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央行推數碼貨幣 反顯加密幣地位 比特幣炒風熾熱

撰文:翟梓謙 區嘉俊
出版:更新:

全球央行積極推進數碼貨幣,令人思考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地位會否因而受到影響。其實,兩種貨幣存在不少差異,以正在測試的數碼人民幣﹙內地稱「數字人民幣」﹚為例,中國央行仍然是貨幣的發行者,用戶註冊需要實名使用,而比特幣的產生則靠「掘礦」,用密碼技術來控制貨幣的產生和交易,並由區塊鏈記錄比特幣的所有交易歷史。洪灝認為,央行介入數碼貨幣反映了對加密貨幣技術,以及對加密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一種認可,加密貨幣在未來世界有一席之地,肯定已成共識。

功能迥異  被喻「數字黃金」

洪灝說,與央行數碼貨幣不同,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去政府化的資產。他以法定貨幣匯率為例,除了取決於不同國家的利率收益(yield spread)比較、經濟狀況等,更根本是反映國家之間信用的比較,而比特幣的價格則取決於社會群體的互相信任。

比特幣今年與黃金走勢類似,同樣具有稀有性質、避險和抗通賬功能,因而被喻為「數字黃金」,但實際上兩者是否一樣呢?洪灝說,黃金的供給量遠高於比特幣,且波動性較小,有儲存和儲值功能,而比特幣仍是一種交易性資產,有投機成份,就如房屋與房產股一樣,難以直接比較。

此外,有關於比特幣的應用場景,長久以來都引起討論,例如用比特幣取代現金支付等。現在,比特幣已較以往更大眾化,不但有商家願意接受比特幣付款,亦有比特幣的提款機等。不過,Thor Chan認為,比特幣的應用場景與多年前大致相同,一直可用作交易,但實際上仍不太適合廣泛應用,尤其是日常的買賣交易,原因是比特幣每刻的價值都相對波動,而且轉賬的時間長,每次交易轉賬的時間不下十分鐘,難作為即時交易之用。

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D.com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楊凱文稱,投資者主要透過網上平台、實體店及ATM機買賣加密貨幣,交易數量限制視乎平台而定,以該公司為例,購買或是銷售比特幣並沒有數量限制,若透過ATM機買賣加密貨幣,最低消費額為100港元。(受訪者提供)

成交升溫  業界籲注意風險

雖然應用上仍有限制,但比特幣炒風已很熾熱。目前全球有約400家交易平台,作為香港的交易平台商之一,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D.com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楊凱文稱,投資者主要透過網上平台、實體店及ATM機買賣加密貨幣,交易數量限制視乎平台而定,以該公司為例,購買或是銷售比特幣並沒有數量限制,若透過ATM機買賣加密貨幣,最低消費額為100港元。

對於本港投資加密貨幣的風氣,楊凱文稱,據行內統計,現時香港參與投資加密貨幣的人數在10萬至20萬之間,今年成交氣氛有升溫趨勢,但由於波動率極高,投資者不可忽視風險。楊凱文提醒,相對於其他資產,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幅較大,投資者應衡量個人可承擔之風險。他又指出,投資者必須妥善管理電子錢包,設置一些高安全性的個人密碼,避免資料被黑客入侵,並要選擇可靠、高技術、具品牌及規模性的平台進行交易。

上文節錄自第24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14日)《央行推數碼貨幣  反顯加密幣地位》。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是時候正視「雙重國籍」問題 建「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

改革派青年回應《施政報告》 前瞻香港未來三十年

美軍放口風 重建第一艦隊 美加碼遏華,解放軍如何應對?

被盜去了時光 新冠世代疫境自強

【科技.未來】網絡免責法第230條將修訂 美科技巨擘或失保護傘

分享子女點滴成為日常 「放閃家長」或惹上官非

疫後供應鏈區域化 方舜文︰港迎內地與東盟貿易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