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緊扼16海上咽喉 重返太平洋力抑中國?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過去一世紀,美國大興海事尋求海上控制,數十年緊扼全球16條海上要道、多條石油咽喉,確保戰時能封鎖他國海上航運和海軍力量。踏入21世紀,中國海軍迅猛發展,加上中資在全球各地進行大量投資港口建設,面對崛起的中國,美國要捍衛海上覇權,緊扼這16條海道也許也不足以安心,加大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及影響力。

此為中美水道之爭(一)

美國於上世紀初打造巴拿馬運河,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項目之一,巴拿馬運河極大地縮短了船隻來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時間,使船隻能夠避開遙遠而危險的合恩角(Cape Horn)——麥哲倫海峽(Strait of Magellan)和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使世界各地的海上咽喉要道發生演變。

一戰後已成為全球經濟大國的美國,在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等「海權論」支持者大力主張下,大力擴展海軍、海外貿易路線,以美國為中心出發,首要是控制加勒比海及南美海域,由近及遠的擴大對海上咽喉的掌控,而這個戰略在往後數十年一直持續。

上世紀80年代列根政府宣布了全球16個海上咽喉(geographical ''choke points'')。(New York Times)

列根時代的16咽喉

到80年代列根政府時期,美國政府明言要控制16條海上咽喉。《紐約時報》1986年2月報道指,列根宣布了全球16個海上咽喉(geographical ''choke points'')。根據當時國防部官員透露,列根所指的16個海上咽喉在海軍刊物上列明,包括加勒比海和北美的航道佛羅里達州與古巴之間的佛羅里達海峽(Straits of Florida)、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麥哲倫海峽(Straits of Magellan);格陵蘭、冰島、冰島、英國之間的GIUK海峽、阿拉斯加灣(Gulf of Alaska)的北航線;通往波羅的海的斯卡格拉克海峽(Skagerrak)及卡特加特海峽(Kattegat)、直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從阿拉伯海通往紅海的曼德海峽(Bab al-Mandab Strait)、好望角航線(Cape of Good Hope)。至於亞太地區,則包括星馬旁的馬六甲海峽(Strait of Malacca)、印尼附近的巽他海峽(Sunda Strait)與望加錫海峽(Makassar Strait),以及朝鮮海峽(Korean Strait)。

以區域劃分,美國竭力控制的16條海道中,大西洋有7條、印度洋有2條、地中海有2條,而涉及中國周邊地區的有5條。而且全球有7條主要的石油咽喉通道,過去幾十年是美軍扼守的重中之重,包括: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蘇彝士運河、丹麥海峽(Denmark Strait)、曼德海峽、由達達尼爾(Dardanelles)及博斯普魯斯(Bosphorus)組成的土耳其海峽(Turkish Straits)及巴拿馬運河。一旦美國封鎖這些海上咽喉,在能源或資源上不是自給自足的國家便會受到極大威脅,由此成為美國一大地緣政治手段。

在過去一個世紀,在海外設立軍事基地並駐軍已成了美國外交及國防政策的基石,自二戰以後,全球基地數目更是曾達5,000多個。如今,美國擁有的海外軍事基地比起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都要多。據估計,美軍750個基地分布在全球至少80個國家,佔世界海外軍事基地總數的75%至85%。而由於國防部並沒公開完整數據,真實數目或許更多。

隨着美國政治體系內部的反華共識越漸強化,許多美國政客認為華府的海外基地戰略比起任何時候都重要。從美國這些海外基地的位置分布,就可見布局是為達到及時控制這些海上咽喉的目的,隨着時代的演變,也反映美國對於地緣政治、各個「咽喉」的重視程度。

日本是擁有最多活躍美國海外基地的國家,數目達120個。圖為爭議較多的沖繩普天間駐日美軍基地。(Getty)

東亞軍事部署

如今,日本是擁有最多活躍美國海外基地的國家,數目達120個,其次為德國(119個)及韓國(73個),排第四的是關島(54個)。韓國亦擁有全美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漢弗萊斯營(Camp Humphreys),位於首都首爾以南約65公里處。而美國派駐日、韓兩的軍員數目分別為53,700及26,400,共佔美國海外駐軍總數(80,100人)近一半,貫徹拜登上台以來「印太戰略」的軍事部署。

至於中東地區,波斯灣國家作為霍爾木茲海峽、蘇彝士運河、曼德海峽三大「石油咽喉通道」的所在地,美國在多國設立軍事基地,包括巴林設有12個、沙特阿拉伯與科威特分別有10個;阿曼、阿聯酋、埃及、卡塔爾等「伊朗對岸」國家基本上都有美軍基地。

美國通過軍事力量在這些關鍵海域部署軍事基地及艦艇,比如在日本、韓國及關島的基地部署艦艇、軍機及導彈系統。而在歐洲地區則主要在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Naples)及德國波羅的海沿海城巿基爾(Kiel)。

伴隨着解放軍駐吉布提保障基地的確立,中國海軍也逐漸展示其投送等能力,圖為舷號868的東海島艦,該艦與井岡山艦一起參與了吉布提基地的建設。(視覺中國)

除了海外駐軍及自身的海軍實力,美國在全球範疇巡航及自由行動,包括在遠離美國本土的南海、波斯灣等進行巡航任務;美國也透過軍事聯盟及合作機制,包括北約,與日本、韓國、澳洲等進行聯合軍演及情報分享,加強對海上咽喉的控制。

過去10年,中國海上力量一直壯大,中國海軍現代化速度超過美國預期,縱使兩軍實力仍有明顯差距,但美西方一直試圖把解放軍海上實力、各地中資港口建設標榜成「中國威脅」。中國於2017年東非吉布提(Djibouti)建立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海外軍事基地,作用也只是後勤保障,而非作戰設施;後外界一直盛傳中國會在所羅門群島建立第二個基地,然而,所羅門群島及中國駐當地大使館皆接連否認。

去年中,美國傳媒報道指中國援助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升級改造項目,當中,中國正在柬埔寨秘密建造一個專供中國軍隊使用的海軍設施,將是中國在海外建設的第二個海外前哨據點。柬埔寨駐美國大使館當時反駁相關報道毫無根據,強調柬方不允許境內有外國基地或外國駐軍。今年甚至有美國智庫分析,中國可能有八處候選基地,然而這些都沒實質證據。

儘管中國在世界各地大力投資興建港口,但並不如美國般在海外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的做法,例如,在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地的港口,都是商業運作較多,而中國船艦都可以在這些港口補給基本物資和水源,美國海外軍事基地性質可謂完全不同——後者既有駐軍,亦有配備彈藥及為船艦進行維修的能力。

無可否認,列根政府時期所列出的16條海上咽喉,時隔30多年仍然極具地緣政治重要性,面對強大而迅速崛起的中國,控制海權甚至可能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離不開的就是南海及台海。南海作為一個海域,比起控制海峽咽喉的難度高很多,也是美國部署多年想要控制的。今年4月菲律賓公布為美軍新增四個基地的使用權,其中一座基地在鄰近南海的巴拉巴克島,另一座在卡加延省的基地距離台灣僅400公里。

隨着台海局勢更加緊張,美國多年提倡以「島鏈戰略」牽制中俄,如今亦回到這個戰略之上。4月底,拜登與韓國總統尹錫悅在華府達成協議,首次同意開放美國核潛艇部署在韓國,也是1983年以來的第一次。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海洋策略教授James R. Holmes對BBC中文表示,現在美軍部署的情況類似於冷戰初期的態勢。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5日與太平洋島國領袖召開第2次峰會。(路透社)

如今,拉攏「島鏈盟國」必然是美國海上戰略現階段的重中之重,除了日、韓、菲、台,一眾太平洋島國對美國而言亦非常重要。拜登本周與18個太平洋國家召開第二次峰會。預計在這次為期三天的會議上,美國將會宣會與兩個太平洋島國——庫克群島及紐埃島建立外交關係,並增撥款項為當地建設基建,包括建設海底光纖電纜及對抗極端天氣。但這些重大承諾能否付諸實行仍是未知。

去年,拜登與太平洋島國召開第一次峰會時,揚言要助島國對抗中國的「經濟脅迫」。本來原定於今年5月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召開第二次峰會,但拜登當時卻因處理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問題而缺席。

如今,這些南太平洋國家對美國態度各有不一,是此出席會議的18國代表也並非全部領袖級別,與北京友好的所羅門群島及瓦努阿圖,其總理皆沒出席,「重返太平洋」成效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