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聯合研究團隊:保持適當體重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發現,保持適當體重可降低患上阿茲海默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上發表。

《中新網》報道,本次納入322,336人的大規模縱向隊列研究,進一步揭示其中的潛在機制,包括肥胖可通過影響代謝、炎症和大腦結構增加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專家郁金泰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研究院馮建峰教授、程煒教授科研團隊獲得上述成果。團隊系統研究了全生命歷程肥胖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並從代謝、炎症、腦結構三個方面探討潛在的機制,證實控制體重可預防阿茲海默症,並需貫穿全生命週期。

據介紹,評價全生命歷程肥胖的指標包括出生體重、童年BMI(體重指數)、成年BMI、體脂率等。最佳的成年BMI為男性29.2kg/m2,女性28.5kg/m2。

郁金泰倡導,控制體重應從小做起,保持適當的體重可以降低患上包括阿茲海默症在內的慢性疾病風險。 (全球學者庫)

郁金泰介紹,此前的眾多研究表明,肥胖與十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增加相關,且肥胖的人更易罹患代謝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中老年肥胖也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素。不過,目前沒有大規模的隊列研究系統地探討全生命歷程肥胖與癡呆發生風險的關係。

為釐清問題,聯合研究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隊列,納入逾32萬名50歲至73歲的非癡呆人群開展研究,平均隨訪時間為8.74年。研究發現,相比於正常出生體重,極低出生體重(<1.0kg)的癡呆發生風險增加1.18倍;相比於平均童年體型,更胖的童年體型的癡呆風險增加18%。

研究發現,成年BMI與癡呆風險呈U型關係,當BMI低於推薦值時,每增加1kg/m2(相當於平均身高173厘米的人增重3公斤),癡呆風險降低6%(男性)和5%(女性)。 BMI高於推薦值時,每增加1kg/m2,癡呆風險增加3% (男性)和2%(女性)。

關於肥胖與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機制,研究團隊利用參與者的生物樣本與腦影像數據,深入研究肥胖影響癡呆發生的可能機制,並全面探討肥胖與大腦結構的關係。諸多肥胖指標皆與雙側大腦顳中葉、前額葉、海馬和杏仁核等癡呆相關腦區有緊着密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