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基斯坦到阿富汗 一帶一路不能忽視的恐襲挑戰

撰文:祁賓鴻
出版:更新:

伴隨「一帶一路」拓展,中國的海外項目收穫不少外交與經濟成就,卻也面臨各式風險與新挑戰。在近期一系列政治與安全事件發酵下,某一隱憂再度躍上新聞版面:恐怖主義的暗流湧動。

7月14日,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發布聲明,當天上午7時左右,由中方企業承建的開伯爾-普什圖省達蘇水電站項目出勤班車,在赴施工現場途中遭遇爆炸,造成包括9名中方人員和3名巴方人員在內的12人死亡,另尚有28名中國公民受傷。

事發之初,巴基斯坦一度將此事定調為機械故障導致的意外,表示班車爆炸乃氣體泄漏所致。然而伴隨調查持續推進,事件的複雜本質逐漸顯露,巴基斯坦訊息部長喬杜里(Fawad Chaudhry)於7月15日晚間表示,由於發現爆炸物痕跡,班車事故不排除恐怖襲擊可能;7月16日晚間,中巴總理在通話中將此一事故稱為「恐怖襲擊」,可謂是對意外的權威定性,中國公安部更已於7月17日派員赴巴基斯坦調查。

7月14日,安全人員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的爆炸現場附近工作。(新華社)

此外自美軍5月撤離阿富汗起,塔利班開始了捲土重來的步伐,阿富汗安全情勢再度惡化,引發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遭各國關注。一來其此地位處中亞、西亞、南亞之交,是「一帶一路」西行前段;二來阿富汗局勢向來不穩,「伊斯蘭國」(ISIS)等各方恐怖組織在此橫行,滲入近鄰的新疆、巴基斯坦與中亞五國,對中國治疆與中巴經濟走廊(CPEC)構成共同威脅。

眼下「一帶一路」佈局逐漸完善,截至2021年7月,中國已與141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相關合作文件;但有鑑於中巴經濟走廊與阿富汗局勢動盪,「一帶一路」能在此扎根的深度及廣度,有賴中國與沿線國家,攜手同赴反恐前線,打贏這場安全的硬仗。

7月14日,在巴基斯坦吉爾吉特,救援人員將傷員運往醫院。(新華社)

神出鬼沒的陰影

由新疆一路向西,中巴經濟走廊接通了南亞與中東,西北一側與伊朗及阿富汗相鄰,東南則與印度次大陸唇齒相依,可謂「一帶一路」關鍵樞紐,既免去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航線的依賴,更為新疆連通中東地區。但如此得天獨厚的地帶並非一片繁榮,反而處處湧動着安全陰影。

回顧過往,班車事故已非中國在巴基斯坦的首次受襲。2018年11月23日, 3名持槍恐怖份子企圖攻入中國在卡拉奇的領事館,遭到了駐館警衛與巴基斯坦警方的強勢反擊,雙方爆發激烈槍戰,最終3名恐怖分子遭擊斃,2名駐館警衛則不幸殉職;2019年5月11日,在俾路支省瓜達爾港,恐怖分子對一家據傳有40名中國公民入住的五星級酒店發動襲擊,造成一名巴基斯坦警衛身亡,多人受傷,事後「俾路支解放軍」(BLA)承認犯案,表示是針對中國與外國投資者而來;2021年4月21日,俾路支省首府圭達市一酒店遭遇爆炸襲擊,導致至少4人死亡、12人受傷,彼時本在該地下榻的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恰好外出,躲過一劫。

俾路支省本身有不少分離主義分子及武裝組織。圖為2015年部份俾路支解放軍向政府交出武器投降。(VCG)

然而針對中國的恐襲陰影並非僅在巴基斯坦出沒,阿富汗與中亞等地亦為熱區,甚至早在「一帶一路」項目開始前便已存在相關攻擊。2002年6月29日,「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簡稱「東突」)於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槍殺中國外交官王建平,兇手曾於塔利班時期的阿富汗受訓;2016年8月30日,中國駐吉爾吉斯大使館發生恐襲,使館3名工作人員受傷,發動襲擊者為「東突」和出自基地組織(Al-Qaeda)的「努斯拉陣線」(Al-Nusra Front)。

另一方面,阿富汗雖已加入「一帶一路」計劃,中國也在此地投資了艾娜克銅礦、阿姆河石油探勘等項目,同時準備修建以中國為起點,途經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富汗,最後到達伊朗的五國鐵路,卻同因塔利班、「伊斯蘭國」等各路恐怖組織干擾,致使項目被束之高閣,中國亦已將投資重心轉至中巴經濟走廊。

2021 年 7 月 12 日,阿富汗坎大哈省,阿富汗特種部隊在對塔利班的作戰任務中訪問地區中心時,一名武裝人員正在裝載他的步槍。(Reuters)

絲綢之路何以前行

平心而論,恐怖主義在中亞、南亞、中東盤距已久,會於近年愈發高調狙擊「一帶一路」相關建設與中方人員,關鍵原因有二。

其一,是美軍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後,強硬撕開權力真空,改變了中亞與南亞的恐怖組織生態。塔利班雖失去政權,卻與阿富汗政府軍持續交火,以致阿國出現不少無政府的灰色地帶,本在中亞各國活躍的恐怖組織見獵心喜,紛紛湧入阿富汗發展壯大,進而擴散至南境的巴基斯坦。此外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亦於伊拉克戰爭的混亂中崛起,並於多國成立分支,過去由單一族裔構成的恐怖組織,逐漸成為多地區、多國家、多民族融合的恐怖勢力,成員的國際化程度增高,又相互通連支持,攻擊規模自不可同日而語。

在敍利亞東北部,監獄和拘留所關押着成千上萬的男人、女人和兒童,他們曾經屬於伊斯蘭國,如今生活陷入了困境。(Reuters)

其二,是「一帶一路」的逐步拓點,已形成龐大規模,從能源(油氣開採和天然氣管道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公路和電網),到產能合作項目(礦產開採、化工廠和工業園區),中國幾乎遍佈各基礎建設領域,「中資」由此成了恐怖組織眼裏的俎上肉,面臨襲擊、勒索等暴力威脅,不論其動機是金錢、反中抑或泄憤。

而如此風險,中國並非全無警覺。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早在此次恐襲前,兩國便已共商反恐安保機制,在210處大小工程點上,部署了約3.2萬名安保人員與警力,俾路支省與旁遮普省皆是投放重點。此外為保障瓜達爾港與經濟走廊的海上安全,巴基斯坦也在2016年12月成立「TF-88」特遣部隊,進行24小時巡邏偵測,中方更於2017年8月獲批在巴基斯坦成立第一家私營安保公司。

圖為瓜達爾港的東灣快速路營地,東灣快速路建成之後將連接起瓜達爾港和巴基斯坦的沿海公路。(多維新聞)

而面對阿富汗這處「安全黑洞」,中國也有所做為。為阻卻恐怖勢力持續滲入巴基斯坦與新疆,北京與喀布爾、塔利班皆有合作,既向前者提供軍事援助,也與後者達成不庇護「東突」等組織的默契,配合在新疆的高強度反恐措施,後者已有超過4年未發生暴恐事件。

然而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畢竟不是新疆,中國始終要遵守「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在當地政府同意合作的基礎上,協調反恐方式與步調。而就此次班車事故觀之,漏洞依舊存在,中巴的合作反恐路,也仍然漫長。

從中國公民與企業「走出去」,到「一帶一路」在海外的大規模拓展,中國基礎建設始終在反恐前沿推進,諸多項目與工作岡位不僅於雙方有益,更有助緩解當地貧困現象,長遠來看,或許能是終結恐怖勢力的根本解方。但在這日到來前,伴隨各式工程日漸深入壯大,反恐挑戰恐將持續嚴峻,既考驗中國與在地國的互信,也試煉雙方的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