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廣料公屋輪候飆至6.5年 偷步入伙解困?學者:不如做好租津

撰文:林嘉成
出版:更新:

房委會公布截至3月底最新公屋輪候時間,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較早前6年進一步延長,創下23年來新高。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今早(1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公屋輪候時間再延長,估計與過去公屋供應「頭輕尾重」有關,建議由政府主導興建過渡性房屋,改善輪候公屋人士居住環境。
另一委員、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毅明預計,公屋輪候情況到2027/28年度才會有明顯改善。對於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出公屋提前上樓計劃,葉毅明對效果不寄於厚望,「都係早兩、三個月(入伙),但呢兩、三個月極端不便。」

梁文廣:供應「頭輕尾重」影響持續

梁文廣估計,實際上很多市民輪候公屋時間遠超6.1年,過去兩年落成公屋主要是中小型單位,令大家庭輪候時間延長,他認識有大家庭輪候公屋10年。他相信,過去公屋輪候時間延長,與公屋供應「頭輕尾重」有關,距離政府未來10年建屋目標,頭5年尚欠3萬個單位,預料未來3年公屋輪候時間有機會增至6.5年。

葉毅明稱,政府預計未來公屋落成量較多,有機會減慢公屋輪候時間增長速度,但料未來一、兩年縮短公屋輸候時間的機會較微,直至2027至28年才會有明顯改善。

葉毅明質疑欠配套 市民未必想早上樓

對於李家超提出多項土地房屋政策,包括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更廣泛運用組裝合成技術,以及壓縮程序等,梁文廣認為「提前上樓」有機會改善「頭輕尾重」情況,但質疑使用以往規劃思維興建的公屋有否條件提前上樓,相信新政府須再一步研究。

葉毅明指,李家超未有詳盡解釋政策,相信「提前上樓」會有幫助,但對實際成效不寄予厚望,質疑當公屋未有足夠配套時,居民亦未必希望提早入伙,最終可能只對部分家庭有幫助:「都係早兩、三個月時間(入伙),但呢兩、三個月極端不便。」他續指,廣泛運用組裝合成技術,對縮短公屋輪候時間肯定有幫助,但效果不會即時顯現,因為已規劃的公屋項目可加快的機會微乎其微,高達40至50層的大廈也不能運用組裝合成「砌積木」般興建。

葉毅明建議政府減輕輪候公屋人士租住私樓的負擔,認為依靠關愛基金局限較多,希望擴闊資助範圍,令單身人士也可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