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患者出現兩極行為︰瘋狂睇醫生或拒絕接收病症資訊

撰文:余婉蘭
出版:更新:

這是一個「健康主義」和大病小病當道的時代,各種型態的焦慮症營運而生,健康焦慮症成為都市一種典型焦慮症,即「疑病症」(hypochondria)。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2010年數據顯示,10.9%本港成年人有過疑病行為,經常擔心自己患上大病,甚至做完身體檢查,醫生說無事,你仍然思疑自己有病,不斷尋醫,越尋越焦慮,不斷上網為求證實自己真的有病,結果造成生活困擾。臨床心理學家及藝術治療師黃曉紅博士指,如這種疑病行為超過六個月,影響情緒、工作和社交,即有「疑病症」。情緒甚至嚴重影響生理,如血壓飆升到好高、甲狀腺過度活躍和低血糖。

根據六年前的統計數字,10.9%本港成年人有過疑病行為,經常擔心自己患上大病。(iStock)

疑病症的幾種恐懼形式

你以為疑病起源於人怕痛、怕死和怕病?但根據黃博士的臨床經驗,疑病不是簡單地出自對死亡對病痛的恐懼,不少出自童年經驗、自我認同或對將來對家人的擔憂等,令恐懼無限上綱,中年四十五歲以上的發病率最高。

「有位男士,典型成功人士,白手興家,事業有成。有次搬重物扭傷腰,他由那天開始懷疑自己有事,不只條腰有事,覺得全身都有事。後來他檢查身體,醫生告知他沒有問題,但他仍然非常擔心,甚至擔心到失眠,白天沒精神工作,驚到手心出汗,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生活。後來透過心理治療入手,發現原來他接受不了自己的精力和體力大不如前。」黃博士指出,女士有疑病行為比男士高出一倍,她遇過不少女士求診個案。「有個個案,有位女士的母親四十多歲患癌去世,她帶著陰影,當自己去到母親病逝的年紀開始擔心身體,懷疑患病,覺得心口作痛。看醫生,已診斷沒有事,她落樓一刻輕鬆一會,一回到家就開始認為醫生診症錯誤,繼而不斷找另外的醫生,焦慮不斷膨脹。」

焦慮越發越大,無限上綱到令患者擔心未來生活。如果自己真的有病,身邊人如何是好?反而引致更大的不安。「有位女士懷疑自己眼睛有事,可能盲,她不斷找社福機構的資料,擔心自己一盲,照顧不到父母,照顧不到女兒,不知如何是好,即使醫生已告訴她沒有問題。一個懷疑引申出這麼多對未來的擔憂,恐懼一發不可收拾。」

疑病症有點像你不斷檢視自已的器官,總覺得哪裡有不妥。(iStock)

另外,疑病症可能引致另一種極端的行為,是「不斷睇醫生」另一個相反版本。明明擔心自己患心臟病,當電視一出現心臟病相關資訊,便立即轉台,逃避,不想知道,內心的不安非常強烈,卻收在心裡不願意尋找幫忙,這有機會變成抑鬱症。

治療方向:明白發病起源 接納自己

「千萬不要叫對方『唔好咁諗,唔好去睇醫生。』結果對方一邊睇更多醫生,一邊自責,反而更焦慮。我們潛意識不會接受「唔好」,一些勸說反而幫不到對方。不如跟他說,如果真的有需要,是可以去睇醫生,讓對方接納那個不斷疑病的自己,一被接納,焦慮降低,理性才可能出現。你這樣講,他反而不睇醫生了。」黃博士以一套「敍事繪畫治療法」,請患者透過繪畫中的叙事,明白問題根源,過去某段經歷是否也影響了自己呢?憂慮患病背後有沒有更深層的擔憂?了解問題所在,知道源頭,才容易接納自己,減少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