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萊曼尼之死】輸贏無定論 中美俄歐誰也無力單獨支撐中東局面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在西方,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特朗普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的刺殺,就好比那個引發一連串蝴蝶效應的「釘子」,接下來「壞鐵蹄」、「折戰馬」、「傷騎士」、「輸戰鬥」甚至是「亡帝國」似乎已在預料之中。至少目前來看,以蘇萊曼尼之死作為引線,整個中東乃至世界都成了火藥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陰雲已開始密佈於各個角落。
中東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嗎,蘇萊曼尼是誰,美軍為什麼要刺殺蘇萊曼尼,美國得到了什麼,伊朗會進行怎麼樣的報復,是誰在亂局中漁利,中國和俄羅斯打算如何做,中東局勢將往何處去,這些是各方普遍關心的話題。本組議題將圍繞以上問題展開討論和闡述,敬請關注。

【蘇萊曼尼之死】系列

【蘇萊曼尼之死】美國動機仍存疑 伊朗從未想過動真格

【蘇萊曼尼之死】專注勸和促談 中國介入中東時機未到

【蘇萊曼尼之死】伊朗軍事報復開始 特朗普也許希望能回到過去

【蘇萊曼尼之死】美國伊朗陷戰火邊緣 唯一算是贏家的是誰?

【蘇萊曼尼之死】特朗普暗殺行動的三個嚴重誤判

【蘇萊曼尼之死】一超多極的美國霸權時代仍未終結

【蘇萊曼尼之死】以色列一年三大選 伊朗局勢險遭內塔尼亞胡騎劫

【蘇萊曼尼之死】堅稱擁抱和平 特朗普何以放棄軍事還擊伊朗?

【蘇萊曼尼之死】閉口不談反擊 特朗普關鍵一點失算

伊朗襲擊美國軍事基地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地時間1月8日發表講話說,「我們不想使用武力」,「我們必須共同努力,與伊朗達成一項協議,使世界變得更安全、更和平」,「美國已準備好與所有尋求和平的國家一起擁抱和平」。同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致信聯合國安理會表示美國「準備無條件地與伊朗進行嚴肅談判」。輿論普遍認為風波暫告一段落,美伊軍事衝突升級的風險已過。

但實際上此事引發的深遠效應遠未終結。

1月8日,特朗普在白宮就美國軍事基地遭伊朗襲擊發表聲明。(AP)

擊落美國無人機、襲擊美國軍事基地,這些是伊朗對美國的直接挑戰,而美國卻選擇保持克制,這足以說明,美國打不起,承擔不了局勢進一步升級的後果。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已無可能在中東大規模用兵,這是大趨勢。寄希望於美國出兵保護的盟友們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美國不得不考慮其他各方希望局勢平息的呼聲,選擇談判與合作,這樣的行事風格很不美國,這不是超級霸權回歸理性,而是任性妄為之後的無奈選擇。美國已經無力單獨決定中東局勢走向,國內需要、盟友呼聲......掣肘和平衡因素越來越多。

當然,這並不是說其他各方在鬥爭中佔據了優勢。美國設局暗殺蘇萊曼尼,這是嚴重的違反國際規則的事件,拒絕伊朗外長扎里夫(Javad Zarif)的赴美簽證也不符合1947年的《聯合國總部協議》,這樣的事件會否重演?美國展示了肌肉,展示了可以為所欲為的力量,這樣的行為足可以震懾大多數國家的領導人,只要不滿足美國的利益,他們都有可能是蘇萊曼尼的下場。面對美國違反國際法,各方的姿態只能停留在口頭譴責。現階段誰能奈美國何?真正的秩序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規則可循。而現在的中東仍處於規則崩壞的亂局。

1月9日,普京在克里米亞黑海烏斯季諾夫元帥導彈巡洋艦上觀看海軍演習。(AP)

俄羅斯近年來在中東博弈中十分搶眼,輾轉騰挪硬是將美國擠出了敘利亞。美國失勢之際,俄羅斯正全力填補空白,試圖展現中東領導者的角色。2019年7月俄羅斯向聯合國提交了《海灣地區集體安全構想》,呼籲地區外國家放棄在海灣地區永久駐軍,同時還呼籲海灣地區國家簽署軍控協議、建立非軍事區。俄方在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過類似海灣集體安全的概念,2007年俄羅斯曾以一份詳盡的文件對外推出這項概念。此次是俄羅斯第三次提相關主張。然而響應者寥寥。俄羅斯在中東站穩了腳跟,在局部地區打開了缺口,但遠未到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地步。

在美伊局勢升級之際,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對中國外長王毅說期待中方在當前的中東亂局中主動作為,這是很重的期待。中國中東問題上的動作確實也越來越多。除了同阿聯酋、埃及等國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2019年中國舉辦首次中東安全論壇,主張不搞你輸我贏、唯我獨尊,打造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架構,重申「不尋找代理人,不搞勢力範圍,不填補權力真空」。2019年12月中俄伊40年來首次舉行聯合軍演。無論是經濟活動還是政治主張,抑或是軍事存在,中國今天的所為都和以往有很大區別,但目前的效應可能僅限於積極展現姿態和聲音,中國無力對中東是戰是和有決定性影響。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中國沒有過多的精力投放中東,眼下的積極佈局是求將來見效果。

美伊局勢升温之際,習近平在北京舉行儀式歡迎與中國復交後首次訪華的基里巴斯總統塔內希·馬茂(Taneti Maamau)。(AP)

美歐盟友在中東問題的分野在此次美伊衝突中暴露無遺。德國在伊朗空襲美國軍事基地前一天宣布將把部分軍隊撤離伊拉克,並稱只要伊拉克政府不再同意他們駐紮,德國軍事人員將全部撤離伊拉克。英國和法國表示支持美軍繼續留在伊拉克,不過英法德譴責美國領導聯軍對伊拉克的襲擊。特朗普在8日的講話中呼籲北約向中東有更多投入。歐洲諸國過往希望搭乘美國的便車撈一杯羹,現在則是希望美國不要拖他們下水。

美伊衝突,包括沙特等在內的中東國家大都選擇了默不作聲,並未加入抨擊伊朗的行列,甚至連以色列也沒有任何慶祝蘇萊曼尼被殺的活動。中東已經不是發生事態之後涇渭分明的兩派或者幾派勢力對壘了。地區國家謹慎的背後是權衡利弊,是猶豫不決,是沒有定論。

真可謂,群龍無首,怎一個亂字了得。

美國大勢已去,又不容小覷;俄羅斯風頭十足,卻也捉襟見肘;中國是明日之星,力量仍需積蓄;擔心被拖下水忙着自保的歐洲諸國無力亦無暇塑造格局。舊的秩序已經崩塌,新的秩序還未建立,中美俄歐任何一方都無力單獨支撐局面。任何大國都沒有在中東搞終極對抗的空間,但都有搞小動作的選擇,未來大戰不會有,小衝突終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