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鹽田區長籲共建沙頭角、葵鹽港 張欣宇:跳出邊界思考優勢互補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鹽田區長(鄧飛波)的說法很有意思...啟發我重新思考,港深之間若要真正達到『資源互補、優勢互補』,應該跳出物理邊界,才能一起做大個餅。」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員「A4聯盟」的張欣宇,夥同A4另一議員林素蔚,及選委界議員陳月明,日前(5月15日)率領60名工商專業人士到深圳鹽田區考察交流後,如是分享心得。

張欣宇一行先後到訪沙頭角中英街、鹽田港智慧港口、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深圳氫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鹽田區在文化旅遊、航運物流、安老服務、綠色能源等方面的發展。張欣宇透露,四個考察地點的安排別具心思:一方面可以了解當區政府如何「增強發展動能」和「排解民生憂難」,值得香港參考;另方面可以加深認識港深之間各有什麼優勢、可以怎樣配合,值得香港思考。

深圳市鹽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鄧飛波(右)談及港深如何深度融合時,呼籲住在靠近邊境地區的香港市民,善用深圳現有的生活配套設施,包括消費購物、娛樂活動、醫療服務等等,如此可以減輕香港社區基建壓力。(蘇煒然攝)

摒棄區隔心態
積極開發邊境

考察團首先到達沙頭角中英街,了解人員出入管理措施和港深商品貿易流程,並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回顧100多年來的歷史足跡,感受「一街兩制」的文化風情和發展潛力。

沙頭角村原本橫跨香港新界北區和深圳市鹽田區,在1898年新界正式租予英國之後分成兩個部份,並以中英街作為邊界線;該街由香港和深圳共同管理,曾被形容是世界上其中一條最獨特的通道,因為當中沒有圍牆或圍網分隔位處街道南北的港深兩地,該村的原居民可以自由來往、探親、交易,但非原居民則要額外申請「禁區紙」。而一直以來,基於港深政府的發展理念差異,沙頭角港深分區的發展進程也不盡相同。

香港政府抱持消極的區隔心態,以邊界思維看待邊境地區,傾向不予開發,任由荒廢落後,所以經濟活動不太活躍,觀光遊客也相當有限;即使當局近年陸續展開「開放沙頭角碼頭計劃」,但據保安局所指的只是縮小邊境範圍,並會在中英街邊界加設高逾1米的圍網或屏障,實際上仍然未能真正開放邊境,更加無法打通港深要素流動。相比之下,深圳政府較為積極,香港「北部都會區」計劃公布後,鹽田區已於去年發表《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的實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涵蓋26平方公里的合作區,以包括中英街在內的沙頭角片區作為核心區域,主打跨境免稅消費,並以鹽田港、海鮮街、大小梅沙、東部華僑城等片區作為拓展區域,建構全新邊境發展格局。

負責接待的鹽田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曾堅朋介紹,「合作區」是鹽田區主動謀劃、深度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深港合作新平台」,將在基礎設施改造、運營模式升級、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和香港共同發力,探索兩地在要素流動、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商貿規則、稅法稅制等層面實現跨境銜接,打造深港深度融合的樣板。

張欣宇也表示,鹽田區在港深合作進程當中具有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建議香港特區與深圳東部尤其是鹽田區展開深度合作,帶動兩地旅遊和商貿事業發展,先行探索香港北部都會區的開發建設模式。以開放沙頭角為例,張欣宇認為,如果在中英街邊界設置圍網,並不利於當地發展,他建議港府效法深圳,把該區打造成為優質小鎮,並且和深圳成立協調部門,共同處理跨境問題,並且發展文化創意、跨境電商、金融保險、購物旅遊等產業。

+6

葵青鹽田聯手
海運物流無敵

考察團隨後到達鹽田港——這是考察團成員最感興趣的行程。因為深圳港口近年發展迅速,去年集裝箱累計吞吐量已經達到3003.56萬標箱,穩佔全球第四位,其中主打全自動化操作的鹽田港貢獻接近一半,而且它是由香港和記與深圳市政府合資的企業,也是港資在內地投資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相較之下,曾名列「世界第一」的香港港口排名屢屢下跌,如今只排第九位,其中主要處理進出口大型貨櫃箱的葵青貨櫃碼頭,去年吞吐量只有1287萬標箱;因此,考察團亟待探究鹽田港的成功之道,從而為葵青港找出路。

據介紹,在「5G+智慧港口」方面,鹽田港的創新應用快人一步、效果顯著。例如去年進行遠控輪胎吊7x24小時常態化運營驗證期間,各項指標全都滿足通訊要求,尤其在低時延、高可靠等方面達到行業頂尖水平,成功實現華南地區首個前裝5G設備的遠控輪胎吊常態化商用,並將進一步向港口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方向邁進。

曾堅朋表示,深圳鹽田港和香港葵青港相距約45海里,兩者具備水域相通、投資主體相同、運作模式一致等合作基礎,呼籲港深兩地強強聯手,成為以「深圳鹽田—香港葵青組合港」的模式營運,合力降低經營成本,攜手打造「海上中英街」,鞏固現有歐美航線優勢,拓展內貿駁船航線,增加亞洲航線密度,開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航線,提升國際中轉港和全球樞紐港地位,全力建設高水平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張欣宇對有關建議持開放態度,他本身也擔心葵青港的排名跌勢無法挽回,但了解鹽田港的總體規劃和水運成本過後,認為葵青港的關稅優勢在長期之內不會被鹽田港取締,而其吞吐量也仍維持在世界頭十位,相信鹽田港無法大量吸納;權衡之下,他也認同葵青港和鹽田港具有一定合作潛力,能夠有效整合資源,壯大港深的海運競爭優勢。

+10

安老服務得宜
綠色能源超前

考察團下午到訪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頤康院佔地2.8萬平方米,包括一座6層高的主樓和36套獨立別墅式住房,提供321個宿位及各類復康設施,人均居住面積達到53平方米,遠遠大於香港安老院舍的6.5平方米。院舍日常開設不同興趣小組,並有多名駐院醫生、護士、社工、復康治療師等提供不同服務,還有5部院車可以接送院友往返頣康院至鹽田商業區及沙頭角關口,方便他們回港覆診。儘管收費不算便宜,每月介乎3690元人民幣至11450元人民幣不等,但院舍參加了「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目前142名香港院友當中,有119名獲特區政府資助(買位),其餘88名是內地院友。

林素蔚建議港府參考該院做法,設置駐院醫生和藥房,集中處理和患病求醫所得的藥物,做到醫院和社區的共融;另外,港府也可擴大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在大灣區內地院舍的應用,改善服務使用者的生活質素,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

行程最後一站,團隊到達深圳氫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氫燃料碼頭專用牽引車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成本等優勢,探索香港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8

跳出邊界思考
實現優勢互補

張欣宇在總結考察行程時提到,團隊和鹽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鄧飛波聚餐時,談及港深如何深度融合,對方呼籲住在靠近邊境地區的香港市民,不妨善用深圳現有的生活配套設施,包括消費購物、娛樂活動、醫療服務等等,如此可以減輕香港社區基建壓力。

「鹽田區長(鄧飛波)的說法很有意思...啟發我重新思考,港深之間若要真正達到『資源互補、優勢互補』,應該跳出物理邊界,才能一起做大個餅。」張欣宇認為,鄧飛波把香港問題看得很通透,「知道我們空間有限、時間緊迫,所以建議我們充份利用他們已經發展好了的東西,等於他們幫我們做好了後勤工作,共同改善市民生活。這個建議比一些人提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興建香港公屋的點子,更具可行性,更加說得通。」

張欣宇又指,在和鹽田區主要官員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充份感受到當地官員的實幹、進取、以及對一方發展的責任之心。

身兼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的陳月明也說,此行收獲良多,完全體會到港深兩地人民一衣帶水、一脈相承的人文情懷,承諾將會積極推動港深融合發展。她認為沙頭角中英街應該保留圍網管控,以保持「一國兩制」的優勢,又讚揚頤康院服務周全,環境清幽恬靜,費用較香港安老院服務收費低,是香港長者灣區安老的良好選擇。

交流團成員均表示,內地一日千里的發展步伐,未來希望繼續到內地各個地區交流訪問,互相吸收先進經驗,共同推動大灣區高水準合作,高質量發展,實現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