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美國專心針對中國大陸 台灣別跟着打殺

撰文:楊騰凱 廖士鋒
出版:更新:

近期兩岸情勢不容樂觀,而台灣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敗選後也進行改組,最關鍵的兩岸論述部分目前正在重整,結果即將在不久後推出。對此《多維新聞網》專訪國民黨副秘書長、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黃奎博,分享他對兩岸與美中台局勢的看法。
黃奎博曾在馬英九第一任執政期間擔任台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來續聘獲邀參加2015年新加坡舉辦之馬習會,黃奎博當時是馬英九身邊的重要幕僚之一。此次獲國民黨新任主席江啟臣任用為該黨副秘書長,目前在國民黨內專責主要參與兩岸關係與對外關係。本次專訪分為上、下兩篇,本文為上篇。

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接受多維新聞網訪問,談論兩岸關係及國際局勢,以及國民黨基本的路線內容。(洪嘉徽/多維新聞)

談起自己接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過程,黃奎博不諱言坦露自己與江啟臣多年的好交情,原來兩人同為政治大學外交系出身,同樣留學美國專研國際關係的江啟臣,還是低黃奎博一屆的「學弟」,也因學習歷程上有着高度相似的背景,既然江啟臣需要幫手,針對兩岸關係以及國際議題提供經驗,與江啟臣有着「共同經驗」的黃奎博,便成了主要人選。

執掌國民黨對外關係及兩岸論述的黃奎博,其位於國民黨中央黨部的辦公室內,僅有一扇門可供進出之用,並無任何對外窗。對此,黃奎博感歎,都是自己太晚到職,條件比較好的辦公室,早已被其他同事捷足先登。但看在旁人眼裏或許,不論對外關係,乃至於兩岸關係,對國民黨而言,已難再只是隔着窗遠望,而是到了實際打開門跨出去的時刻。

3月17日,國民黨中央在Facebook上發布江啟臣會見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的照片,國民黨強調,江啟臣與酈英傑暢談了美台關係、兩岸關係,江並答謝美國對中華民國及國民黨的支持。(國民黨Facebook)

國民黨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平心而論,討論兩岸雙邊關係,終究難以跳脱美中台的大三角框架,多維新聞網與黃奎博的訪談,也從美中台關係談起,漸漸往兩岸關係收斂。針對民進黨藉着當前中美對抗局勢下,站上「對抗」的風口浪尖,國民黨又怎麼看待當前局勢?黃奎博表示,事實上,美國與中國大陸是競爭與合作並存,美國從來也沒有要和中國大陸開戰的意思,換句話說,美國基本上還是希望印太地區能夠穩定、繁榮,然而,這也是國民黨的政策與美國重疊之處。

黃奎博進一步說明,一旦兩岸穩定,美國便不必分神處理兩岸問題,若美國想針對北京,就可以專心針對北京,不需考慮台灣這邊的狀況,所以國民黨在這方面,與美國有許多戰略利益的重疊,而不是與美國某些鷹派人士一樣喊打喊殺。黃奎博說,他很討厭蔡英文老是說,「台灣站在世界抵抗中國的最前線」這類的語言,為什麼台灣要站在抵抗的最前線?而不是追求和平繁榮共存的最前線?

黃奎博指出,雖然說美國的鷹派人士可能很難接受,可是美國的政策不可能永遠都不變,「要預期美國與中國大陸開戰,機率小到不行」,國民黨只要站穩立場,在戲台下撐久了,還是會等到國民黨來唱戲,美國也會理解到,國民黨對他們的幫助會更大。

在黃奎博看來,縱使民進黨在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取得817萬票,但這些選民並非都是否定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洪嘉徽/多維新聞)

儘管如此,但在剛結束不久的2020年台灣總統之中,代表民進黨爭取連任的蔡英文豪取了817萬票,選票數字成為民進黨「抗中保台」路線的鐵壁,也成了阻礙國民黨路線伸張的一座大山。但是黃奎博認為,民進黨得到的817萬票,不見得每一票都是對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否定,反而可以確定的是,國民黨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500多萬票。

黃奎博強調,其實國民黨也沒說要在美中之間扮演中立的立場,過去馬英九政府時期,就主張「親美、友日、和陸」,從親美友日就能清楚知道,「美國對台灣的生存與安全,是最重要的保障」,我們不是在中間找個中立的態度,而是很務實的面對美國及中國大陸,我們也不會很天真地說「我誰都不管,我只要跟大家等距」,不論在馬政府任職或後來離開了政府機關,他從來不對外講我們是「等距外交」。黃奎博說,「我們怎麼可能跟華盛頓和北京等距?大家心裏都知道,我們其實跟誰會再近一點點。」

黃奎博強調,過去馬英九政府時期,就主張「親美、友日、和陸」,「美國對台灣的生存與安全,是最重要的保障」。(資料圖片)

在訪談之中,黃奎博也坦言,事實上,美國對台灣的這些支持,其實也是一直在變動,隨着美國自己國家戰略的規劃,而有所變動。但黃奎博指出,江啟臣本身是留美的,對美國有足夠的了解,況且江啟臣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及立法委員期間,也與美國、大陸兩邊多所接觸,平時也會和學界及實務界的友人聚會討論,他相信,「江啟臣是一個會避免誤判的黨主席。」

黃奎博也提到,如果國民黨就直接跟着民進黨或基進黨的路線這樣過去的話,那國民黨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未來不管是不是叫做親美友日和陸,或者我們換個詞,但是「我相信他的精神應該不會變。」

台灣始終繞不開北京

談完了對國民黨路線想法,多維新聞與黃奎博繼續就台灣在國際參與方面的實務面進行討論。尤其江啟臣近日在台灣立法院質詢時不斷重申,世界衛生大會(WHA)5月登場,但當前美國改採孤立主義、單邊主義,有漸漸淡出國際多邊組織的意味,反觀中國大陸參與主要國際組織的態勢正在上升。江啟臣認為,當前台灣希望透過美國支持,取得參與國際組織的機會,與國際架構的變遷有所矛盾。

對此,黃奎博認為,美國的支持,我們一定要追求並且確保,但不能只希望靠着美國支持,就能讓台灣有意義的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等,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很務實的面對,爭取參與時會遇到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有三個,第一個是國際社會的支持,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及日本等等,然而這些支持我們確實有,但他們是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至於有意義的參與是什麼,就給大家自己解釋,重點是實際參與了。

台官方承認參與5月世衛大會的機會不大。江啟臣認為,台灣採取親美政策,但特朗普又不斷退出多邊組織,這對爭取參與多邊組織的台灣而言相當矛盾。(洪嘉徽/多維新聞)

黃奎博接着說,「第二個是國內民意的支持」,最近因為疫情關係,很像2003年SARS時期,民眾認為我們應該要加入世衛不能被排除在外,可是當時的國際環境就是沒有辦法,一直到後來馬政府時期,兩岸政治的結稍微被鬆開後,我們才有辦法有意義的加入,儘管民意支持確實可以讓政府更大聲向國際爭取加入,但這終究是條件之一。

第三,就是中國大陸的不反對。黃奎博指出,只要中國大陸強烈反對,台灣要參與主要國際組織的可能性幾乎是零,他認為,應該用一個理性的心態,把中國大陸看成這些國際重要組織的重要成員之一,不要假裝對方不存在。民進黨常常提到美國、歐盟支持,但別忘了,中國大陸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若裝做中國大陸不存在,不跟他談,台灣最後加入的阻力就會變大,所以不只是要爭取中國大陸的「不否認」,也要跟他溝通。當三個條件都要存在,台灣才能有意義的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對於台灣的國際參與,是否繞不開北京因素?黃奎博表示,北京這個因素始終存在,而且這個因素的影響力不減反增,因台灣的政經實力未往前推進,反觀中國大陸卻突飛猛進,「所以北京變成是我們國際參與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黃奎博表示,既然不可能忽略北京因素,那麼因應措施要不是與北京溝通,就是和北京對抗,可是從陳水扁到後來的蔡英文,只要和北京對抗,台灣國際的參與成績幾乎就是零。綜上所述,台灣看似只剩下溝通一途,但黃奎博強調,對國民黨而言,若和北京溝通,他們當然主張,要在平等尊嚴的條件之下。

黃奎博認為,江啟臣身邊不乏懂理論、懂實務的人士,而且江啟臣願意聽取意見,不是個會誤判情勢的黨主席。(洪嘉徽/多維新聞)

國民黨重構對外關係

在國民黨對外關係重構方面,黃奎博提到,國民黨以前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對外宣傳思維上,國民黨總覺得自己主張兩岸穩定的政策,對國際社會都是好事,因此大家應該都要知道「我的政策是好的,所以國民黨不必太辛苦的去講」。可是現在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已經受到抹黑,對美被說成「親中遠美」,加上當前在野的情況下,又不對外宣說,更使得國民黨「自己黑掉了」。黃奎博強調,如果國民黨還是自認政策很好就不必說明,以為國際上都應該了解,用這樣老思維做新時代的政策工作,那就完蛋了。

在對美方面,黃奎博坦承,和民進黨相比,國民黨對美的能量確實弱了很多,尤其國民黨2016年失去政權後,差距對比就越來越明顯,一方面是國民黨自2016年以來主席人選換太快,領導團隊也跟着更迭,導致對美的工作安排接軌不上產生斷層,另外,民進黨也在美國用上非常多的資源,包括親民進黨、親獨派的力量,都在華盛頓出現了,而且能量非常大,此消彼長,國民黨在華盛頓失去話語權。

黃奎博指出,現在國民黨很重要一點,是儘量把國民黨的理念和立場清楚傳到美國去,避免繼續被曲解成親中遠美,等疫情告一段落,國際的人際交流恢復後,國民黨會盡量找機會到美國,與官方或智庫多做聯絡與溝通。黃奎博說,其實國民黨不少人對美國都有自己的關係,「機制是一回事,但有時候人跟人對了,那其實更好。」

環顧黃奎博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的辦公室,雖然辦公桌、書櫃、會客沙發等基本用品俱全,但空蕩蕩的牆面沒有什麼裝飾,對比這百年老黨的歷史之業,似乎略顯滄桑,不禁令人有感而發,說了句「家徒四壁」。黃奎博聽到後,馬上笑着糾正,其實是「家徒三壁」,因為其中一道牆面放着書櫃,而黃奎博正漸漸從學校取來些許學術期刊把書櫃填滿。不可否認,國民黨雖然已無黨產可揮霍,但包括江啟臣或是黃奎博,都是歷經學術理論及實務歷練的政治人物,黃奎博尚存放着學術期刊與書櫃,也映射着,國民黨或許還剩下「軟實力」,可作為再起的最後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