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教練John Danaher只穿防磨衣的九大原因 談著衣對格鬥的影響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John Danaher除了是傳奇巴西柔術教練,他還有一個非常標誌性的特徵︰他身處何時何地,都會穿著防磨衣作上衣。到底背後有什麼原因呢?著衣與否對格鬥又有什麼影響?

+7

John Danaher 是 Renzo Gracie Academy 的總教頭,ADCC 冠軍Gordon Ryan 的教練,亦是UFC傳奇拳手 Georges St-Pierre 的其中一位巴西柔術教練。

+5

除卻他過人的柔術技巧外,他還有一個非常標誌性的特徵︰他身處何時何地,都會穿著防磨衣作上衣。無論是接受「London Real」訪問,還是跟學生GSP一起吃晚餐,抑或乘車搭船坐飛機。人們經常想知道為什麼他一直穿著防磨衣。

在2018年時,他便曾在Instagram中,為「一衣走天涯」給出9個理由。

可以說,我被問到的問題比其他任何問題都多,與柔術無關。「為什麼你總是穿防磨衣?」首先,讓我消除一個十分普遍、但不正確的原因。這與格鬥或準備格鬥無關。在我目前的身體狀況下,一個好勇鬥狠的五歲小孩可以簡單以踢膝蓋或踢臀部,甚至推一下就能輕易打敗我——防磨衣是救不了我的!。我的(穿防磨衣)的理由十分實際。

1. 它們非常舒適。

2. 它們很容易清洗和晾乾。

3. 它們的維護成本極低/無皺紋/便於旅行時打包等等。

4. 作為一種低摩擦的材料,它們很適合穿在外套下面。

5. 它們使我能夠在即興的社交場合舒適地向學生展示柔術技術。

6. 它們在寒冷的天氣裡很暖和,但在炎熱的夏天卻因為排汗功能而很涼爽。而且,如果遇到暴雨,即使穿著它們也會在幾分鐘內乾透。

7. 一些服裝公司贊助並支持我的運動員。我很自豪能代表任何支持我團隊的公司。

8. 他們是免費的,因為服裝公司很高興看到我穿他們的產品。

9. 防磨衣的設計有相當大的變化,從非正式的日常穿著,到正式穿著都有可能。說到舒適性和實用性以及低維護性,我從來沒有見過一種裝束可以擊敗運動褲、運動鞋、防磨衣和腰包。如果我將來找到了更舒適的東西,我就會改穿它。這可能不符合審美標準,但我已經相當「醜樣」,所以我甚至懶得理會服裝美學。我的長相就是個敗筆——如果我在生活中必須依靠長相和魅力,我已經是個無家可歸的乞丐了。

穿著道袍與防磨衣,在格鬥技術上有何分別?

對於纏抱類比賽中道服與非道服的差別,以下以巴西柔術中「Gi vs No Gi」簡略說一下。

+2

有道服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把手可以握住,讓掃技更有效,但也讓維持位置變得容易。而且,降服技的數量和連續性都比「No Gi」更多更大,因為可以用在「No Gi」的技術大多都可以在有道服的情況下做到,但相反卻不是(如果規則一樣)。但問題是有道服的比賽,因為把手很多,所以很多時候節奏都較慢,而技術之複雜也影響到觀賞性。

而「No Gi」相反節奏就很快,亦因為沒有道服「卡住」,降服技的出現也較多。同時,「No Gi」中需要用到很多摔跤技術,或者反過來說很多摔跤技術可以在「No Gi」比賽中使用,而現代MMA中也沒有穿衣的,這對選手而言由「No Gi」轉到現代MMA比賽比有道服更為容易。

相比起來,不能抓衣的摔跤比賽,例如奧運的自由式摔跤,就較易在不同的比賽中使用,例如散打和MMA比賽;相反抓衣的技術轉到去無道服時就要改變手法才能做到。另一方面,古典式摔跤不能抓腳,以雙手緊扣的鎖去控制對方就成為了重點,但因為二人都會近距離僵持,所以摔技很少會來得很快。

而對於打擊技術而言,穿袍跟穿防磨衣的主要分別在於打摔連接及抓纏打擊方面。

可以抓衣又有打擊技的比賽,例如桑搏(Sambo)和士道館的比賽,那麼不論是先移動對方重心再進行打擊,還是反過來在對方攻擊時破壞對方重心作防禦,都是會學到的技術。又因為這些比賽通常都容許摔技,所以抓衣打擊再接摔技十分重要。

另外在沒有抓衣/被抓的練習下,大部份人被抓衣時會顯得不知所惜。另一方面,就算是有練習被抓道服的武術,因為自己行街穿的服裝材質不如道服,所以亦要留意衣服會否在拉扯時撕裂。有時施襲者可能也有學過,緊記有些動作(例如一些絞技)除了衣服,頸鏈、領帶、兜帽、衣袖也可以被利用,在迫不得已下要保護自己時要小心留意。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