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30年前熟悉一幕再現 歷史重演的三個原因

撰文:謝淳
出版:更新:

2021年2月1日的緬甸政變引發全球關注,緬甸軍方在這場政變中角色依舊醒目。不乏有人將此次政變與30多年前緬甸劃時代意義的「8888民主運動」和1990年大選後的動盪相對比,認為在經歷了過去十多年內由鞏固與發展黨(USDP)和全國民主聯盟(NLD)的漸進轉型後,此次軍方發起的政變會令緬甸民主化進程嚴重受損。

可是細究歷史和現實,人們或許未必需要這麼悲觀。

「8888民主運動」

1962年3月,緬國防軍總參謀長奈温發動政變,推翻吳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員會,從此開始了緬甸長達49年的軍方統治。雖在奈温統治下緬社會相對平靜,但軍政府和民眾之間的緊張關係沒有實質性的緩解,軍民矛盾始終存在。

期間自1985年11月開始,為了紀念奈温生日以及迎合他的吉祥數字「9」,緬甸軍政府在後續兩年的時間裏無預警地先後作廢多種面額紙幣,並發行面額與9有關的新紙幣,自此大量面值不能被9整除的鈔票全部作廢,如100緬元、75緬元、35緬元和25緬元全部廢除,只留下45緬元和90緬元面值的鈔票流通。

對緬甸民眾來說,政變其實是早有知覺的事情:

+1

此次的「貨幣改革」之後,首先被點燃怒火的是學生, 因為他們為學費而儲存的錢一夜之間變成廢紙,仰光理工學院的學生率先在校園舉行抗議活動,罷課示威。1988年3月,抗議隊伍不斷壯大,數以萬計學生走上街頭遊行,部分學生與警察產生衝突並遭槍擊,政府暴行徹底激怒了廣大民眾,並爆發全國範圍內的遊行示威,持續數月之久。

7月,奈温迫於政治壓力辭職,被稱為「仰光屠夫」的盛倫在7月26日接任綱領黨主席並成為新總統。盛倫上台後局勢並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他採取了更加強硬的姿態,實行軍事管制。這些做法不斷激化軍民矛盾。各地遊行示威活動進入8月後進一步加強。緬甸全國學聯決定在8月8日舉行全國大遊行,全國各地除學生、農民和工人之外,政府職員、僧侶、教師、醫護人員、甚至部分空軍和海軍的軍人也參加遊行,無視政府禁令湧向街頭。抗議活動達到空前高潮,也成為後來對緬甸產生深遠意義的「8888民主運動」。

緬甸軍政府鑑於抗議形勢,在1988年8月3日宣布從晚上20時至凌晨4時之間實施戒嚴,並禁止5人以上的群體聚集在一起。待得8月12日,失控的局勢迫使盛倫辭職。為了緩和局勢,綱領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推舉唯一的文官蘇貌出任總統,並宣布同意在緬甸實行多黨制,同時解除軍事管制,並下令部隊撤離市中心。

緬甸國內的抗議時常爆發,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2

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局勢,但民眾想要的民主遠不止於此,他們要求立即結束綱領黨的獨裁統治,成立臨時政府,並再次爆發全國示威浪潮。

昂山素姬就是這場民主運動的見證者和民主先鋒。作為緬甸國父昂山將軍的女兒,她的加入為運動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而她本人很快就成為反專制、促民主的代表人物。8月26日,她在仰光向50萬民眾發表演講,支持人民爭取民主和人權,並在此後成立全民盟。隨着前總理吳努和退役將軍昂基等政界元老的加入,「8888民主運動」被再一次推向高潮。

不過即便社會亢奮如此,也未能改變「槍桿子裏出政權」的歷史定律。1988年9月18日,緬甸軍隊突然接管國家政權,宣布廢除憲法,改國名為「緬甸聯邦」。同時廢除一黨制,實行多黨民主制。以蘇貌將軍為主席的「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實行軍事管制,強硬鎮壓抗議者。軍隊開進全國各主要城市,乃至出現對示威者無區別射擊之情況。到9月21日,軍政府重新控制了全國局勢。這場被稱為1948年緬甸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運動在軍政府的鎮壓維穩之下結束。各方估計死亡人數在數百乃至數千人之多。

1990年大選:軍方手中的「韁繩」

鐵腕鎮壓局面的軍隊隨即採取後續行動,一方面肅清黨政軍人馬,加強軍隊規模,另一方面嘗試開啟政治改革。不過,對軍政府而言,改革只能是「漸進」的。

1990年5月27日,緬甸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有93個政黨參加競選。其中,1988年成立的由昂山素姬領導的全民盟以壓倒性優勢獲勝。對於這種一面倒的選舉結果,時任軍政府拒不承認,並繼續維持軍人執政模式,民主大選結果也就此被推翻。反對黨領袖、全國民主聯盟秘書長昂山素姬其後遭到軍政府多次長期軟禁長達數十年,直至2010年11月才獲釋。

昂山素姬在緬甸國內外享有非常高的聲望:

進入21世紀,緬甸軍政權因應國際大環境的變化,乃至國內持續孕育的民意,一面繼續使用更加專制的統治模式,為準備下一次選舉而開始審慎起草新憲法;另一方面也開始嘗試政治改革。譬如在2010年將政權交付於親軍方的鞏發黨手中,乃至在2015年允許進一步放開民主選舉,令昂山素姬和全民盟掌政,都可謂是「扶上馬,送一程」的嘗試。

不過,很顯然的是,緬甸軍方一直認為改革應在可控範圍之內,軍方也一直「手持韁繩」,一旦出現「脱韁」的情況乃至迹象,便會再次收緊控制。

1990政變的延續,2021政變的必然

過去數年間,昂山素姬的情況是令人感慨的。從外部望去,她遊弋於中美印三個大國之間,從各方得利。但從內部觀之,她一方面因為認識到軍方的權勢,是以更多採取與之共生的合作方式,更多與緬族的利益靠近,致使全民盟逐步失去了少數族裔的支持,而這些群體本是她和全民盟最主要的支持者,且「民族彌合」也是她和全民盟賴以立身的政治口號;另一方面,全民盟雖然有所減速,但也在持續進行,從緬族和軍方既得利益者的角度望去,她所推動的進程又太快了。

國際問題專家馬曉霖向《香港01》表示,緬甸的民主政治,或者說議會政治還不夠成熟,重要的不是「勝選者說什麼」,而是看「敗選者服不服」,如果主要反對黨及其他的小黨都不接受大選結果,那麼將大概率帶來動盪,軍方也就有必要採取行動。

在這種情況下,全民盟在2020年11月大選期間取得與1990年選舉一樣的壓倒性結果後,軍方所做第一件事便是站在反對派和其他少數黨一邊,質疑聯邦選舉委員會的問題,讓其做出澄清,更準確地講是做出「某種妥協」。而當全民盟認為選舉沒有問題,便迎來了軍方「收緊韁繩」,依據憲法接管國家權力的時刻。

回望緬甸社會的歷史和現實,前後兩次政變似乎有三個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在2020年大選前,緬甸國內即有動盪隱患:

+1

第一,嚴重的健康和貧困危機、不完善的教育體系,以及因財富、種族和宗教等各方因素而持續的社會分裂,都使得其議會政治將長期充滿撕裂和分歧。面對分裂的社會,軍政府認為必須在選舉之餘,藉協商和妥協尋求共識,否則便只有高壓統治才能確保國家統一安定。

第二,同樣類似於三十年前的情況是,縱然軍方高層展現出「扶上馬,送一程」的意願,諸如昂山素姬和全民盟在執政過程中,也必須認識到舊有利益體系的影響力。即便軍方形成了「必須逐步讓利」的共識,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倘若做得過激,「民主改革」過快,也必然引起反彈。

第三,依舊和三十年前相似的是,關乎軍方僅宣布緊急狀況維持一年,且於第二天釋放各省各邦領導人和議員等情況,以及這歷次「既掌權,又放權」的情況,都可以判斷,軍方此次發起政變的目的並非「奪回政權」,而是「強迫昂山素姬和全民盟讓利」。緬甸的民主化進程,也不會因此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