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蝗石|據聞自然門杜心五曾以此行刺慈禧 現實中的「彈指神通」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東邪」黃藥師的一手「彈指神通」冠絕武林,任何平凡石塊只要經他功力貫注,都有斷石分金的威力。而在不同的武俠作品之中,也時常能夠見到刺客或者武林高手,以石卵擊人。這種誇飾的暗器手法,在歷史上並非完全無迹可尋,民間甚至流傳慈禧太后也險些命喪其手。它就是傳聞中的「飛蝗石」。

延伸閱讀

月牙剷|民間傳說中武僧獨有的兵器 原來明代兵書確實有相關記載

【兵器】諸葛連弩:傳說中的武候之兵

落石可殺人

飛蝗石,顧名思義乃狀似蝗蟲的石卵。其外形尖銳,又便於攜帶,據說在鏢師之間尤其流行。但既然本質為尋常石卵,形制方面自然較難有統一標準。按現時僅存的紀錄,飛蝗石一般長10厘米。石質以青石為上,麻石次之,黃石最下。有部份人可能會將末端的位置再作打磨,以增強穿透力。

有關飛蝗石的記載,一直散見於各類文藝創作。當中最有名的事蹟,要數文首提到過的暗殺慈禧傳說,主角則為自然門的第二代宗師杜心五(1869—1953)。有指杜心五年輕時關心時局,他在留學日本之前,便已經跟「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1865—1898)交好。後來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等人也先後蒙難。憤怒的杜心五決定潛入京城,行刺慈禧。

他趁著紫禁城的護城河結冰之際,翻過高牆向正在看戲的慈禧投擲飛蝗石,但慈禧卻僥倖避過,令飛蝗石誤中副車。杜心五倉皇逃離京城,而這個故事則隨著杜心五日後的成名,而逐漸流傳民間。

+1

內家武術中的飛蝗石

可以見到,這則杜心五的軼事,帶有不小的傳奇色彩。箇中許多細節無法考究之餘,以慈禧作為故事的歹角,顯然也是契合當時的民族情緒和武術界風氣。杜心五是否真正一個使用飛蝗石的高手,始終難有定論。

不過,現今的某些武術流派,確實依然有傳承飛蝗石。台灣八卦掌傳人何靜寒先生,就拍攝過一條講解飛蝗石技法的影片。按他介紹,飛蝗石的要點,在於手臂必須與攻擊目標成一直線。以正面的投擲為例,正確做法不是將手臂向橫揮出,而是在折疊手肘後,垂直地往前甩臂,再由指尖順著手臂的動能送出卵石。

下手的投擲亦同樣如是,即手臂不是從下而上劃出一條拋物線,而是保持手臂垂直向前甩出,情況類似於往池面片石般:

完全隱蔽的突襲

這種手法的意義,是要發揮卵石的貫穿力量。蓋因卵石的重量和重心,都與飛斧和飛刀大相徑庭。後兩者可以透過旋轉和拋物線的形式,將力量疊加上去。但卵石的重心,就是卵石本身,而卵石的重量亦相當有限。它所投擲出來的力量,基本上都是由投擲者自身賦予。故此必需確保整個傳遞力量的路線,都沒有任何彎曲或岔子。

由此可見,雖然飛蝗石取材方便,但它確實不是一樣順手的兵器。就算在突襲型兵器的範疇,它都不比飛刀、飛斧,或者繩鏢流星錘實用。飛蝗石最大的功能,或許就在於它的隱蔽性,隨時隨地都能握在手心之中。當去到一個合適的距離後,就可以立即擲向對方的頭部。如果順利擊中,確實可以造成一定傷害。另外由於它的投擲方式簡單,幾乎任何時候都可以出手。如果經過練習,它亦具備著相當的投擲距離。縱使力量不能穿透對手,至少亦能起到滋擾作用。

當然,像武俠小說般,非常精準地以飛蝗石截住來箭或者切斷風箏線,應該是不太可能了。

【太極拳有八勁之法,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