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村民深夜揸車偶遇野生大熊貓:感覺很幸運 專家提醒注意事項
四川綿陽市北川村民呂先生,日前深夜駕車回家時偶遇一隻野生大熊貓沿路漫步,察覺到車燈的大熊貓竟轉身與他對望,猶如向他打聲招呼,之後才離開消失在夜幕中。
《封面新聞》報道,1月23日凌晨1時許,呂先生參加完團年聚餐,駕車返回北川白坭鄉桃源村的家中。當行駛到一彎位時,路上突然出現一個正向上移動的模糊身影,呂先生立即停車,才看清原來是一隻大熊貓正治着車路散步。幾秒後,大熊貓察覺到後方有車,便停下腳步轉身,與呂先生「對望一眼」後便轉頭離開。
當時,呂先生還請同車的乘客拍照,但因時間太短,大家都未能拍攝到大熊貓的身影,呂先生便下載行車記錄儀的影片與大家分享此特別時刻。
呂先生與大熊貓偶遇的影片引起熱議,有網民稱「四川果然遍地都是大熊貓」、「國寶特意轉身配合你拍照」,但也有人質疑他開高燈(遠光燈)「射」到大熊貓。呂先生解釋,當時走近才看清楚是一隻大熊貓,絕非故意用高燈驚擾牠,「當時很激動,也就沒變燈。如果變了,這或許才是真正的驚擾了它」。
呂先生介紹,桃源村位於大熊貓國家綿陽片區核心區旁邊,他在此生活50多年了,只看過大熊貓糞便和毛髮,「我50多歲了,第一次遇到野生大熊貓,還是在年關,感覺很幸運」。與大熊貓偶遇後,呂先生即時向鄉上匯報,村內也向村民發出提示,在注意安全的同時,更不要去打擾大熊貓。
綿陽是「中國野生大熊貓第一市」,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數據顯示,綿陽有418隻野生大熊貓,佔全國大熊貓野生種群的22.4%,位居全國第一;棲息地內種群密度0.104隻/平方千米,位居全省第一;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片區的大熊貓野生種群數量佔全省總量的30.1%。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綿陽分局工作人員王紫蓮介紹,大熊貓是野生動物,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因此在野外遇見大熊貓時,不要試圖靠近或觸摸,保持安全距離可以讓大熊貓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觀察,並判斷對方是否構成威脅。
其次,避免干擾大熊貓的正常活動,例如請勿大聲叫喊、使用閃光燈拍照等。若大熊貓正通過道路,應主動避讓,給予足夠的通行空間。另外,大熊貓的飲食習慣和營養需求非常特殊,隨意喂食或會危害其健康造成危害,還可能導致大熊貓對人類產生依賴,降低其野外生存能力。
王紫蓮提醒,民眾遇見大熊貓時要保持冷靜,不要過於興奮或慌張。若大熊貓表現出攻擊性,如靠近或發出咆哮聲,民眾應立即後退,同時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