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錦標賽.前瞻】葉鴻輝回首港足處子戰 縱大敗也有意義

撰文:袁志浩
出版:更新:

香港足球代表隊成功晉身的大賽不多,東亞足球錦標賽決賽周算是重要賽事。不過港隊以往只曾兩度打入決賽周,今屆也是自2010年後再度晉級。
10年前,港隊首席門將葉鴻輝也只得19歲,黃毛小子在日本東京國立競技場上演其港足「處子戰」,全心撲救表現自己;如今他已成港足喼帽最多的球員,希望大家能放開對賽果的執着,享受比賽、放眼未來,「感受過這種亞洲最高規格的待遇,能令年青球員更有動力去進步。」
攝影:歐嘉樂

沉實木盒也無法掩蓋的,是葉鴻輝手中這面2009年東亞運足球金牌的光芒--數片樹葉連繫成環形,裝載的是那段回憶:「這個經歷就是即使踢多100次,也未必可再達到同一個結果。」阿輝道。

港隊當年在坐擁天時地利人和下勇奪金牌,「創造傳奇一刻」,成為本地球壇近10年來最風光的故事,至今仍教球迷津津樂道。而對當年僅得19歲的阿輝而言,這面金牌扭轉了他的足球路——外界冠以「英雄輝」封號;更首度入選時任主教練金判坤麾下的大港隊,展開至目前獲得74頂喼帽的港足生涯。

10年後再有機會細看這面東亞運金牌,阿輝的感受又有點不一樣。(歐嘉樂攝)

東亞錦獲首頂港隊喼帽 展開國際賽生涯

2010年2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東亞足球錦標賽決賽周,是港足對上一次晉級這項大賽,也正是阿輝於港足的「地標戰」。

阿輝在第二場分組賽鬥日本時正選把關,首次亮相國際賽舞台,對手竟就是亞洲強國日本,「遠藤保仁、中村憲剛、田中闘莉王、中澤佑二、大久保嘉人.......」阿輝仍記憶猶新。那些年日本以強陣應戰,大軍中仍有小笠原滿男、香川真司、稻本潤一及長友佑都等,粒粒皆星。

回想起當時畫面,在阿輝臉上仍看得出那種興奮,他笑說雖對連番撲救留有印象,但最深刻竟是東京寒冷的天氣,「比賽時下着雨,整塊臉冷得繃緊起來,連自己提場也說不清楚,偉豪卻叫成『偉姣』。」

葉鴻輝的港足十年(按圖放大)

2010年乘東亞運金牌之勢,阿輝(後排右三)在東亞錦決賽周獲港隊首頂喼帽,那時的他仍一臉稚氣。(香港足總)
+5
港隊能逼和烏茲別克、朝鮮、中國及巴林,防守上沒太大問題,但目標是否就止於此?

進攻難題10年不變

該場港隊最終以0:3落敗,在那屆賽事也成為「三零部隊」。雖面對中日韓全敗,也合共吞下10隻光蛋,但球員們都期待着再登上大賽舞台的一刻,誰知一等便是10年。「香港能參加的大賽不多,世界盃、亞洲盃難度很高,也會受籤運影響。相反東亞錦外圍賽對手每屆相約,容易預測敵軍踢法,也只得朝鮮最有競爭力,算是最有機會晉級。所以對一支代表隊來說,相隔10年是很長時間了。」

阿輝認為背後原因,是球隊多年來於進攻上的困擾,「港隊能逼和烏茲別克、朝鮮、中國及巴林,防守上問題不大,但目標是否就止於此?我們往往要跟朝鮮鬥得失球,輸多贏少,反映港隊要好好面對進攻問題。」

港隊的不足跟弱點,其實每任港足主帥都曾嘗試改善,阿輝指奈何本地聯賽節奏較慢,港將的對抗性與速度在國際賽時均會輸蝕。他又表示這跟本地聯賽裁判執法尺度有關,「其他聯賽只會在明顯犯規時吹罰,惟有個別新入選的隊友在國際賽很易跌倒、投訴,但其實這才是國際標準,球員應盡快適應。」

港足在《鳳凰計劃》及《五年計劃》下不斷發展,但阿輝認為有部份問題仍需對症下藥。(歐嘉樂攝)

配套專業化 入籍兵需取平衡

訪問巧合地於晒草灣足球場進行,港隊多年前也曾間中在此操練,惟近年在足球訓練中心啟用後,都集中於這專屬基地備戰。這正是阿輝認為港隊於10年間的最大轉變,由教練團、配套、數據分析跟球隊管理,都逐漸專業化。

陣容方面,10年前港隊大軍僅有謝雷(卓卓)等數名入籍兵;而今屆也有艾里奧、辛祖及基奧雲尼等。阿輝同意近年徵召入籍球員是大勢所趨,但希望在運用時取得平衡,「他們大多已30歲出頭,最多再踢2至3年,對港隊發展非最有利;若起用本地年輕球員,他們有的是未來。」

去年東亞錦外圍賽,阿輝將隊長一職讓予黃洋,他坦言此事的確有助改善表現。(資料圖片)
做隊長很大壓力,感覺要當榜樣,場內外比較拘謹,連玩笑也不敢開。

沉重的隊長壓力 卸下臂章做回自己

自處子戰鬥日本獲「震撼教育」後,阿輝在港足也拾級而上,慢慢坐穩首席門將之位,並在今年成為港隊有史以來上陣次數最多的球員。當初那個心態幼嫩、腦海中只想着表現自己的小伙子,早已不復存在。

曾擔任隊長多年的阿輝,至去年也因顧全大局而卸下臂章,「以前給予自己很大的壓力,感覺要當榜樣、責任很重,場內外比較拘謹,連玩笑也不敢開。」阿輝指這在外界看來或許只是小事,對長期進入比賽狀態的球員來說,卻的確需要適時釋放壓力,「卸任隊長後可做回自己,關鍵撲救也多了,其實大哥(黃洋)也有很強感染力,對全隊也是好事。」

阿輝近年取代李健和及歐偉倫,成為港足最有標誌性人物,廣大市民即使對球圈沒深入認識,也說得出他的名字。他想藉此宣揚足球員的正面形象,吸納更多年輕球員入行,「10年前球員寧願作客也不踢主場,因怕被罵;但近年認受性提高,大家很享受那股主場威力。待遇方面也改善很多,希望家長可放心讓孩子踏上職業足球路。」

港足球員的認受性跟待遇,在這些年間提升不少,單看阿輝的座駕就知道。(歐嘉樂攝)
香港人就是創造奇蹟的一群,無論如何也會力拚一戰。

縱招大敗 也非沒有意義

今屆東亞錦決賽周已展開,港隊將在今日硬撼韓國。相隔10年後再次重返東亞足球最高舞台,部份球迷預計港隊會再度慘敗而回,但究竟這項大賽在球員們背後最大的意義又是甚麼?

「10年前是我首場國際A級賽,想看看這些年來大家的距離有沒有拉遠。」即使中日韓派出「二隊」參賽,實力也許仍比港隊強,但阿輝表示「足球沒有絕對」,球員絕不會抱着必敗的心態迎戰,「香港人就是創造奇蹟的一群,無論對方陣容如何,我們也盡力跟他們力拚一戰。」

「創造傳奇一刻」是2009年東亞運的口號,阿輝也形容香港人是「創造奇蹟的一群」,今屆東亞錦將力拚一戰。(歐嘉樂攝)
參加大賽讓年青球員明白,港隊若表現出色,也能獲得亞洲最高規格待遇,令他們更有進步的動力。

每處也是學習 見識比結果更重要

平心而論,若要求港隊在短短3場比賽中突飛猛進是不切實際,中日韓擁有今時今日的青訓系統,是多年來時間累積的成果。「他們的球員注重很多細節位,每個意識都很做得很好;香港球員身型跟日本人相似,可學習他們的專業和動作。」的確,技術或許不是一朝一夕可得,但專業精神卻是最起碼能做到的事--至少,注意飲食作息,不是人人做得到。

年輕球員能夠盡早開眼界,見識往往對日後發展大有幫助,阿輝對此感受特別深,「無論酒店、球場、設施都很高質素,讓球員感受大賽氣氛外,也明白若港隊踢出好表現,也能獲得這種亞洲最高規格的待遇,令他們有動力去進步。」

參加大賽不止是球場內的事,球場外的一切也能讓年青球員大開眼界。(歐嘉樂攝)

從2010那一屆至今,港隊僅得阿輝仍留在陣中。他坦言經驗的累積是最珍貴,「有錢也買不到」,因此會毫不保留地向後輩分享得着。「希望未來更多球員就如我一樣,能在港足由19歲踢到29歲,令本地球壇環境更健康。」

葉鴻輝十年間成為港足標誌性人物,誰又可成為下一位?(歐嘉樂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