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陳智思:內地從未言明指標 香港無頭緒 防疫成功經濟受害

撰文:林嘉成
出版:更新:

香港與內地專家近日召開首次疫情防控對接會議,為兩地通關作準備。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接受彭博訪問,形容內地一直無明言「具體指標」,令香港無明確頭緒可如何說服內地,又透露「起初他們(內地方面)要求香港必須『清零』一段時間,但現在他們都已不再提及。」

香港在嚴厲外防輸入措施下,已本地清零逾40日,但陳智思指香港淪為「防疫成功的受害者」,由以往賴以成功的自由港,變成「全球其中一個最難出入的地方」,而最大問題在於絕多數港人不介意與海外維持嚴厲往來限制,「對他們而言,本土經濟、以及與內地重新通關,遠遠重要過與世界(往來)」。

指「嚴防輸入」令國際商貿產生寒蟬效應

陳智思表示,香港被夾在內地「嚴防輸入」及歐美「與病毒共存」的矛盾當中,在防疫政策上「雙手被綁」,因為官員將與內地通關列為首要任務,故對海外很難放寬限制,他承認嚴格的入境限制,已經對國際商貿及交往產生寒蟬效應。

另一方面,如何滿足北京要求才會重新通關,香港同樣無頭緒,可於甚麼具體目標上說服內地:「你需要符合他們的標準,而最麻煩的是,對此我們沒有頭緒,起初他們要求香港必須『清零』一段時間,但現在他們已經不再提。」

陳智思:香港是防疫成功受害者

報道形容,亞洲各國在防疫問題上面對著「謎一般的難題」,既要本地個案清零,又要糾結如何重振經濟,恢復如常,又指香港雖數月來疫情平靜,但對內地而言,本地「清零」持續逾月仍未夠,形容內地對香港的要求是「未明的條件」。

陳智思指,官員已盡力說服內地,會在外防輸入方面認真從嚴,但仍然被視為潛在漏洞,可能導致個案輸入內地,「疫前香港作為是金融中心,所仰賴的是易於進出,現在已由一個最易進出的地方,成為其中一個最難以通行的地區,而原因就是防疫政策。」

香港對本地清零要求殘酷,遠甚於其他金融中心倫敦及紐約,陳形容香港已淪為「防疫成功的受害者」,他指國際商業團體已經表達關注,甚至對香港過嚴的防疫政策感沮喪,有調查甚至顯示,百分之四十人才擬離開香港,但絕大多數市民仍舊支持從嚴防疫。

第四波疫情期間,食肆生意慘淡。(資料圖片)

嘆無政治人物敢提出改變防疫政策

陳智思又指,如果與外國專才、或者在海外營商的港人傾談,「他們都會覺得香港好瘋狂,但令人驚訝的是,如果你和大多數港人傾談,他們卻不以為然。」他解釋指,因為大多數港人如果出國,都是去玩,他們不介意出行受阻,對他們而言,安全及健康更為重要。

他慨嘆在此困境下,沒任何本地政治人物敢於大庭廣眾宣講,香港應該改變政策,冒可能出現本地個案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