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贏」? 烏克蘭一心「求勝」背後的北約分歧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當俄軍在3月底開始收縮戰線、集中攻克烏東頓巴斯全境,不少人都預期這個戰略轉向將是戰爭的轉捩點。然而,頓巴斯之戰至今並沒有出現明顯勝方,俄軍離三面包圍烏東軍隊的佈陣依然遙遠,烏方更在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進行了直逼俄烏邊境的反攻。此刻,雙方已再次陷入膠着。

以往,烏克蘭只求俄國撤軍,恢復戰前樣貌;此刻,烏方已表態,若能勝出頓巴斯之戰,將尋求奪回2014年以來落入俄國的烏克蘭領土,包括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的分離主義者控制區。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日前受訪就聲明,「勝利的景象是一個演變中的概念。」

從「恢復原狀」到「求勝」

5月17日,正當烏克蘭和俄羅斯在馬里烏波爾(Mariupol)殘餘守軍投降、撤走的問題上似乎已達成難得協議之際,雙方都對和談大潑冷水。烏克蘭談判代表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稱俄烏談判已暫停,而俄方在戰場也不能達成目標;俄羅斯副外長魯堅科(Andrei Rudenko)稱基輔「實際上已退出談判過程」,其談判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則指俄方尚未收到其在4月15日發送烏方的和議草稿的回覆(烏方否認此事)。

事實上,在西方源源不絕的軍事(包括軍備和情報)與財政支援之下,加上俄軍顯易而見的各種「失準」表現,烏克蘭已堅定了其在戰場上擊敗並驅逐俄軍的決心。最近一次有公開的雙方面對面談判,已追溯至3月29日——這正是俄軍開始準備從基輔戰線撤走之期。

烏克蘭從「尋求恢復戰前原狀」轉向「求勝」,背後似有美、英等國的支持。4月26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就曾在德國美軍基地、在數十個盟國代表的面前,聲言「烏克蘭明顯相信它能勝出,而我們都這樣相信」。及後,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也在倫敦表明「我們會繼續走得更遠更快,將俄羅斯從整個烏克蘭趕出去」。當中「整個烏克蘭」一語明顯包括2014年落入俄國或親俄勢力控制的烏克蘭領土。

烏克蘭局勢:圖為2022年5月16日,烏克蘭軍人坐在一部坦克車上並揮動國旗。國旗上方寫有「榮耀歸於烏克蘭」以及「敵人受死吧」字樣。照片攝於烏克蘭東北部大城哈爾科夫。(AP)

持久戰的風險

問題是,即使在常規戰爭的前設之下,得到西方援助的烏克蘭最終果真有可能將俄軍趕出烏克蘭全境,這將會是全球都不願見的漫長過程。通脹、能源和糧食危機,現已對發達國家的經濟和政治造成重大衝擊(通脹已成為美國中期選舉的最大議題;民生開支高漲更差點危及法國總統馬克龍的連任),其在發展中國家之中所可能引發的嚴重動盪(諸如斯里蘭卡的狀況)將陸續有來。長久的戰爭,並不是北約國家之所樂見。

同時,自開戰以來,俄方多次直接或間接提到俄國的核威懾。從西方普遍的解讀來看,普京進軍烏克蘭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其重建沙俄榮光的自許歷史任務,因此,即使西方願陪烏克蘭長期作戰至得勝為止,當普京的戰爭目標不止沒有達成,甚至反過來形成對其政權的威脅,西方也不得不對普京手中最終的「核王牌」感到憂慮——即使俄方只用上威力較小、用於特定戰場目標的策略性核武器,這也有可能導致西方在民情壓力之下不得不介入,有可能引發一發不可收拾的衝突。

而且,隨着戰爭由突發變成持久,西方民眾無可避免會視之為一種常態,關注度逐漸下降。西方國家也將出現「我國優先」的政客掌權,又或者因為各自利益不同而產生對俄政策的嚴重分歧,最終在「援烏抗俄」陣線的解體之下,不得不接受普京艱苦戰鬥最終得勝的結局。(事實上,此刻匈牙利獨力阻礙歐盟制裁俄羅斯石油,以至土耳其阻礙芬蘭、瑞典加入北約等,也反映出西方長久支援烏克蘭可能會衍生出的變數。)

因此,儘快在對烏方較為有利的條件下結束戰爭,對多數西方國家而言,也屬上策。這卻造成了北約內部主要國家的歧見。

5月9日,馬克龍和朔爾茨一同站在映射出烏克蘭國旗顏色的柏林布蘭登堡門前。(AP)

德法意的和談呼聲

一方面,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作為歐盟的首三大經濟體,此刻雖然持續援烏不遺餘力,卻已開始為俄烏各讓一步設想。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5月13日與普京通話過後,特別在Twitter上提到他的三大通話要點:一是儘快落實停火,二是聲稱納粹(在烏)掌權不符事實,三是俄羅斯對全球糧食形勢有責任。對此,人們就留意到,朔爾茨在呼籲停火的同時,卻沒有提到俄軍要撤出2月24日開戰後以武力奪得的土地——此刻俄方在南部赫爾松(Kherson)等地擺出長期駐守之勢,且推行俄化或歸俄政策,似乎要建造其管治權的既定事實,朔爾茨的「留白」就給了外界想像的空間。

5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其歐洲議會演說之中,也明確呼籲人們不要忘記他朝重建和平的必要,而這必需「與烏克蘭和俄羅斯同枱」解決,聲明當中不能有任何一方感到被「羞辱」。他同時表示,在和平達成之後,歐洲必須有「安全的新平衡」,正中普京開戰前的要求。馬克龍的「免羞辱」一語,就被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解讀為烏克蘭需要割地求和的訊號,他批評馬克龍正在為俄國尋找下台階。

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5月10日訪問白宮之後,亦曾呼籲人們應開始「思考帶來停火和重啟某種可信談判的可能性」。到本周,有媒體就報道指,由政府持有超過三成股權的意大利能源巨企Eni,不顧歐盟有關違反對俄制裁的警告,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開設了盧布戶口,似乎是決定了要遵從普京的要求,改用盧布支付天然氣。可見一些歐洲國家依然希望盡力保存歐俄能源關係。

「全力支持烏克蘭」的邏輯

另一方面,相較於德法意等國主動提出對俄和談,甚至提供與烏克蘭目標不符的下台階的立場,美國則抱持着「全力支持烏克蘭」的態度。雖然美國防長奧斯汀(Austin Lloyd)此前在與俄國防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戰後首次通話時依然呼籲「立即停火」,但5月15日在訪問柏林期間,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就將美國的對烏策略說得清楚:「美國和我們的盟友和夥伴正集中注意力,給予烏克蘭在戰場上和任何談判桌上的最大可能優勢(as strong a hand as possible),使之能抵抗俄國進侵、完全保衛其獨立和主權。」

這顯示出,對於美國而言,援烏是要營造烏克蘭的優勢,並非要照顧這到底是否屬於普京或俄國可接受的範圍,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談判條件之上。而且,從其「完全保衛」之語可見,美國的最終目標似乎也是要俄國放棄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分離主義地區的實質控制權,而不只是此次開戰以來奪得的土地。

馬克龍此前表示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過程需時可能以十年計,引起廣泛爭議。(AP)

對這種態度背後的動機,我們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美國正在投機地藉烏克蘭的戰場來削弱、消耗俄國國力,甚至最終推翻普京政權;二是美國支持任何烏克蘭澤連斯基當局的對俄立場(按:此刻即是要「求勝」)。這兩種解讀並不衝突。沒有後者,前者則沒有了正當性;沒有前者,後者也沒有軍事和財政上的支撐。

但無論如何,美國的態度與德法意幾乎一致的較溫和立場,有着明顯的分歧。然而,此刻歐洲普遍的援烏民情仍烈,德法意三國領袖的求和「苦心」,暫時也難以施展。

例如被澤連斯基公開批評的馬克龍,本周與澤連斯基通話後,就表明會加快對烏武器輸送;而在上述推文「遺漏」對烏克蘭領土完整支持言論的朔爾茨,本周也公開「補遺」,聲言要烏克蘭割出領土的「勒令下的和平」(diktat peace)不可接受,更舉出克里米亞事件作為俄國製造既定邊界事實的事例作說明。

朔爾茨發言的前幾天,其社民黨剛好在德國最大州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North Rhine-Westphalia)的地方選舉中大敗,人們認為朔爾茨對俄不夠強硬的觀感是其中一個原因。

「全力支持烏克蘭」固然是一個可以理解的態度,更是歐美政客在民情壓力之下所不能不採取的態度。但這卻不能在短期內帶來和平。

5月11日,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就說得明白。他指出,大家都正在尋求「一個下台階……一個保留面子的方程式……一個談判得來的結果」,然而,無論是普京,還是烏克蘭人,也不在這個能達至和平的「空間」之中,因此,「大家(按:指西方)就被迫接受同一個邏輯立場,就是不斷(支持烏克蘭),直到普京至少回到2月24日的狀態為止」。

不過,正如上文所述,如果西方只顧支持烏克蘭,而不主動施壓烏方作出讓步的話,戰爭不只會持續難斷,而且還有可能往歐美都不願見到的方向發展。對此,德法意所代表的歐洲主要國家,與其他以美國領頭的北約盟國,已有一定的分歧。這個分歧將往哪一個方面解決,將是俄烏戰爭未來走向的一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