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夏寶龍突升溫炮轟美國 向香港發「作戰令」
後國安法時代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連續三年有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致辭,分別在於今年的措辭較過去兩年強硬,約二十分鐘的內容主力炮轟美國,由制裁港官談到加徵關稅政策,直指美國「要我們的命」,講話明顯升溫,剩下的內容則嚴厲警告香港,背叛出賣國家利益無好下場。視像致辭的背景,更由香港高樓大廈景色,改為擺放一枝中國國旗。
尤記得去年夏寶龍重點放在提醒香港求變拼經濟、謀發展,今年一改口風,分析認為是提醒香港人中美在「打仗」,可謂「作戰令」。今次借「國安教育日」表達中方立場,並反映香港不能在中美大戰中置身事外,有心理準備承受美國無底線打擊,要有危機意識,不可以用平常心對待,未來加強美國以外的國際交流合作,以及完善維護國安制度體制,針對金融、網絡、資訊等非動亂式的威脅。
走向由治及興拼經濟 為何又嚴詞告誡香港?
夏寶龍首次出席香港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禮,要數到2023年考察香港期間,當時致辭以「築牢國家安全防線 全力護航『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為主題,雖然與今年一樣,提醒香港有國安風險,不乏批評外部勢力插手香港事務,但主要都是強調香港處於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要守護好局面。到2024年的致辭,更明顯是帶領社會向前看,後23條立法時代,以香港引以爲傲的「金字招牌」勉勵港人拼經濟、謀發展。
一年後的今天,夏寶龍發表題為「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不斷譜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的致辭,看似溫和的主題,內容措辭卻升溫炮轟美國、告誡港人,涉及經濟發展的內容大幅減少。
香港明明處於由治及興階段,何解「主體」重新回到國安,嚴詞警告香港,更用上「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將背負歷史罵名」的內容?這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港加徵145%關稅「開戰」有關。
嚴詞屢批美國 用字較前兩年強硬
國家安全教育日前夕,中美在關稅戰屢次「過招」。細看夏寶龍今年發表的講話,用字相比前兩年強硬得多,多次批評美國打壓香港。
針對美國制裁中港官員,夏寶龍用上「暴露其霸道霸凌的醜惡嘴臉和黔驢技窮的歇斯底里」的字眼;針對美國對港加徵145%關稅,用上「蠻橫霸道、無恥之極」言詞,更直言「美國是破壞香港人權自由、法治秩序和繁榮穩定的最大黑手,它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三度指外國勢力妄圖對香港作出不利行為,屬癡心妄想。
視像致辭背景由香港樓景轉為中國國旗
另一個觀察,是視像致辭的背景,由去年的香港高樓大廈景色,改為擺放一枝中國國旗,反映夏寶龍借「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一方面談香港問題,另一方面實際上表達中國對美國的立場。
提醒香港人「打仗了」
夏寶龍今年一改口風,港澳辦主管的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向《香港01》表示,中央認定美國借關稅戰威迫利誘別國孤立中國,旨在摧毀中國經濟,屬「攤牌戰」。故他相信夏寶龍是提醒香港不能在大戰中置身事外,不單要堅定與美國鬥爭,更不能背叛國家利益。
全民要有國安意識,唔可以平常心對待。是「作戰令」。
劉兆佳認為,香港要有心理準備承受美國無底線打擊,要有危機意識。
對於提及各官方單位在國家安全工作中的分工,如「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應當完善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機制,切實發揮維護國家安全職能作用」,劉兆佳認為立法機關要針對金融、網絡、資訊等非動亂式的威脅,改善國安制度體制,司法機關則要嚴懲危害國安者,不能姑息同情。
香港辦好自己的事 減少關稅戰影響
強硬回應的同時,香港在大國博弈、關稅戰下應如何自處?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相信是其中一個應對態度。畢竟過去10年,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香港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地。如今,新興市場經貿潛力巨大,特首李家超下月率團出訪中東,甚至開拓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例如歐洲,都是香港發展的方向。
中國之所以在關稅戰「企硬」,或多或少因為「底子厚」。2018年以來,中國對東盟出口佔比由12.8%提升到16.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佔比更由38.7%提升到47.8%,保持增長勢頭,香港加快與大灣區經濟一體化,視為可為市場提供廣闊的緩衝空間。關稅戰打響,香港難獨善其身,除依靠國家的強大後盾,同時集中辦好自己的事,才能減少關稅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