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風險」不是美歐獨一份 中國也在「去風險」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對華「脱鈎」戰略受到了全球性拒絕與反對,自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率先提出對華戰略不「脱鈎」但要「去風險」說後,很快便得到了拜登政府的肯定。「去風險」這一概念在西方世界迅速傳播開來,也再沒說「脱鈎論」的聲音。確實,一段時間以來,也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一些國家開始擔心企業「對中國的依賴」,「去風險」一詞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而在新聞層面,更是基本每天都有「去風險」的說法。

究竟如何看「去風險」?歐美的「去風險」是否一回事?「去風險」到底對中國又有多傷?

歐美「去風險」略不同

「去風險」是「脱鈎論」的演變。所以還得從「脱鈎論」說起。脱鈎一事關係太大,是逆全球化的錯誤行為,這點已不用反覆論戰,全球已經用行為證明。這裡有一點很關鍵,美國要逆全球化,歐洲國家卻認為全球化是建立多極世界的必需。重要的是,一旦逆全球化加速,對歐洲經濟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歐洲根本承受不起。原因很簡單,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一旦追隨美國脱鈎,世界會走向冷熱戰式陣營對抗。因此,歐洲明確拒絕了美國提出的與中國脱鈎斷鏈戰略。

也就是因為受到了普遍的拒絕與反對,拜登(Joe Biden)政府就看似順水推舟的跟隨歐洲提出了一個去中國依賴風險的概念,也就是「去風險」。但在拜登政府,「去風險」是換湯不換藥,只是原來的「脱鈎」阻力太大。說直白一點,就是變相脱鈎。

當然,歐洲的「去風險」,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變相脱鈎,但「變相脱鈎」又有不同。對於歐洲來說,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避免未來受到中國經濟的控制,這樣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從歐洲的角度來說,重要的是,一旦中美衝突對抗升級,世界必然分化成兩大對抗體系。與中國過於密切的經濟關係決定了一損俱損難以承受。從戰略競爭的角度,也確實應當是與中國經濟保持一定的距離。「去風險」容易被接受,主要的就是這個原因。

儘管推動脱鈎戰略不成,「去風險」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儘管歐洲也總是強調要願意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經濟困境,儘管歐洲堅持反對脱鈎,可擺脱或避免對中國經濟的過渡依賴,也就是「去風險」的觀點還是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接受。至少加強對華合作問題上歐洲還處於猶豫不決或患得患失的階段。這給了美國可乘之機。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指,中國正在艱難應對高失業率和勞動力老齡化,使該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一枚「定時炸彈」。(Reuters)

中國也需要「去風險」

美國正在推動「去風險」,確實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對中國而言,目前必須加速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加快內循環經濟圈的建設以應對,而這需要時日。

然而,對於中國來說,應當是短痛。而從長遠來說,這是一個療傷的最初過程。

如果說美西方有對華過度依賴的風險,中國何嘗不是如此。甚至可以說,中國早就在一直防止對美西方的過度依賴。改革開放之初,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之時,中國最擔心的就是對西方資本、技術以及市場的過度依賴,擔心薄弱的經濟基礎、工業體系、金融體系以及不完善的管理體系受到西方的控制。過度依賴西方總是危險的。所以,改革開放是穩固的推進,也才就有了「摸着石頭過河」之說。

發展到今天,中國也同樣存在對西方的資本、技術和體系的依賴問題。而擴大金融服務業的開放,更容易出現重大的問題。「去風險」的必要性依然沒有減弱。中國提出加速建設內循環經濟圈,實際上也是為擺脱依賴。內循環經濟圈建設本身,就是「去風險」擺脱依賴。雖然不再提自力更生,但獨立自主卻是必須要做到的。

目前的情況,實際上是中國的「去風險」與美國的「去風險」相撞。而在這個時候,中國正好可以借力打力。

中國提出加速建設內循環經濟圈,實際上也是為擺脱依賴。(VCG)

美西方「去風險」需要承受的代價

這場「去風險」之爭是中國必須要面對的局面。對於美西方國家來說,這40年來,只是想着如何改變、控制中國,並沒有一個政策的連續性,又擺脱不了中國目前這個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如此情況下,強行「去風險」,是一個嚴重的自傷過程。反觀中國這40年來一直在防止產生依賴,政策措施手段保持著高度的連續性。重要的是可以得心應手的應對。

「去風險」更多體現在供應鏈上的阻斷,那回到供應鏈本身看彼此的影響。

首先,西方最喜歡炒作的「中國製造外移」。實際上,把工廠從中國轉移出去,本身需要成本。建廠需要徵地建新廠房,還需要有配套基礎設施,這些都是額外的成本。這是必須衡量的成本。

其次,同時減少或失去了中國市場的份額。中國才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市場,中國人均收入在快速增加,消費觀在與時俱進。遷往印度、越南等國,市場可就遠遠比不了中國了,如果再想返銷中國可就要增加成本了。

中歐班列:2022年8月13日在無錫西站物流園,中歐班列「江蘇號」無錫—連雲港—烏茲別克斯坦班列首發。該班列共計搭載100個標箱,載重1000餘噸。(新華社)

其三,就是遷往地的人工成本降低了,可物流成本(這是由基礎建設決定的)將提高。如今,任何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中國無法相比。而中國不論是訊息網絡還是道路交通,這個決定物流快慢的重要因素就決定了物流的速度。高度訊息化和高度科技化的時代,加上市場的極大不確定性,時間成本更加重要,而這正是中國的優勢。還有就是營商環境問題。中國的營商環境明顯要好於那些致力於取代中國製造的國家。如果算細賬,人工成本的降低,則難以彌補時間成本的損失。

其四,再有就是勞動效率降低問題。這是由技術工人的量和素質決定的。目前中國的技術工人的數量和素質方面是絕對處於優勢地位。

其五,相對速度問題。在科技領域的發展速度,中國的發展速度依然快於美西方,追趕的腳步非但沒有放緩,反而有可能加速。

面對科技打擊,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只能發力創新科技,發力提高效率降低人工和物流成本。這個動力反而增加。中國成功實現了去依賴,自己的「去風險」,健全了自己的工業和科技體系。

中國製造的性價比依然佔有明顯的優勢,其中,汽車出口大幅成長,主要受惠於新能源汽車。(資料圖片)

以上這幾點,就決定了中國製造的性價比依然佔有明顯的優勢。中國的總競爭力不降反升。對於美國西方來說,擺脱依賴和「去風險」的結果反而可能是競爭力減弱了。這不是損人利己,也不是損人不利己,而是損人害己。可以說「去風險」正在削弱西方的產業貿易競爭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從「脱鈎論」到「去風險」,嚴重違背了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原則,嚴重破壞了自己制定的世貿規則。這反而會突顯中國合作共贏的理念。中國在築固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更在努力推動建立一個獨立於西方之外的合作體系,包括市場體系和科技體系。一帶一路,南南合作,金磚、上合擴編,都是在擴大獨立於西方的合作體系。也可以說是最成功「去風險」和去依賴。

既然中美是競爭對手,那就不能再讓美國坐吃中國發展的紅利了。美國提出要加強所謂的「正常(常規)貿易」,也就是依然還想吃中國發展的紅利。以後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中國可不會按美國的套路出牌,也就不會按照美國的思路建立什麼新關係的平衡。

總之,中國早就在擺脱依賴和「去風險化」,只是不同於美西方是以對抗或美西方優先為前提,而是以合作共贏為前提。而美國推出「去風險化」正好暗合了中國的去風險化,中國可以借力打力,藉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去風險體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