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2|麥勁生論近代中國如何重塑武術史 各新嘗為何遭挫敗?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三年前,麥勁生教授接受【武備志】武博活動訪問,談談他對中華武術傳承發展的看法,並涉及國術百年未解難題的討論。當時他在訪問外向我們提及正在撰寫一本探究近代中國武術發展的論著,三年後的今天這本與劉繼堯教授合著的《緯武經文:創建中國武術的近代歷程》(下文簡稱《緯武經文》)業已出版,於今屆書展與讀者見面。我們就這本新書再次與麥教授訪談,他表示先後寫成《止戈為武:中華武術在香江》(下文稱《止戈為武》)和這本新書後,修訂了他對國術傳承發展一些看法。

文:賴家俊

【延伸閱讀:【訪問】麥勁生回顧百年國術未解難題

《緯武經文》全書共六章,除首章引論外,第二章論明代以前的武術景象,第三章開始論及明清以降中國武術發展,尤以聚焦清末民初,新文化運動期間對傳統國學文化大肆批判時期,在這段錯綜複雜的歷史中,探賾索隱,縷析武術歷史如何被重塑。

麥教授表示古代中國參與武術的人數極多,但肯保存紀錄的人卻極少,以致研究明以前中國武術發展難免有文獻不足徵之感,一些傳世文獻是否真的代表武術文化亦有待討論,現代一體化的武術觀念在古代根本並不存在。

書目:《緯武經文:創建中國武術的近代歷程》
作者:麥勁生 劉繼堯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06/2022

【延伸閱讀】街頭武術表演影響軍事訓練 明代武將促改革

武術文獻稀少而龐雜

「古代中國有關武術的內容十分龐雜,有將領用兵技擊的兵學、有講運動養生的醫學、有民間戲法技藝之學,有平話小說的武俠文學,甚至巫術文獻也有一些我們現在視為武術的內容。我們對古代武術有這些分類,箇中原由於我們今人認為武術要有某些元素,大家追溯古文獻時便將有近似內容的東西都歸入『古代武術』當中,這讓武術內涵在古代呈現零散發展的感覺。」

清末民初短短百年間,中國遭逢內憂外患,面對千年未有之局,待至新文化運動大旗一揮,現代知識分子開始嘗試將中國傳統武術做學術化整理,卻要面對不少挑戰。

「討論近現代中國武術,它既有傳統內容,但又有受到近代西方文化影響的部份。」麥教授指出百年前的改革家希望將中國武術調整至適合當時時局需要的內容 ── 既講個人強身健體,又有助建設民族國家── 這種調整需要引用西方概念,但又非全然合用。「大家不想保留被視為舊文化糟糠的傳統武術內容,但挪用西方體操練兵一套又未全然合用,在這個文化工程中傳統武術經歷篩選和制度化整合,讓它引入西學同時維持中國文化的需要,亦符合當時政治社會大方向。」

中央國術館不單是近代武林的標桿,亦是「國術」這種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圖片擷取自Ukungfu:http://bit.ly/2kNs7o4

【延伸閱讀】魯迅逝世85周年|與精武四傑展開罵戰 批判新武術的主要原因是?

缺乏有力國家體制支持

新文化運動期間,傳統儒學遭到不少知識分子大肆撻伐聲討,另一邊廂又有一批文人提出整理國故,重建傳統文化。相比於流傳二千多年的儒學文化,他認為同樣被視為傳統文化一環的武術,在這個文化轉型的大時代卻不具發展優勢可言。

「儒學由古代一路以來視為正統意識形態,其發展亦與科舉考試制度和中央集權官僚結合,儒學建設的參與者成為士大夫體群,他們有一條明確的發展路線,在社會有顯赫地位,他們從儒學中提取精神、政治乃至生計上需要,所以更會保護儒學文化。」

他指出1905年晚清廢除科舉後,這群參與科舉的士大夫仍在一段時間保持其社會地位,因此當近代教育由舊式科舉轉型至現代學校和考試制度之際,儒學在知識分子群中仍有一定影響力;可是,傳統武術一路以來的發展缺乏一致性內容,參與者龍蛇混雜,既有基層草根,亦有綠林流寇,大量非主流精英者參與其中,讓大家更難彌合共識。「民國初年突然要把千百年來傳流繁複的武術變成可供大家共同學習,強身健體,培育精神的內容,又同時希望透過教育制度讓參與者高度認同,其工程可見十分艱巨。」

兩位教授在書中剖析清末民初期間,傳統武術面對排山倒海的挑戰與衝擊,雖然有不少有心人企圖將傳武發展規範化,乃至透過中央集權的學院模式以迎合時代需要,但面對政局動蘯,外侮日熾,以至人事傾輒,傳武發展最終遭受挫敗。麥教授認為當中原因,既有傳武先天傳承問題,亦因民國初年缺乏強而有力的政治力量支持,讓它難以配合文化急速變化的二、三十年代調適轉型。

【延伸閱讀:中央國術館|近代史上首個官方國術組織 集合內外家大師任教授武

未有完善教育培育共識

麥教授表示相比儒學千年來有權威文本可循,士子由參與科舉到出仕任官,備受社會尊崇,有清晰的出路方向;但對照傳統武術卻缺乏一個權威文本讓大家共同接受,出身亦得不到保障,縱然民初中央國術館培育人才,以至馬良倡議的「中華新武術」力圖尋找新方向,這些規範化嘗試沒有如帝制年代完整的科舉制和官僚制環扣配合,缺乏國家體制乃至完善教育支持,這些新方向很難短時間內能讓大眾認同參與,也很難在短短幾十年內見到成效。

寫作本書伊始,麥教授原意帶點批判意味,藉以拆解傳統武術如何層累地各代人逐步添加內容,變成現在的模樣。但隨著研究逐漸深入,他發覺在民族國家建設過程中,傳武與很多傳統文化重塑工程十分相似,有不少有心人積極參與,希望能搏得社會的共鳴和支持,動員最多的人參與。「一如民初國學、國畫或中醫所作嘗試,當中國文化受到挑戰,傳統武術參與者也希望吸收西方文化鞏固原本地位,做一體化的嘗試。在面對民族危機時,希望將百川歸海,讓傳統文化得以傳續。」

【延伸閱讀】論「洪拳」非遺發展|麥勁生教授:讓格鬥歸格鬥 體育做好體育

傳武以體育形式傳承料成主流

這幾年來麥教授著書立說,探討近代中國和香港傳武的傳承發展,隨著研究拓展愈深,他開始改變了對傳武發展方向的看法。「好像我當初寫《止戈為武》時,仍深信功夫一定要打得,格鬥乃是核心,其他範疇發展只屬附加;但後來我改變想法 ── 當代社會只有少數人需要把武術用於格鬥,環視全球好勇鬥狠的文明亦已大幅減少,那麼武術可如何滿足當代人主流需要?可落實於普及教育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因此我在《止戈為武》(增訂版)終章中補充了我的新看法,要承認讓傳統武術以體育活動形式發展,才能讓它更具生命力承傳下去。」

書目內容簡介︱中國武術源遠流長,絕對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部份。只是遺留下來的文獻史料不多,也不完整。早至商周時代,已經有載統治者利用武舞訓練士兵,鼓舞士氣,但之後討論軍旅武術、民間武術、武術和身心修養的史料,稀少而零散,並且分散在不同文體和語境之中,當中部份更和文學創作與怪異元素混雜。本書作者提出,今天中國武術,集技擊、養生和修養等不同元素於一體的形象,大概是一個經歷倒敍、篩選與建構的結果。晚清以後,在強國強種的歷史氛圍中,武術受到新的關注,由此開啟中國武術轉型的嘗試,新的體制、新的組織、新的論述從而產生。昔日的資源、舊有的故事、個人的經驗、外來的文化等等,出現不同比例,此起彼落的交織,甚至互相交鋒。在這段錯綜複雜的歷史,武術的歷史被重塑,內涵被篩選和補充,時代意義被突顯,造就一段武術在近代的生成之旅。

武圖Ap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