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黐底|鑄鐵鍋不鏽鋼鍋易黐底?防黏4貼士 落油時間是關鍵

撰文:余曉彤
出版:更新:

對比鑄鐵鍋、不鏽鋼鍋,大家更喜歡易潔鑊,輕易做到煎炒不黏鍋的效果。不過易潔鑊壽短、塗層質素參差,相對下不鏽鋼鍋、鑄鐵鍋更安全耐用。利用鑄鐵鍋、不鏽鋼鍋煎炒出來的結果不一定是亂七八糟,只要達到物理性不黏,鐵質鍋具都可以不黐底又易清洗!

鑄鐵鍋、不鏽鋼鍋為什麼會黐底?

觀看飲食節目時,不難發現大廚用不鏽鋼鍋、鑄鐵鍋煎炒時,並沒有黐底的情況出現,相反自煮時則常常出現黐底,原因並不是大廚所用的是高級廚具,而是我們沒有好好了解材質。以不鏽鋼鍋為例,鍋面雖然看似光滑明亮,但仔細看還是有細小裂縫,當食物中的蛋白質加熱後會與鍋的金屬產生化學鍵(Chemical Bond),發生黐底情況,鑄鐵鍋也如是。

煎魚一定要放很多油才不黐底?(Bakhrom Tursunov/Unsplash)

蛋白為什麼最易黐底?

食材的蛋白質成分愈高,發生黐底的機會愈高,因為蛋白質最容易跟金屬結合,產生分子。當中最容易黐底便是蛋白,其蛋白質豐富;水分又高又帶有流動性,一下鍋便填補了鍋面的裂縫,鍋面沒有物理性不沾自然黐底。

蛋白質最易黐底(資料圖片/李思敏、杜啟邦、張芷澄攝)

物理性不黏方法全天然 自製不沾塗層4貼士

倘若想鑄鐵鍋、不鏽鋼鍋不黐底,只能利用物理性不黏的方法,所需的材料只要食用油即可。普遍而言,當鍋內溫度持續上升,裂縫會因冷縮熱脹的原理擴張,此時加入熱油可填補裂縫,防止食物和鍋底直接接觸。與此同時,熱油會跟鍋面發生聚合化(Polymerize)形成一層保護膜,令鍋面變得光滑,成了一層天然的不黏塗層。

(資料圖片/李思敏、杜啟邦、張芷澄攝)

不過要達到物理性不沾的效果需要時間和技巧,只有常用才能製造一層天然的不黏塗層。而更重要的是控制食用油跟鍋面的溫度,不然便會失敗。

請按圖看物理性不黏鍋4貼士:

+12

物理性不黏鍋4貼士

1.鍋的溫度保持200度左右

天然的不沾塗層首要條件是鍋要夠熱,但不能夠太熱,溫度可以透過水珠的反應得知。若在鍋未夠熱的情況下加入1/8茶匙的水,水會冒泡、蒸發。如果放入1/8茶匙的水後出現一粒大水珠,代表鍋已夠熱可以下油。相反,放入水後成了小水珠到處散開,代表鍋過熱,建議先熄火降溫。

2.使用耐高溫的油

天然塗層是來自加熱的食用油跟鍋面發生聚合化,加熱食用油時避免溫度過高而氧化造成油耗、出煙,長久而言形成油漬更沾鍋。當食用油加熱後出現油紋,此時可以將食材下鍋。

3.鍋不能有殘留食物

使用時避免食材太冰、太濕、太多,防止食物燒焦殘留在裂縫中。當鍋面形成物理性不沾,加入食材後建議保持溫度,不再加熱。因為火力也是保持不沾鍋的重要條件,基本上中火已經足夠。

4. 鍋不用洗太乾淨,保留油的聚合物

對於鑄鐵鍋,每次簡單清洗後已形成一層層薄膜,久而久之天然不沾塗層變厚更耐用。對於不鏽鋼鍋,每次清洗後物理性不沾便會消失,下一次不沾要再次形成聚合化的保護膜。

資料參考:YOUTUBE@三立新聞網SETN/自由新聞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