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沙特的新時代互動 重點不會只有「石油人民幣」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雅得王宮同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舉行會談。

習近平指出,沙特是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重要一員,也是多極化世界的重要力量,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戰略夥伴。中國願助力沙特經濟多元化發展,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特「2030願景」對接,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中方願與沙方加強能源政策溝通協調,擴大原油貿易規模,加強勘探開發等合作。

穆罕默德則表示,期待與中方將沙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升至更高水平,並表示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堅定支持中方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以人權等名義干涉中國內政。沙方願與中方擴大貿易與相互投資,歡迎更多中國企業參與沙特工業化進程,參加沙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項目合作,加強在汽車、科技、化工、礦業等領域合作。

會後兩國元首簽署關於氫能和鼓勵兩國直接投資的諒解備忘錄,並同意每兩年在兩國,輪流舉行一次元首會晤,並將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牽頭人級別提升至總理級。據沙特通訊社報道,沙特與中企華為同樣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內容涉及雲計算、在沙特城市建設高科技建築群等。

早在習近平訪問前,西媒便頻頻報道,「中沙可能改以人民幣結算石油,衝擊美元地位」。然從此次兩國媒體披露文件與消息來看,美國的擔憂並未發生,中沙雖談及能源合作,卻並未釋出兩國將採「石油人民幣」(Petroyuan)的相關消息。但平心而論,去美元化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趨勢,不會因中沙此次談判而改變或逆反;新時代的中沙合作亮點,重點也絕不僅有石油人民幣。

2022年1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期間,與沙特國王薩勒曼會面。(Reuters)

能源與戰略對接並進

從此次兩國釋出消息來看,中國與沙特未來的產經合作趨勢有以下兩大重點。第一,能源仍是兩國合作主軸;第二,雙方將落實2013年「一帶一路」與2016年「2030願景」的對接,強化雙邊投資、基礎建設、專案項目、技術轉移等場域的相關合作。

首先是能源合作,沙特是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中國亦是沙特最大貿易夥伴和原油客戶,以2021年數據為例,中國市場佔沙特原油出口總量的27%,這一趨勢應會持續發展;中國石化也是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最大原油貿易夥伴和陸上鑽井承包商。但即便是能源場域,中沙近年合作也已不限原油貿易,而是開始朝混合項目推進。

以2016年正式投產的中阿合資延布煉廠為例,總投資額86億美元中,沙特阿美公司擁有62.5%的股權,中石化擁有37.5%的股權,中方也引入自身管理系統、生產體系、專家團隊。截至2021年底,延布煉廠已累計加工原油1.34億噸,生產汽油2,952萬噸、柴油7,995萬噸;裝置開工率、操作完好率等指標在所羅門績效評價中,也位於中東、歐洲和亞太三大地區第一群組。對中石化與沙特阿美來說,延布煉廠的合作於雙方開拓市場、建立合作規範皆有助益。

此次習近平亦在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的會晤中提及,中方願同沙方加強能源政策溝通協調、擴大原油貿易規模、加強勘探開發等合作。在長遠未來內,能源貿易與混合項目合作,都會是中沙互動的重要軸心。

另在發展戰略對接上,2016年沙特提出「2030願景」後,中沙便成立高級聯合委員會,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2030願景」進行戰略對接。例如2017年中沙簽署的21項合作備忘錄中,便不僅包括常規能源項目,更有太陽能、風能的基礎建設,以及沙特「智慧城市」的建設計劃。

於中沙兩國而言,國家戰略的對接符合雙方需要。對中國來說,沙特位處歐亞非三洲樞紐的戰略位置,又有龐大能源收入可調度,其政治精英也正推動國家經濟轉型計劃,所需要的新能源技術、工業城規劃、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等,皆可在「一帶一路」計劃下提供,對落實「一帶一路」在阿拉伯、乃至中東地區的進展極有助益;對沙特來說,為加快國家經濟多元發展,其也歡迎中國前來投資基礎建設、製造業、旅遊業等非石化產業,協助推動國家轉型,布局後石油時代的經濟軟著陸。

此次雙邊會晤中,習近平便強調,中方願同沙方深化產能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推進中沙吉贊產業集聚區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升貿易、投資、金融合作水準,拓展電子商務、數位經濟、清潔能源、高技術、航太研發等領域合作;穆罕默德亦表示,沙方正在努力實現「2030願景」,願同中方繼續積極共建「一帶一路」,擴大貿易與相互投資,讓更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沙特工業化進程,參加沙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項目合作,加強在汽車、科技、化工、礦業等領域合作。

簡言之,新時代的中沙產經合作將以能源為主軸,國家戰略對接為途徑,向更多元的場域開拓。

12月7日習近平乘坐的專機進入沙特領空後,沙特空軍4架戰機升空護航。專機進入利雅德上空後,6架「沙特之鷹」禮賓護衛機隨行伴飛。圖為沙特利雅德省省長費薩爾親王、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中國事務大臣魯梅延等王室重要成員和政府高級官員熱情迎接習近平。(中國外交部)

大國博弈持續展演

而在政治場域,中沙靠近也體現了各種層次的大國博弈。

首先是外界盛傳的「以石油結算人民幣」,其雖未在此次中沙會談後落地,卻會是未來中國與沙特、乃至海合會國家合作的重點嘗試方向之一。12月9日習近平出席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GCC)峰會時,便表示中國將繼續從海合會國家擴大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而中海雙方應充分使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平台,展開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

不論此一倡議是否刻意針對美國、需要多久才能真正落地,其落實必然影響美元地位,且會深化海合會國家的疏美傾向,並讓中國的國家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包括在沙特、海灣地區,以及國際能源市場。

2022年1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期間,與沙特國王薩勒曼會面。(Reuters)

第二是國家軟實力的競逐。西方長年以新疆議題狙擊中國,用意之一便是影響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往來。但從結果來看,此一敘事儘管能在民間輿論場產生漣漪,卻無法全然主導政治精英的決策;另一方面中國持續輸出自己的文化工程,希望建構有別於西方形塑的中國印象,亦在無形之中抵銷了西方的部分砲火。

此次中沙會晤上,習近平特別提起,有100多名沙特中文學習者用中文向其致信,表達對中文的熱愛,中方願同沙方一道,推動兩國中文教育合作取得更多成果;穆罕默德亦表示,希望中方繼續支持沙方增強中文教育能力。12月9日的中海峰會上,習近平更稱中國將同300所海合會國家大中小學合作開展中文教育,同海合會國家合作設立300個中文智慧教室,提供3000個「漢語橋」夏(冬)令營名額,建立中文學習測試中心和網絡中文課堂。中文教育的落地,即是中阿翻譯人才庫的擴充,同時意味文化交流障礙的下降,以及耕耘國家形象的籌碼增加。

2016年9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沙特副王儲的穆罕默德,在杭州G20會會面並握手。(Reuters)

第三是政治板塊的變化位移。此次中沙約定,每兩年輪流在兩國舉行一次元首會晤,揭示了雙邊關係的更上層樓:對沙特而言,其有意成為中國面向阿拉伯世界的最重要合作夥伴;對中國來說,其希望藉由強化與沙特的戰略協作,取得海合會六國的整體信任,並暢通與整體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溝通。

而由聚焦歐亞秩序的視野出發,沙特始終有意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此次穆罕默德亦向習近平表示,感謝中方支援沙特成為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如今上合正在淡化原有的反恐色彩,朝著中俄主導的歐亞大陸區域組織轉型,沙特若能加入,便象徵海合會、阿拉伯世界與歐亞心臟的鍵結,對於「東升西降」的時代趨勢而言,無疑會是一大新註腳。

整體來說,以人民幣結算油氣確是未來的可能亮點,但新時代的中沙關係,遠不僅於此。

中國與沙特未來的產經合作趨式為何?

以能源合作為主軸,對接一帶一路與2030願景,向工業化的相關場域探索。

中國與沙特交好,呈現何種大國博弈力道?

既有支付方式的鬆動、國家軟實力的競逐、政治板塊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