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倒閉危機的本質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三月的第二個周末,不到48小時,美國就發生兩起史上第二和第三大銀行倒閉案。

在矽谷銀行倒閉時,多數分析師還認為這是孤立事件,引發流動性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太會像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那樣,引發系統性風險。因為矽谷銀行只是因擠兑而倒閉,並非資不抵債。但話音未落,就傳出標誌銀行遭監管機構以「系統性風險」為由關閉的消息。

起初有關當局承諾這兩家銀行的儲戶自周一起可提取不超過25萬美元最高存款受保額。但沒過多久,美國財政部和美國聯邦儲備局等連夜宣佈,允許儲戶取回全部存款。這顯然是在用非常規手段,化解一場迫在眉睫的系統性危機。如果不這樣做,勢必會有更多銀行遭擠兑。換言之,兩家銀行倒閉已觸發系統性危機,監管機構正在努力化解,成效如何尚須觀察。

目前當局只是為儲戶「兜底」,銀行倒閉就倒閉了,投資人的損失他們不管。這導致了美國銀行股連日大跌。顯然市場認為,監管機構只是避免了一場擠兑潮,並沒有解決銀行業普遍面對的問題,也是導致矽谷銀行倒閉的問題。

美國3月一周內有三間銀行倒閉,引發巨大震撼,勢影響聯儲局3月份議息結果。 (REUTERS)

須釐清兩個問題

矽谷銀行一向表現良好,是當地吸納最多存款的銀行。得益於矽谷強大的創新力,矽谷銀行近水樓台,把大批科創企業變成客戶,其中包括不少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巨擘。在2020年至2021年美國聯儲局(FED)釋放巨量流動性矽谷銀行如日中天,吸納巨量存款,於是他們做了所有銀行都在做的事,買入大量國債賺取利差。

但聯儲局在2022年激進加息,基準利率迅速攀升到4.75%,貸款基礎利率更狂飆至7.75%,導致房市債市重挫,矽谷銀行手中的國債也出現賬面虧損。偏偏此時,科技業蕭條,科創企業融資難,只能不斷消耗並提取存款,令矽谷銀行的現金快速下滑,不得不決定「割肉」拋售210億國債。沒想到此舉竟引發恐慌,造成擠兑。

很難說,恐慌是矽谷銀行做錯了什麼導致的。美國出現流動性緊張和房市債市下跌不是一天兩天了,此前還發生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旗下基金違約的事件。究竟是矽谷銀行造成恐慌,還是恐慌造成了矽谷銀行倒閉?這是一個須要釐清的問題。同樣,是矽谷銀行倒閉引發流動性危機,還是流動性危機引發了矽谷銀行等倒閉?也須要釐清。

在矽谷銀行倒閉前,銀門銀行已在3月8日自願清算銀行業務。該銀行規模雖不大,卻以加密貨幣特許經營而出名。他們與矽谷銀行相似之處,是在2020年至2021年存款額猛增七倍,於是也買入數十億美元的長期市政債券和MBS(抵押支付證券)。與國債一樣,這些都被認為是收益率固定的無風險債券。

美債危機:美國總統拜登上任才2年,美債就從24兆攀升到31.4兆,美國預期最早今年7月將面臨債務違約。 (REUTERS)

迫在眉睫的美債危機

但在聯儲局激進加息後,銀門銀行同樣蒙受超過10億美元賬面虧損。這並不是加密貨幣熊市造成的。同樣涉足加密貨幣的標誌銀行曾被認為不會倒閉,因其資產規模比銀門大10倍,而且業務多元,存款中僅20%與加密貨幣有關。該銀行還擁有340億美元流動資產,是其加密存款敞口的近2倍。所以就算加密存款出現擠兑,該銀行照理也能應付。

可問題是,誰說擠兑只會發生在加密存款?與加密圈根本無關的矽谷銀行也倒了。他們面對的其實是銀行業普遍面對的問題,就是持有大量國債,而缺乏流動性。如同當年持有越多次級貸款越容易出問題一樣,現在好像是誰持有越多國債就越容易出問題。就這一點而言,這場危機可比照次貸危機,被稱為「美債危機」了。

似乎一切都與聯儲局激進加息有關。加息會令債市下跌,同時造成流動性緊張。現在投資人已如驚弓之鳥,一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發生擠兑。所以有人將引發危機的責任歸咎於聯儲局。但美元瘋狂超發不也是禍根之一嗎?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大量舉債,造成聯邦債務已觸及31. 4萬億美元頂限,這難到不會造成危機嗎?

作者:李葉明,隨筆南洋網創辦人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