節目宗旨:「《全民造星》係希望搵一個偶像!咩叫偶像?無論係唱歌、跳舞、演戲方面都有好突出嘅表現,跟住啲女仔會為佢尖叫。」節目名為《全民造星》,顧名思義就是由民眾共同打造出屬於香港的新生代明星,兼且是是受大眾喜愛和歡迎的,可是新一季的節目已經接近播了三分之一,而「全民」這個概念似乎並未在節目中展現出來。

《全民造星》第二輪60進48的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可是卻缺少觀眾可參與的部份。(梁碧玲攝)

第一輪99進60強的比賽,由唱作歌手林二汶、電影導演兼編劇陳詠燊、電台DJ黃天頤、作家王貽興、以及去年經《全民造星》出道的團體MIRROR擔任評判,由來自影視界的他們決定參賽者的去留。第二輪60進48強的比賽則由三位導師:陳潔靈(Miss Chan Chan)、郭偉亮(Eric Kwok)及火火各自挑選合意的參賽者入組。兩輪比賽完全沒有民眾可以參與的部份,觀眾的參與度低,就可能會產生一種心態:如果只喜歡其中一、兩個參賽者,是不是只看那一、兩個的演出就好了,這對節目的追看性亦同樣減低。

有時候,評判、導師、製作組與觀眾的品味不盡相同。(節目截圖)

播畢第一輪的比賽後,46位由評判給予4-5盞藍燈的參賽者肯定進入60強,剩下的14個席位則由評判、導師、製作團隊共同選出,那麼選擇的標準是什麼?純粹長得帥?有實力?有個人魅力?有人氣?因為沒有明文的規定,部份被不明準則挑選出來的參賽者亦似是未能服眾,但塵埃已經落定,而評判與觀眾/網民的品味似是不盡相同,有不少觀眾都為未能晉級、今年強勢回歸的68號參賽者黎官驟(Sunny)、唱功不裕的41號參賽者胡學軒(胡仔)抱打不平,希望他們有機會復活。

有觀眾希望他們復活:

+1

其實《全民造星》也不是完全不在乎民意,在節目播出之前,ViuTV曾在社交媒體一連貼出96位參賽者(有三位退賽)的照片予大眾投選「Eye Catching Idol」,是為造勢的一種,似乎也想透過這個投票知道大眾的口味和看法;皆因在正式節目中,節目組也引用了不少社交平台或討論區上的留言作為內容,看來也是留意觀眾的看法的。

「Eye Catching Idol」五強:

+5

「全民」非全民 乜熱潮都係ViuTV限定?

可能有人會說上一季《全民造星》在10強總決賽時,最後排名是由專業評審及全民投票各佔一半決定。可是挑選十強參賽者的過程大眾都沒有參與,這不是和香港的小圈子選舉一樣嗎?選民都只能投選節目組給我選擇的10位參賽者,同時這亦導致MIRROR的成員構成至今仍被網民詬病。以差不多形式選偶像的韓國版《Produce 101》選擇以全民投選作為噱頭,成功在當地掀起熱潮;在比賽期間,粉絲們為了讓自己喜歡的練習生成功出道,紛紛在地鐵站、街道等投放廣告,增加了節目曝光率之餘亦成功製造話題,是為其可取之處。《全民造星》之所以未能在香港掀起熱潮正正就是因為觀眾缺乏參與度,故此減低了對節目的投入感;而節目的討論亦僅被限制在ViuTV的Facebook頁面及討論區,範圍未能擴大。

+13

編按:既然現在要選屬於香港的本土偶像,希望參賽者們能多考慮選擇以廣東歌參賽,當10個參賽者只有一、兩個選擇表演廣東歌的時候,有不少觀眾都對此感到失望,認為此風不可長,我們的文化,不是應該由我們自己去守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