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居民冀殯儀設施遷沙嶺 甯漢豪:與北都不匹配龕位項目再考慮

撰文:馮子健
出版:更新:

政府原計劃在沙嶺建20萬個骨灰龕位,民建聯今日(7日)舉行《九龍城未來規劃發展》社區交流會,有居民要求把紅磡的殯儀館一併搬到沙嶺。不過,甯漢豪坦言要令居民失望,指殯葬業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理念不匹配,政府前年已擱置「沙嶺超級殯葬城」計劃,龕位項目是否保留也要再考慮。

另外,甯漢豪指九龍城區是老舊樓宇集中區,市建局先後開展14個重建計劃。她明白要求重建土瓜灣十三街呼聲高,政府清楚聽到訴求,適時公布重建機會。她同時呼籲業主勿因可能重建而忽略樓宇維修。

+1

民建聯今日(7日)舉行《九龍城未來規劃發展》社區交流會,甯漢豪也有出席。有在紅磡區居住40年以上的居民提議,搬遷區內的殯儀館,因有親戚不想來探望正因:「第一唔吉利、第二唔開心」,希望把殯儀館遷至「山明水秀、冇咁多人」的地方。有居民指應把殯葬設施遷至沙嶺。

甯漢豪:令大家失望 沒計劃搬遷紅磡殯儀設施

甯漢豪回應稱,殯葬業與北部都會區發展先進產業的理念不匹配,政府前年已擱置「沙嶺超級殯葬城」計劃:「是否還在沙嶺設置,那幾十萬的骨灰龕位,的確我們還在規劃。我們的北部都會區,我們要認真思考在那裡,擺放那麼多的骨灰龕位在規劃上是否還是與時並進,所以我可能令大家失望,我們現在沒有計劃把紅磡的殯儀館搬去沙嶺。」

另外,甯漢豪指,市建局先後在九龍城區內開展14個重建項目,合共提供1.5萬個住宅單位,清晰聽到街坊希望重建「十三街」的聲音,但知道「十三街」內多棟樓宇收到強制驗樓的通知,希望業主不要因為有機會重建,便不理會樓宇維修。

因應近日發生多宗舊樓冧石屎的意外,她指發展局已成立三方制度,統籌屋宇署、民政事務總署和市建局,教導業主如何做好維修。

降低強拍門檻草案  料年底交立法會審議

至於政府擬調低強拍門檻,她強調強拍不是「洪水猛獸」,希望降低強拍門檻相關草案年底前交立法會審議。她強調,明白小業主會覺得權益受到影響,故會成立專責辦公室協助小業主。

九龍城區議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指九龍城區舊樓之多、劏房之多「數一數二」,希望藉社區交流會集思廣益,聽取街坊意見,讓局方認真考慮。

為加快業權統一以利老舊市區重建,去年的施政報告建議放寬申請強拍門檻,樓齡達50年或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人樓宇門檻由八成業權降至七成,樓齡達70年或以上則降至六成。位於非工業地帶的工廈,如樓齡達30年或以上,門檻降至七成業權;另放寬相連地段強拍申請要求、精簡強拍法律程序,及透過專責辦事處為受影響小業主提供更多支援。

居民希望建輕軌連接九龍城與啟德

另外,另有居民希望有九龍城與啟德之間有輕軌連結,帶動發展,也有助減少污染;也有居民希望改善區內水質問題,及投訴大廈滲水問題嚴重,但政府未能有效處理。

寧漢豪回應稱,設施優化建議可以向區議會提出,滲水問題困擾香港市民,部分知道源頭,但法例上可能未能有效處理,認為有加強空間。她指水質已改善很多,有渡海泳等運動,會繼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