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計劃|甯漢豪對明日大嶼抱大決心 財政有壓力、需分緩急先後

撰文:蔡偉南 柳英傑 黃祐樺
出版:更新:

【財政預算案2024 / 賣地計劃 / 財赤/ 樓市 / 辣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28日)公佈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後,提到將會稍為推遲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29日)被問及政府會否再有相關工程的時間表,甯漢豪強調,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都是香港未來20至30年重要土地供應需求。當中產出的土地不單承載住宅需求,對改善生活配套及經濟活動而言也十分重要。

她續指,人工島佔地約1,000公頃,雖然有聲音反映可以收集現有棕地作相關發展,但亦希望大眾明白發展的位置亦是相當重要。當中人工島發展不但承載交通運輸,亦是可以避免騷擾現有土地持有人或業權人。加上人工島屬政府全新造地,並由政府持有,故可作出新的規劃嘗試,對發展人工島項目仍然抱有很大決心。

「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方案。(發展局圖片)

理解明日大嶼推遲 變相更多時間作部署

甯漢豪又指,明白政府現時財政有壓力,故發展時需留意其緩急先後,亦理解人工島項目推遲。認為這樣可以讓人工島有更多時間就工程及融資等安排作部署。而且目前亦不需要追趕2025年底進行填海工程的目標,變相亦有更多時間作出部署。今年内會陸續推進深入的工程研究。

被問及目前市況淡靜,會否趁機減少人工島填海面積。甯漢豪表示,一個橫跨10至20年的大型發展項目,不應用當前市況決定,但會陸續就不同場景進行研究。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梁鵬威攝)

昨日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將考慮市場情況以決定推售土地的數量、種類和速度。並在未來五年,準備好可興建不少於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以便適時推出市場。當中近6成的土地供應來自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區,另外4成來自其他地區的政府賣地項目和鐵路物業發展項目。

2023/24財年地價收入194億 較預算減少656億

2023/24年度地價收入為194億元 ,較原來預算大幅減少656億元,亦遠較過去年度為少。印花稅收入為500億元,較原來預算低350億元。未來地價收入將處於低位,2025/26年度及之後年度主要以較保守的過往20年地價收入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水平(即百分之三點四)計算。

地價收入194億創近15年新低紀錄

早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預計2023/24年度政府地價收入(賣地收入加補地價收入合計)只有約150億元。不過預算案公佈最地價收入達194億元,較早前預計多出44億元,但依然創下2008/09年(地價收入約169億元)的近15年新低紀錄。

另外,值得留意,本財年度2023/24年至今,僅僅只有3幅地皮成功沽出,只為庫房帶來約72.73億元,料創2008/09年度後新低紀錄。

高峰期地價收入曾連續4年破千億

在2016/17年度至2019/20年度,政府地價收入曾連續四年錄得破千億收入,最誇張為2017/18年的1,648億元,主要由於全年有多達31幅地皮成功批出,帶動賣地收入超過千億元,當中最貴價為鴨脷洲豪宅地王以168.6億元沽出,由內房財團龍光集團(3380)及合景泰富(1813)的合資公司奪得,風頭一時無兩。

有測量師認為,地價收入重回高峰至少需時2至3年,而且政府欠缺貴重地皮,因此更需要視乎造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