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初選|戴耀廷:投票人數歷史性 若不按機制出選是政治自殺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由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和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牽頭、香港民意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援的民主派35+初選昨日(12日)結束,電子投票及紙張投票人次合共超過61萬。
戴耀廷今日(13日)在商台節目中表示,今次投票人數是歷史性,事前完全預計不到,對參選人亦有更大約束力,如不按機制出選無疑是政治自殺。他又笑言,有不少市民都反映是因為警方於投票前一天的舉動,更加刺激他們出來投票,可算是「愚蠢行為產生某種後果」。
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指,經過初步計算,逾61萬票中,發現約一千多個重複投票案例,但系統能全數找出。

+4

冀日後就公共議題​民間投票

戴耀廷承認,見到這個投票人數「眼鏡碎晒」,完全預計不到,因當初眾籌反應未如理想,社交網上「冇乜聲氣」,再經過國安法、疫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出口術」,起初覺得連17萬人投票的門檻達到都算「奇蹟」。他又提到,逾60萬票的代表性很高,各方不服從結果的機會很少,雖然法例上無權阻止任何人參選,但如果不按機制出選,無疑是政治自殺。

他指,經過2012、2014、2017年三次民間投票,今次是第四代的系統,辦到站投票。2014年的政改民間投票是高峰,有79票人次投票,但當時只有7萬人到站,其餘是電子投票,認證也沒那麼嚴謹,但今次投票是「完全無水份」,人人都要檢查身份證,這對於民間投票而言,是一項香港歷史記錄。

戴耀廷認為,今次初選顯示民主派支持者意識已轉化,用這種「終極和理非」手法政治表態,當權者必須思考,即使他們打壓遊行集會,民間亦有方法表達意見,日後是否仍要用打壓的方式維繫管治。他又指,希望類似民間投票可做到第5代,讓民間就一些公共議題表達立場,形成一種公民社會的決定機制。他承認,過去每次行動達到一點成果時,都會遇到強烈的打壓,所以已有心理準備,公民社會或會走向另一低谷,但相信香港人每一次都能積聚力量重上高峰。

是次初選由戴耀廷牽頭舉辦。(資料圖片)

鍾劍華:重複投票約一千多次 可全數找出

鍾劍華指,由於要用電腦核對所有資料、紙張投票等,今日晚上至明日凌晨才能發放結果資料。有關重複投票,鍾劍華表示根據現時電腦系統資料,大約有一千多個重複投票的案例,但系統有能力全部找出。他估計,有部分選民或因投票後未能確定自己的選擇,在不同票站「穩陣起見投多次」,又或是衞生服務界選民在指定票站投票後,因不清楚投票安排而再到所屬地區投一次。

戴耀廷補充,今次投票會將選民的資料弄成二維碼,另外會登記其身份證號碼其中4位數、身份證發出日期、出生日期,他問過統計學專家,兩個人上述資料完全一樣的機率十分低。至於不少市民沒有投超級區議會界別,鍾劍華推測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超級區議會選民,以為不可以投;有意見指系統選擇時所問的問題比較難理解,增加按錯掣機會,戴耀廷表示這可能是日後檢討的方向之一。

鍾劍華又指,今次投票人數反映港人對當前局面的一種抒發,在票站視察期間的其中一個發現,是不少長者都會投予本土派參選人,因此傳統民主派失利也是可能的事。

鍾劍華(左)指,敏感的個人資料連他自己都不知放哪,強調民研對敏感資料的處理十分謹慎。(資料圖片/陳永武攝)

鍾劍華:敏感資料「連我都唔知放邊」

主持人問到,警方於投票前一天到香港民研辦公室搜查,算不算一種打壓。鍾劍華指不想太多揣測,但提到前一周有駭客聲稱獲得他們的某些資料、周三曾國衞「出口術」,警方周五就前來掃場,時間點可能令人有一些聯想。他又指,過往有私隱資料外洩,最多是私隱專員了解一下便了事,但今次警方是在投票前夕持手令大舉搜查,動用公權力的程度,再加上時間上的巧合,如果有人覺得警方是想通過行動傳達某種訊息,他亦認為可以理解。

不過鍾劍華指,民研對於敏感資料的保存十分重視,一些涉及敏感個人資料的內容,會分開存放,連他自己都不知放在哪。有關投票收集的個人資料,他們下載到雲端後,會即時切斷相關電腦的網絡連線,複製到沒有網絡功能的電腦中,再放到幾個硬碟中,分開數人負責封存。

戴耀廷指,警方的行動實際上刺激更多人出來投票表態,對於特區政府而言可能是「有不幸事件發生咗」,又笑言這可能是「愚蠢行為產生某種後果」。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