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堃倡中醫改名「台醫」 網民諷:孫中山不妨也改名「孫台山」

撰文:塗柏鏗
出版:更新:

蔡英文與台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於7月5日出席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承辦的第12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開幕式,雙方前後致詞時均稱許中醫藥的貢獻。
游錫堃提議,不妨將中醫中藥改名為「台醫台藥」,還稱「中醫」的命名只有百來年左右,「漢醫」才具有幾千年歷史,引發兩岸輿論議論。

第12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開幕式5日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總統蔡英文(前中)、立法院長游錫堃(前右2)出席與會,感謝中醫師對防疫的貢獻。(中央社)

該論壇乃為慶祝第九十屆「國醫節」而辦,並廣邀台海兩岸、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美國、澳洲、巴西、新西蘭等地的學者與中醫藥人士與會。不過游錫堃於致詞時,卻自相矛盾地一面宣稱自己頗榮幸代表台立法院參加「國醫節」,一面又稱中醫只有百年曆史。而蔡英文亦提及去年自己也慶祝過「國醫節」,並讚揚中醫藥對防治疫情的功績。

顯然游錫堃與蔡英文不明白「國醫節」的來歷,正是因為1929年國民政府中央衛生委員會下令「廢止舊醫」,導致中醫藥界群起抵制、最後迫使國民政府收回成命,並於1930年訂下3月17日為「國醫節」以茲紀念。該節日的誕生,正象徵近代中國在西力東漸、民族自信喪失的壓力下,險遭全盤否定的中國傳統文化仍努力傳承的生命力。因此主張台獨的游錫堃與蔡英文,竟雙雙慶祝「國醫節」,不啻是種諷刺。

但更教聞者詫異的是,游錫堃除了表示自己也很重視中醫藥,近來還請過台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陽把過脈,又聲稱:「大家都非常清楚,漢醫已經有幾千年,事實上中醫只有百年左右。漢醫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果我們叫漢醫,就是有幾千年歷史;如果是叫中醫,事實上正式命名中醫,差不多百年左右」。

台灣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建議,應將中醫中藥改名為「台醫台藥」。(中央社)

游錫堃的說法,形同將中醫中藥與漢醫漢藥給割裂成兩個對立的概念,也忽略「國醫」、「中醫」之稱,正是為了延續被質疑與歧視的傳統中醫才正式予以命名和研究,絕沒因名稱異同而改變為不同的事物。這也與日前民進黨籍高雄市議員高閔琳所持「屈原是楚國人而不是中國人」的意見,還有台獨論者常宣稱的「近代才出現中國這國號、以前無中國」的說法,脈落實同出一轍,都企圖讓傳統中國與現代中國相互斷裂。

游錫堃還說道:「漢醫傳到朝鮮半島叫韓醫,傳到日本叫漢醫,傳到越南叫東醫。只有台灣現在叫做中藥。有的人很不瞭(解),因為年紀比較大的(人),過去都是叫漢醫漢藥。像這個事情,我是覺得大家可以思考思考。我們如果說叫做台醫台藥應該也不錯,但是如果說大家覺得台醫台藥不夠好,那我們就可以叫漢醫漢醫也無所謂,不過這是我個人的淺見」。結果台下聽眾竟回報以熱烈掌聲。

不過這種言論,更暴露了游錫堃對東亞各國中醫藥源流的不解。首先無論是叫什麼稱謂,東亞各國的傳統醫學,都源自根據陰陽五行與温熱寒涼立論的中醫學,儘管在施治上,有配合各國氣候地形的條件,而增加些許本地特有的藥材,但本質並無不同。且韓國的命名多少有些「去中國化」的民族主義意味,游錫堃舉之為例,正暗示台灣可效法之。

但好笑的是,游錫堃又強調漢醫漢藥「累積了無數的臨床經驗跟漢方經典跟藥典,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珍貴的寶貝」,並援引《道德經》頌揚道:「我們的老祖宗,我們過去的文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漢醫漢藥是比較法自然,它是順應自然之道」。顯然,想藉由更名暗行「去中國化」的游錫堃,最終仍跳不出中國老祖宗的文化烙印。最後游錫堃又自稱台灣科學科技「在全球或者華人地區都是領先」,因此只要有更多經費、人才、教育,「我相信台灣未來在結合西醫西藥、還有現代的儀器,未來也許台醫台藥可以為世界帶來更大的貢獻」。

這種粗劣的更名之例,早在2015年就有過,當時台灣某政論節目的主持人彭文正刻意將「古今中外」改成「古今台外」,2019年他又將「中肯」一詞改為「台肯」、中秋節改為「台秋節」,結果引來不少網友訕笑。此迴游錫堃的倡議照樣惹來台灣輿論的嘲諷與批評,網友建議稱不妨將台衛福部長陳時中也改名為「陳時台」、台中市改為「台台市」。亦有網友抨擊:「去中國化,台醫生最好不要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大陸網友亦揶揄稱原來腦中風叫「腦台風」,並建議台灣人乾脆將孫中山改名為「孫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