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旗印非「風林火山」四字  戰爭及宗教影響日本軍旗發展

撰文:司馬麤
出版:更新:

對很多日本戰國迷來說,對武將軍旗大多耳熟能詳,當中又以武田家「風林火山」旗最為經典(這旗與歷史有出入,下文詳談)。其實,軍旗除了能分別敵我,和方便檢驗戰功外,日本古代軍旗應用和流變,背後亦與戰爭模式變革和宗教文化因素有關,這次我們以此角度來讓大家認識日本戰國時代軍旗文化。

在日本古代,旗指物(一般戰場上所佩戴物品,一般是家紋,用來分別敵我)最早並不是用於戰場,而是在宮廷禮儀、寺廟儀式、祭祀上才用,後來逐漸發展到戰場上使用。據說早於源平合戰時(1180-1185),源平兩軍已分別用紅色和白色旗分別敵我,平家被滅後,源賴朝規定以白旗為源家嫡流專用旗號,明令禁止白旗隨意使用,麾下武將若使用白旗,需要加上家紋以資識別,後來武家林立,為了更細分身份,也有了家紋出現。

戰國時代,武將在戰場上放置於自身附近的印記物又叫「馬印」。戰場上使用這類旗指物、馬印(下文亦會以「軍旗」統指這些物品),除了有識別身份之用外,還有辨別兵種,建立身份認同。日本早期的士兵都是臨時招募的農民,這些農民兵沒有統一裝備,穿着五花八門,平時欠缺統一訓練,大家互不相識,當時領主都不會提供盔甲,所以士兵身上的軍旗成為了身份標識。

電影《影武者》劇照,武田家軍旗。

旗印標識兵種

除了識別敵我外,也有用來識別兵種或傳遞資訊。戰國時代出名的百足眾,為武田信玄所創,百足眾旗指物上畫了一隻大蜈蚣,這兵種主要職責是偵查和傳達將令。而使用蜈蚣,是因為信玄要他的士兵像蜈蚣一樣:有攻擊性,勇往直前,永不後退。而古代個別武將會在背旗上寫上自己名稱和討伐者名稱,這時候背旗用來表達資訊,告訴身邊人是誰人殺死某人,以彰顯武士個人榮耀。

而平安時代末期出現的「幌」、「保呂」或「懸保呂」,是古代騎兵用的一種布幔護具。穿着母衣的騎士在戰場上馳騁時,母衣會被風鼓起而膨脹,有防流矢的功能。而在戰國時代,只有身份地位夠高的武士才能用母衣,因此領主會精挑細選可穿母衣的「母衣眾」,讓母衣眾有近衛軍性質。

武田信玄創立百足眾,以蜈蚣圖為旗標。(網上圖片)

在古代日本,每當戰事結束都有檢查戰功這程序,稱為「首實檢」,即檢查該戰所斬獲敵人首級和戰利品。但因屍身在戰場上可能傷痕纍纍無法辨認,所以首級以外會付上其他證據,諸如有家紋的盔甲、兵刃、指物等,若斬獲的是母衣眾,便會用他的母衣包回他的首級,若果是普通武士就用指物將首級包起來。(細川忠興《細川幽齋覺書》)

旗指物與戰爭模式遞變有關

而我們常說的旗指物、幡、肩印等與標識武將有關用品,其使用方法也與日本的戰爭模式遞變有關。在源平時代,武士身上並不插旗,戰場上是由步兵、侍從或精選的騎士手持旗幡,步兵除了在木盾上有特定圖案外,較難識別武士及下屬身份。到了室町時代(1336-1573),步兵大量起用取代了傳統騎兵,很多步兵亦以弓兵身份參戰,為對付步兵,騎士從騎射為主,改以長矛為主要武器,因此武士近距離對步兵作戰機會大增,身旁較難有侍從帶著旗幡,於是武士開始使用小旗,放在肩部和頭盔,即我們現在見的肩印和盔印,日本亦脫離了單純由侍從攜帶旗幡的時代。

直到戰國中晚期,日本長期實行兵農合一政策,農民參戰受農耕時節影響,而農民兵不是職業兵,戰役結束後會全部解散,所以同一農民可能在不同的戰役中服務不同家族。這種兵制無法組織有效訓練和團隊忠誠,亦無法提高軍隊質素。

因此,以織田信長為代表,大約同時代的諸大名開始實行兵農分離政策,培育四季可戰之兵,兵種分工和協調作用大大提高,士兵組織更具專業化,雖然大家可能印有同一家紋,但不同兵種分隊會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物來區分,方便指揮調度。

+7

說回戰國大名經典軍旗,大家常說武田信玄「風林火山」旗,這四字旗與歷史原本有出入。武田信玄因酷愛兵法,軍旗設計也借鑑中國《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日語:疾(はや)きこと風の如く、徐(しず)かなること林の如し、侵掠(しんりゃく)すること火の如く、動かざること山の如し)。原本軍旗應為「其疾如風其徐如林(右行)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左行)」十六字,不過受到後人文學創作及影視作品影響,加上四個字軍旗或較十六個字形象突出,所以訛傳了武田信玄軍旗為「風林火山」四字。

【延伸閱讀】

【歷史】古代武士刀並不是武士專用

【居合】為何以榻榻米作為試斬草蓆?

【日本戰國】日本小武士DIY紙盔甲 盼成為盔甲師

佛教名句成旗印特色

其實在戰國時代(1232-1603),很多大名喜歡把個人宗教信仰或哲理信念印上旗指物上。例如石田三成軍旗印有「大一大万大吉」,意思是「一人能為萬民著想,萬民就會對一人盡忠,天下眾人就會幸福(一人が万民のために、万民は一人のために尽くせば、天下の人々は幸福(吉)になれる)」。日本最廣為人熟悉的大名織田信長,除了有著名的五木瓜紋外,亦有貨幣「永樂通寶」畫在軍旗上,來顯示自己的商業頭腦及「金錢就是勝利」的觀念。

宗教方面,信奉佛教的上杉謙信,也有著名的「毘」字旗或以草書寫成的「龍」字旗。前者是因為上杉謙信信仰毘沙門天戰神,自稱是毘沙門天化身;而全軍總攻擊時會用上「龍」字旗,據說傳說不動明王持有兩刃劍「倶利伽羅剣」,此劍能招呼「龍」(倶利伽羅龍)纏繞劍身,發揮極大威力以擊敗佛敵。

而統一戰國的德川家康,他亦有軍旗題字:「厭離穢土,欣求淨土」,是源自佛教淨土宗名句;尤有進者,戰國時代佛教代表一向一揆,軍旗也用上「進者往生極樂,退者無間地獄」,這兩句亦被其長期支持者毛利家所使用。

上述談了很多軍旗在戰場上的功用,看來是十分有用的物品。但戰場上使用旗幡亦有其弊處。首先最肯定是不利隱蔽行軍,在奇襲時這點尤為重要,因為大型的軍旗很容易讓自己暴露行蹤。在戰國桶狹間合戰中,織田信長為了奇襲成功,規定士兵不帶指物和旗幟;再者,這些指物用品增加士兵負擔,不利長途快速行軍,在羽柴秀吉(即未來豐臣秀吉)「中國大折返」回歸討伐明智光秀時,便命令士兵不得攜帶盔甲及指物。最後,指物等標識很容易暴露武將位置,在鐵炮時代這點對主將尤為危險,更容易成為狙擊目標。

參考資料:

瀨川金雄:【日本戰國】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戰場上士兵背後都插面旗子?

三浦一郎:《日本甲冑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