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逝世 |「作為中國的朋友」 生前留中美關係「最悲觀言論」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百歲老人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又譯季辛吉)去世。基辛格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且這個名字總是與毛澤東、周恩來、尼克松聯繫在一起。半年前的5月27日,基辛格百歲生日宴。7月18日,百歲老人基辛格再次到訪北京,會晤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基辛格直言:「我作為中國的朋友而來」。

基辛格生前最後一次在中國時表示,「美中兩國都有能力影響世界,美中保持穩定關係,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和人類福祉。無論如何困難,雙方都應平等相待,保持接觸,試圖孤立或隔絕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的。一個中國是美國在《上海公報》中作出的嚴肅承諾,相信不會被動搖或背棄。自己雖不擔任公職,但關心美中關係,支持近期雙方致力於改善關係的努力」。

更多詳盡報道與深入分析,請點擊覽閱專頁:
擘劃中美關係正常化推手 基辛格百歲辭世 外交遺緒大背影超長

7月20日,基辛格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5號樓獲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中方為其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宴會,以紀念基辛格的100歲壽辰。(Reuters)

基辛格還說,「我此訪是作為中國的朋友而來。當今世界挑戰與機遇並存,美中雙方應消除誤解、和平共存、避免對抗。歷史和實踐不斷證明,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擔不起把對方作為對手的代價。如果兩國發生戰爭,不會給兩國人民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結果」。

基辛格認為,認識和處理好美中關係,特別是扭轉當前困難局面,需要寬廣的思維和歷史哲學的思辨,需要雙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發發展,兩軍應該加強溝通,盡全力為兩國關係發展創造積極成果,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事實上,基辛格生前已經多次表達了對中美關係現狀的擔憂。

基辛格生前仍奔走 最憂心中美關係

挶美國國家檔案館中陸續解密的外交檔案顯示,早在1970年9月,時任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就命令基辛格負責與中國建立聯繫的重任。從1971年7月秘密訪華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中美關係正常化打下基礎算起,基辛格有一半多的人生都在中美之間穿梭,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裏曾近百次來華。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中美關係正常化打下基礎。(資料圖片)

可以說,基辛格是見證中美關係建交到正常化的關鍵見證人,更是深諳兩國關係的親曆者。就是這麼一位為中美關係操了一輩子心的老人,卻在生前做出了近年來對中美關係「最悲觀的言論」。

5月17日,基辛格接受外媒專訪時稱,中美關係似乎已經「破裂」,雙方存在爆發衝突的可能。他強調人類的命運取決於美國和中國能否和平相處,並呼籲中美雙方進行「冷靜外交」。

5月27日,基辛格在採訪中提醒美國不要誤解中國的「雄心」,表示中國尋求的是安全,而不是「統治世界」。美國需要剋制盲目的對抗,尋求與中國的對話。

6月16日,基辛格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中美兩國「正站在懸崖邊上」,兩國「目前的關係軌跡必須改變」。他同時表示,布林肯訪華似乎體現了中美兩國「外交回歸」的跡象,但美國尚未與中國展開「我所建議的那種對話」。

基辛格還警告,目前的美國過於強調本國利益而忽視全球利益,「任何一個希望制定嚴肅的美國外交政策的人都必須在兩者間尋找平衡,否則美國將被孤立。」

基辛格生前已經多次表達了對中美關係現狀的擔憂。(Getty)

「中美關係的解凍」是基辛格外交官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當今美國外交中遇到的最重大議題。中美關係從特朗普時期開始發生質變,衝突開始替代合作,成為中美關係中的主題詞。

基辛格的時代象徵

基辛格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同時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對手。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在退出政壇之後,每次來中國幾乎都能得到高級別的禮遇。

一方面,基辛格對美國有一種迷信式的崇拜和使命感。作為一位逃離納粹政權的德國猶太人,能在美國身居高位,是美國成功故事的一個典範。這也使得他對美國一直感恩戴德。他曾經寫道:「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同樣慷慨的精神和沒有惡意的東西。」這種對美國的近乎感性的感謝與崇拜,使得他在外交上不惜一切地服務於美國,致力美國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基辛格的外交成就半數以上在中美關係方面。基辛格是美國由衰轉盛的親歷者和操盤手。如果沒有尼克松總統接受他的建議,破壞中蘇同盟,把美國的戰略重點從亞洲轉向歐洲,美國將很難以這樣的方式獲得冷戰的勝利。在基辛格離開美國政壇的時候,美國已經成功地把中國從美國的敵人轉化為美國對抗蘇聯的「友好的非盟國」。

這些都使得基辛格具有獨特性,是外交界的「傳說」。他在國際政治,尤其是在中美關係中的地位和影響,是不可替代的。

2019年11月22日,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Getty)

從個人層面來看,基辛格經常被稱為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主要是因為,他把戰略思維置於意識形態前面考慮。這把基辛格與美國當前以意識形態掛帥的戰略研究者區別開來。但是,他並不是不考慮意識形態因素。事實上,他把自己的對外政策原則稱為「自由的國際主義」,相當於小布殊時期的新保守主義,是把強調價值觀、國際主義原則與基於國家實力的外交結合起來的產物。

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由的國際主義」,讓他得罪了特朗普和拜登兩位美國總統。2020年11月25日,特朗普解除了基辛格美國國防政策委員會顧問的職務。而後,他對拜登從阿富汗撤軍也不滿意,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背叛了從威爾遜總統以來的美國對外政策傳統。表達這種言論的一個結果是,拜登繼承了特朗普對基辛格的做法。

百歲的基辛格,走完了他精彩的一生,已經超過了他的所有朋友和對手。基辛格是世界上唯一百歲高齡,還在積極活動並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政治家。這使得基辛格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重複性。

▼基辛格曾在7月訪問北京,點擊放大觀看更多他最後一次訪華情況:

▼中美在70年代建交,基辛格功不可沒,點擊放大觀看更多他當時在華的足跡:

▼基辛格活躍外交界數十年,點擊放大觀看更多他的外交生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