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人有條件釋放 李夏茵:監管最好方法是用針藥

撰文:石恩彤
出版:更新:

早前發生斬人事件,引起大眾對精神病健康的關注,政府就精神病健康患者推出十項新措施,當中包括由現時強制入院又有暴力傾向的病人擴展至自願入院而又有暴力傾向的病人,若沒有跟足要求便需再次入院。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今(30日)回應,精神病患者有條件返回社區最難的就是監管他們按時食藥,她認為最好的方法是針藥,其藥效可維持一個月,但並不是每個病人都合適。

另外,政府現在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預計11月讓市民登記,服務可自行配對醫生,建議定價為$150。她補充,定價是公眾諮詢,而且與業界得出來的定價,又希望計劃可長遠發展。

強制入院又有暴力傾向的病人住院年期為7.5年,李夏茵認為措施不會縮減年期。(節目截圖)

估計措施不會縮短住院年期

李夏茵今日在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中提到,現時實行強制入院又有暴力傾向的病人進行有條件釋放,住院年期為7.5年。她相信其中原因為病情,估計擴展至自願入院而又有暴力傾向的病人,住院年期亦會差不多。
坊間有意見擔心因住院年期長而令病人不去就醫,她認為,情況會較少出現,因為有暴力傾向的病人一般都會被送到醫院治療。

她認為,要監管該病患準時食藥是十分困難的,現時只能由社區的精神科護士進行家訪,問照顧者及家人病患有否準時食藥。她覺得最好的方法是病人用針藥,藥效可持續一個月,但不是所有病人都可用針藥,她提出,可用遠距治療,看著病人食藥,又可讓社區護士家訪時數餘下的藥的數量,亦可採用血液或尿液化驗,究竟夠不夠份量,估計今年醫管局會落實方案,至於採用什麼方案要視乎病人的病情。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建議收費$150

她又指,「十招」內包括在地區康健中心內,找一些試點做精神健康篩查,預計在明年實行到,但會先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希望11月時市民可參加,沒有糖尿病及血壓高45歲以上的香港市民可在地區康健中心做評估,可配對醫生,這部分是免費的,之後再到醫生進行篩查時,會收取120元。期後到治療階段,可以到配對的醫生,進行每年有不多於6次的診症。
此外,亦有獎賞計劃,令市民會留意自己身體健康。她補充,曾有公眾諮詢因此才有現時$150的定價,若醫生要加價要令價錢變得透明,令市民選擇他的時候已經知道他的收費,$150的定價已與業界討論,業界都表示歡迎。

她展望,此計劃是長遠的計劃,因為發展基層醫療需長時間,希望此計劃是一個持久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