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道保衛戰背後的陸權復興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自16世紀地理大發現後,海權時代拉開帷幕。18世紀英美為代表的海權國家憑藉強大的海軍和港口優勢牢牢控制海上重要的通道。19世紀,工業革命極大增強了人類的遠洋實力,英美葡西等海上強國紛紛在廣大亞非拉圈地殖民。20世紀,美國的崛起也離不開對全球海上交通要到的控制與佔領。

此為中美水道之爭(六)

馬漢撰寫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和《海軍戰略》等著作,展示海權對國家的價值和有效性,提出強化海權的條件,認為必須建立起強大的海上力量,即海軍。在他看來,海洋是世界舞台的中心,誰掌握了世界的咽喉要道,誰就控制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進而變相地控制了世界。

過去三百多年的歷史證實了海洋對發展的重要性。全球經濟重心向沿海國家和地區轉移,歐美髮達國家尤其是現如今的富國俱樂部七國集團(G7)無不是依託海洋踏上富裕的道路。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沙特阿拉伯投資部部長Khalid Al-Falih、阿聯酋經濟部部長Abdulla Bin Touq Al Marri、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際合作部部長Rania A. Al-Mashat出席了首場政策對話環節。(鄭子峰攝)

這就造成了一個現實:靠海的、能夠控制海洋的國家都發展了,那不臨海的內陸國家的發展該怎麼辦呢?發展的不均衡、不平衡,是事實。

美國對中國的海上封鎖源於其鞏固自身海上優勢的需要,中國的突圍之路除了發展強大海軍撬開海上裂縫,還有就是積極發展陸上交通。中國近年來積極推進上海合作組織擴容。縱觀上合的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大都是遍佈亞歐大陸的國家。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陸上絲綢之路本質上就是打通亞歐大陸。

如果說海權成就了歐美發達國家,那麼亞歐大陸的盤活貫通,將是那些不能夠吃到海洋發展紅利國家的順風車。海洋可以提供便捷的交通,而如果能夠能夠讓陸上交通順暢就不必一定要仰賴海洋。

截至2019年11月, 中國已與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97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圖為中國企業投資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新華社)

早在19世紀初麥金德就提出了陸權學說,主張世界歷史可從地緣政治角度解釋為陸權和海權的對抗,認為兩個對抗者始終是在力量此消彼長、兩者又總勢均力敵狀態。他把亞洲、歐洲和非洲大陸稱之為「世界島」,提出「誰統治東歐,誰便控制了『中心地帶』;誰統治『中心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便控制了世界。」

中國如今積極推進亞歐大陸融合貫通,顯然不是企圖用陸權對抗海權。從「一帶一路」分為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看,中國希望全方位整合海上通道和陸上通道。陸權的發展是對海權的補充。

歷經三百多年的發展,海權能夠為全球帶來的經濟輻射已經到了一定的極限,海權經濟利益已經日益固化。而多數國家謀求發展的意願強烈。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一方面有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輸出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規避大國衝突積極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的。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得到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相應,在於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優勢互補。天時地利人和使得陸權的發展迎來新機遇,這極有可能會深刻變革近300年工業文明形成的以海洋經濟為主的世界經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