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急・四|「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朝鮮戰爭的啟示

撰文:孫飛
出版:更新:

中國戰機大規模繞飛,美國軍艦的近海遊弋,已是近年來台海的常見景象,再加上隨着台灣島內分離趨勢越發明顯,西方、俄羅斯和日本等方紛紛將目光聚焦台海甚至已經作出表態,這片區域可能正在迎來一個關鍵時刻。對中國大陸而言,武力是其統一台灣的可選手段,而且這種手段比之以往更為迫在眉睫。

自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對越南一次閃電般越境打擊之後,中國已經40餘年沒有經歷大規模戰爭。但是正如1950年美國等方誤判相信中國軍隊不會跨過鴨綠江,當今的局中之人與局外之人可能也低估了北京不惜武力統一台灣的決心。

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在中國有所謂「立國之戰」之稱,武力統一台灣也被給予的類似的期待,認為這將是一場「強國之戰」。背後的戰略考量,都在於毛澤東曾說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也即通過此戰奠定中國在新時代的角色地位,以爭取未來更長時期的和平與穩定。

本系列由五篇文章組成,此為第四篇。

抗美援朝獲贊「立國之戰」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的發生始於朝鮮軍隊貿然越過三八線,金日成政權啟動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隨後美國率領以西方陣營為主的「聯合國軍」登陸朝鮮半島,又將戰線反推至中朝邊境。

朝鮮半島戰爭的發生及其連鎖反應令中國陷入被動。此時中國國共內戰才結束一年,中共方才取得全國性政權,僅剩台灣等地尚未完全統一,正是內亂未定、百廢待興之時。美軍的大兵壓境不僅威脅中國「共和國長子」東北地區的和平穩定,如果未來完全掌握朝鮮半島也會讓中國新政權被置於美國的直接威懾之下。

是否赴朝對美作戰,是當時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集體所面臨的一個嚴峻且緊迫的選擇。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軍隊不會參戰,至少不會大規模入朝作戰。美軍對朝作戰主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曾經發出「(1950年)聖誕節前讓美國大兵們回家」的樂觀預判。而在戰爭層面,美軍不僅越過三八線北上,更是轟炸了中朝邊境中方一側城鎮。

當然,美軍攻打朝鮮並不必然意味着將會侵略中國,也不會像日本在二戰裏那樣意圖滅亡中國。這從麥克阿瑟所說的「聖誕節前回家」一語也能有所了解。中國最終決定奔赴國境之外對決當時全球實力最為強大的美軍,主要是基於當時中共高層所考量的中國自身處境和長遠目標。

1950年10月2日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朝鮮半島局勢和中國出兵問題。多數與會者不贊成出兵。10月4日至5日,毛澤東再度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出兵援助朝鮮問題。會上仍有不不人主張不出兵或晚出兵。

+5

毛澤東當時發表了一段被載入中國史冊的講話稱,「如果我們對朝鮮問題置之不理,美國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還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台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下。天下有變,它就從三個方向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所以,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其中「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一語,更是成為許多說服中國人最終決定入朝對美作戰的關鍵邏輯。

朝鮮戰爭裏中國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展開一場硬碰硬的武力對決,給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造成沉重打擊,最終與美軍陷入僵持,簽署停戰協議,極大地震撼了國際社會,令其大幅改變了對中國自近代以來積貧積弱的觀感,中國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

朝鮮戰爭後,中共所執掌的中國政權亦得以鞏固,時至今日已過70年,再無他國意圖以武力的方式顛覆中國。即使中蘇關係惡化後蘇聯在中國北方陳兵百萬,最終也未輕啟戰端。只有印度曾在10年後的1962年侵犯中國西藏邊境,很快也遭到中國的閃電式越境打擊而收斂60年,而這本身就是另一段故事。

因此,將中國的抗美援朝作戰稱為中國的「立國之戰」堪稱實至名歸,而且這場戰爭也確實起到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作用。在台海議程上,許多中國人出現了對一場「強國之戰」的期許。

中國終須面對「揚國之戰」

70年前抗美援朝的「立國之戰」,在近年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其原因不僅在於中國國力增強,也在於台灣孤懸海外太久且執意分裂,以及中美關係的惡化。許多人認為,如果進行一場局部可控的戰爭,不但可以統一國家,而且能夠如70年前抗美援朝一般在國際社會確立新的角色定位,奠定新一輪中長期發展的國勢。

儘管美國仍然是毫無爭議的全球第一超級大國,中國則政局穩固、經濟強勁、軍力猛增,綜合國力直追美國,甚至已經被美國視作可將其替代的戰略競爭對手,近年飽受其打壓。

美國打壓中國的着力點包括但不限於經貿、科技、媒體、軍事等等領域,其中大多可以被北京招架化解,而關乎中國看作核心利益的台灣,美國構成了中國統一台灣的最大阻礙。這既是出於地緣因素,美國要對北京打「台灣牌」;也是因為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一直在美國外交中互為表裏,「捍衛民主」不僅是美國部分政客的一句口號,能否助台灣「抵抗威權」也直接影響到今天「美國國際秩序」的存續。

台灣正越來越成為中美之間難以解開的一個「死結」。中國目前這種處境與1950年朝鮮戰爭發生時確實頗有相似之處。

蔡英文與美方頻繁互動:

+12

如果幼稚地把解決台灣問題的希望寄託在中美關係改善上,那麼,最終必然會導致台灣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解決台灣問題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中國在其獨立崛起的過程中,通過70年前的一場「立國之戰」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重視,而若想打破既得利益者的鉗制,得到他國的尊重,就終將還需要一場「揚國之戰」。

而眼下美國所施加的壓力、美國與台灣內部政治的不確定性,乃至中美台對時局的戰略判斷,正讓這場「揚國之戰」變得越來越近。倘若時局照此演進,中國就終將面臨一個抉擇,也即再度以打促和,以一拳破十指,為中國下一個發展階段奠定和平環境。

不願戰 不怯戰

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先是韜光養晦,積累國力,解決温飽問題,而今又正在經歷的深刻廣泛的內部整頓改革,逐步解決諸如貧富差距、吏治、環境治理等一系列問題,而國家的統一大業也從未停止,台灣問題的解決,只是過去三十餘年香港、澳門回歸工作的下一個日程。

對於中國已經拖延70餘年的台灣問題,和統仍然是中國的首選,武統只是應對最糟糕局面的兜底方式,哪怕有1%的和統可能,也要盡100%的努力,爭取以和統方式完成兩岸關係重構。今天中國在外交、經濟,尤其是軍事上對台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在試圖震懾台灣島內妄圖獨立的勢力,保證台海在短期內維持一種「脆弱的平衡與和平」,最終為在2021年至2049年這個窗口期內徹底解決台灣問題做準備。

但在這過程中若遭到美國的干涉,若這些外部勢力不惜以武力阻止國家統一,若戰爭變得避無可避,那麼70年前「不願打,卻必須打」的局面就會再度上演。

1950年朝鮮戰爭的突然發生,打亂了中國統一台灣的既定節奏,使得中國的統一被推遲了70年之久,以至今日。話雖如此,朝鮮戰爭卻也不僅是一場戰爭,而是同「兩彈一星」共同構建了新中國對外部敵對勢力的「戰略威懾」,成為了中國的「立國之戰」。如果最終和平統一無法實現,台海區域發生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確實可能會成為奠定中國未來數十年國勢的「揚國之戰」。屆時不僅實現了中國的國家統一,新的國際秩序也將由此建立。如此確可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有人會說,若打敗了又如何?其實,這根本便是一個偽命題。畢竟,台海若然發生戰爭,絕不會是由中國主動發起,而是當國家統一遭遇外部勢力阻撓時的必然回應。

今天中國在外交、經濟,尤其是軍事上對台一系列動作,都是在建立這種「威懾」,保證台海在短期內維持一種「脆弱的平衡與和平」,並最終實現以武促統,為在2021年至2049年這個窗口期內徹底解決台灣問題做準備。

1950年朝鮮戰爭的突然發生,打亂了中國統一台灣的既定節奏,使得中國的統一被推遲了70年之久,以至今日。或許本來統一國家的對台作戰會成為中國的「立國之戰」,未料卻是在缺少準備的前情部下在中國境外與美軍展開了一場慘烈戰役。

不論如何,現今中國的綜合國力比70年前更強,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與軍事實力均遠超當年,如果最終和平統一無法實現,台海區域發生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確實可能會成為奠定中國未來數十年國勢的「強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