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爾茨訪華 昭示的中德與中歐關係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今天,是朔爾茨(Olaf Scholz)就任以來首次訪華,二十大後歐洲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華,疫情發生後歐洲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華:「三個首次」給出了朔爾茨此訪沉甸甸的分量。
朔爾茨在北京的十幾個小時,獲得輿論的格外關注。時間不長,意義卻很重大。

在德國國內對他此訪有一些雜音的背景下,朔爾茨帶領重量級的經濟團隊訪華,既表明了他對中國和中德關係的高度重視,也展現了他和德國工業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對深化中德、中歐務實合作的信心。

朔爾茨此訪,將為開啟中德、中歐高層互訪按下重啟鍵,也昭示着中德關係、中歐關係將繼續發揮動盪國際局勢中的穩定錨作用。

圖為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北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AP)

在中方的新聞稿中,「穩」字出現了8次,涉及中德關係、中歐關係、國際局勢等諸多方面。

對於可以用「高水準」形容的中德關係,如果想要繼續「走得很穩」,需要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交流互鑒、合作共贏原則。

面對外界的一些紛紛擾擾,雙方都要從「戰略高度」把握中德關係大方向,「以建設性態度追求最大公約數,以開放心態促進務實合作」,兩國關係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發展。而中國對德政策有着高度穩定性和連貫性,那麼德方也應奉行積極對華政策。

朔爾茨重申了德方支持貿易自由化、支持經濟全球化,反對「脫鉤」的態度,也表示德方願意同中方繼續深化經貿合作。

對於「關乎全球格局穩定和亞歐大陸繁榮」的中歐關係,也要「穩」。而且形勢越是複雜困難,中歐就越要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對話合作。與此同時,中歐關係需要堅持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協力廠商。

引人注目的還有,兩國領導人就烏克蘭危機交換了意見,提出「四個共同」。

當前形勢下,國際社會應該共同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呼籲有關各方保持理性和克制,儘快開展直接接觸,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

共同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宣導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防止亞歐大陸出現核危機;

共同努力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防止國際能源、糧食、金融等合作受到干擾,損害全球經濟復蘇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財政穩定;

共同為危機地區的平民過冬紓困,改善人道主義狀況,防止出現更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

這四個方面回應了當下輿論關於烏克蘭危機的主要關切,體現出雙方均有着希望推動局勢緩和降溫,實現亞歐大陸穩定、供應鏈安全,避免糧食危機的共同期待。

此外,中方還願意和德方、歐方一起,圍繞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共同尋找方案。

共識是壓倒性的。

自朔爾茨10月21日歐盟峰會結束後宣佈將訪問中國,來自多個方向的雜音就沒有斷過。

就在朔爾茨啟程前幾天,雖然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忙着訪問中亞國家,她也沒忘記對朔爾茨此行指指點點。「他自己多次說過:他將討論人權問題,他將討論公平競爭條件的問題。這些不是建議,而是我們作為聯邦政府共同商定的。」

「粗魯,且無紀律」,社民党議會黨團主席穆策尼奇(Rolf Mützenich)對貝爾伯克這番話的批評相當不客氣:「朔爾茨知道如何進行艱難的對話,他不需要任何建議,即使來自他自己的外交部長,也不需要。」

因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讓北京參與塑造未來的國際秩序符合我們的利益」,而且,對北京而言,「德國是一個有分量的聲音」。

除了德國內部,歐盟層面也發出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一些人認為,朔爾茨認為歐洲的對華政策不應淪為美國工具的觀點是正確的,但這應該是整個歐盟的政策,「而不是只考慮經濟利益的德國的政策」。在他們看來,在諸如能源政策、對華態度等事情上,德國正在「不與歐盟其他夥伴商議」,實行「特殊政策」。

朔爾茨對此是不認同的。他的邏輯是,德國及歐洲多國目前經濟形勢不佳,惡化對華關係,只會讓本國經濟問題進一步惡化。

來自美國的干擾,就更明顯了。

就在上個月,美國「強烈建議」德國不要讓中國獲得漢堡港的控股權。當德國最終決定將中遠收購的股份從原來的35%降為24.9%的時候,有美國官員似乎覺得這是由於德國接受了美國的觀點,即「所有國家都要對中國投資及其可能帶來的安全威脅持謹慎態度」。

事實並非如此。朔爾茨並不贊成與中國「脫鈎」,而是希望「多樣化,儘量減少風險」。況且這個碼頭的全部控制權仍然屬於漢堡市和港口公司。

圖為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北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與總理李克強會晤。(AP)

在朔爾茨訪華的幾乎同時,G7國家外長會正在德國小城明斯特舉行。貝爾伯克在會前放風稱,G7準備將中國定位為「競爭者」和「對手」。細究起來,如此種種幾乎都可歸為兩個欲加之罪:「來自中國的投資有罪論」「重演在對俄關係上的被動」。前者以意識形態劃線,後者純屬無稽之談。

在啟程前往中國前,朔爾茨同時在德國《法蘭克福彙報》和美國政治網站用長文作出了回應。

「這就是我中國之行的目的」,德文版的標題直截了當。相較之下,英文版標題的態度更明確「我們不想與中國脫鈎,也不能過度依賴」。

德文版還配了一個副題,亮明瞭朔爾茨對華的基本態度:「中國現在是,並將繼續是(德國的)重要合作夥伴。但如果中國發生變化,那麼我們同中國交往的方式也必須變化」,這「需要把握分寸和腳踏實地」。

朔爾茨告訴德國人,德國將通過多元化減少單邊依賴。一方面,德中之間的大部分貿易涉及的產品既不缺乏可供選擇的供應來源,也沒有危險的壟斷威脅。這方面,雙方都是受益的。另一方面,對於某些可能存在風險的地方,德國企業會拓寬相應的供應鏈。

在中德關係上,德國將「繼續要求對等」。朔爾茨告訴歐洲,他此次訪問中國「還有一重歐洲人的身份」,意思是,德國的對華政策「只有根植於歐洲的對華政策才可能成功」。

對於外界說他沒有接受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一起訪華的提議,朔爾茨回應稱,他出發前已經同包括馬克龍總統在內的歐洲夥伴和跨大西洋夥伴進行了緊密協商。在對華問題上,他認為,必須通過「擁抱競爭」,「認真對待作為制度性對手的後果」,同時,也不要忘記世界需要中國,比如在抗疫、氣候變化、糧食問題等全球性議題上。

「德國對看到新的集團出現在世界上沒有興趣」「沒有一個國家是另一個國家的後院」……這些話,似乎是說給華盛頓聽的。

圖為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北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與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AP)

更實質的一點是,誰也不能否認,務實合作是中德關係、乃至中歐關係的底色。

最能體現德中經濟緊密聯繫的是一個12位元的數字,它們都在小數點前:去年,中德交易了價值245,000,000,000歐元的商品,這一數字是兩國建交時的1000倍。

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德國最大交易夥伴,自2015年至今一直如此。即使在疫情暴發的第一年,當世界貿易部分停滯時,中國仍然維持與德國之間的最大貿易額。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交易夥伴,這一記錄保持了連續47年。每分鐘,中德貿易額近50萬歐元;每分鐘,有3個集裝箱的商品往返于中歐班列;每分鐘,有8名中國客戶購買德系汽車。

這樣已經變化的中國,德國與之打交道的方式自然需要改變。「一切照舊」不再是一種選擇。

德國聯合執政的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都同意制定新的對華戰略。這一戰略據稱將在明年春季推出,它主要由綠黨主持的外交部主導。而綠黨一直強調價值觀外交,固守對華「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三重定位,長期鼓吹「降低對華依賴」。

在這一層面回看朔爾茨此訪,意義重大。這是在對德國國內釋放信號:在制定對華戰略時不能施行與中國「脫鉤」,不能把經貿關係「安全化」。這也是在對歐盟表示,歐盟的對華政策也需要更加務實理性。

就像一位學者所言,任何鼓吹德國、乃至歐洲「與中國脫鈎」的人都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德國或者其他歐洲國家在中國失去的,在哪能得到彌補?反正美國不會是答案。

相信越來越多的德國、歐洲其他國家會看清這一點。

本文獲《環球時報》國際時評團隊「補壹刀」授權轉載。原文:朔爾茨在中國的十幾個小時,傳遞出哪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