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斃六歲孫】殺孫案觸動社會警鐘 誰來支援SEN兒童的照顧者?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本身有抑鬱症的52歲外婆疑因擔心外孫患過度活躍症,不堪照顧壓力進而釀成悲劇。(資料圖片)

案中遇害的6歲男童生於單親家庭,由外婆及母親照顧。本身有抑鬱症的52歲外婆疑因擔心外孫患過度活躍症,不堪照顧壓力進而釀成悲劇。事發之後,不少過來人現身說法,分享照顧患過度活躍症等SEN兒童的壓力與辛酸,揭示政府與社會大眾對SEN的認識雖然日益增加,但支援政策仍有不少缺口需要補漏。

截至2016/17學年,全港公營中小學合共有近4.3萬名SEN學生,佔學生總數約6.2%,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上周三(21日)發表一份有關本港SEN社區支援服務的研究,揭發部分地區明顯缺乏日間託管、情緒輔導等支援服務配套,令SEN兒童與照顧者無法受安全網保障。研究顯示,全港各區的SEN社區支援服務數量與當區6至18歲SEN學童人口比例並不平均。將軍澳供求失衡問題最嚴重,全區僅設有三項支援服務,每項需應對多達947名SEN兒童;葵青、荃灣兩區分別有10項及6項支援服務,平均每項服務需應對334名及323名SEN兒童。沙田、元朗同樣是SEN兒童人口偏多的地區,但每項服務平均對126名和225名SEN兒童,反映當局未有根據各區SEN兒童人口比例,作出相應服務規劃。

家長:難物色合適支援服務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組織幹事賀卓軒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沙田是全港SEN兒童人口最多的地區,其次是觀塘及元朗,沙田目前有14個社會福利署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非政府資助社區中心等SEN服務單位,觀塘及元朗分別僅有8個及5個,估計該兩區的SEN兒童和照顧者大多需要跨區尋找服務,不只加重日常生活及照顧負擔,有關家庭能否獲得適切幫助亦成疑問。

現居觀塘、育有一名9歲兒子的在職單親媽媽歐太(化名)憶述,兒子在小二時先後確診自閉症和讀寫障礙,課堂上常有離位亂跑、高聲說話等突兀行為,閱讀及寫作方面亦出現困難,導致學業成績欠佳,甚至被學校認為存心「搞破壞」,一度勒令他停學。歐太於是開始找尋區內SEN的相關治療及輔導服務,試圖幫助兒子,但她形容過程困難重重,「網上搜尋得來的服務收費、名額等資料,大多是幾年前的舊版本,要我致電或者親身到中心查詢,才能知悉某些服務是否仍在營運」。她批評政府未有公開全港各區的SEN服務單位列表,使她難以物色合適的支援服務。

久尋區內服務不果下,歐太唯有帶兒子每周三次遠赴灣仔一間私營SEN服務機構,參加讀寫訓練和情緒輔導小組,每月收費連同交通費合計多逾3,000元,佔歐太整體收入近四分之一。兒子受訓後,社交和學業表現漸見好轉,歐太感到安慰,笑言辛苦一點都值得,但她同時擔憂,中心若上調收費,她或需多做一份兼職補貼收入,屆時要父母幫忙照料兒子,「我也想過把兒子交予託兒所照顧,但一來費用昂貴,二來工作人員未必受過專門訓練,學校又沒有相關服務支援,所以只好作罷。」

社署6歲後終止資助

升讀小學之前,SEN兒童和照顧者有較多社區支援服務選擇。目前社署統籌本港6歲以下SEN兒童的支援政策,幼童一經確診有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讀寫障礙等特殊學習障礙,就可經社工轉介接受多項資助學前康復服務,例如早期教育訓練、言語治療、感覺統合治療等。至於合資格學前SEN兒童親屬或監護人的照顧者,亦能藉社署發放每月最多5,995元的學習訓練津貼,購買由特殊幼兒工作員、心理學家及註冊社工提供的家庭輔導、日間託管等社區支援服務,紓緩照顧壓力。

社署資助社區支援服務收費遠較私營服務便宜,深受基層家庭歡迎,但輪候時間極長,至今年2月輪候人數已多達8,837人、輪候期達兩年。然而,SEN兒童6歲升讀小一,社署資助支援服務便會全部終止,交由教育局向每間學校每年發放上限150萬元的學習支援津貼,供其自行向坊間機構購買專門教材、專注力提升班等服務,以及增聘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推行融合教育。學界及社福界一直批評,校本支援服務模式過於着重校內教學,未有資助學校以外單位提供託管、輔導等課後支援服務,難以關顧SEN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照顧者的負擔亦因社區、學校未能有效協助而愈發沉重。

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務未能照顧SEN家庭生活需要、社署資助社區支援服務又過早終止,令SEN兒童和照顧者求助無門。即使志願機構有意發展SEN支援服務,亦受制於政府未有提供常規資助,僅能從內部調撥資源或申請其他資金籌辦服務,以自負盈虧形式營運,有機會因資金不足而停止服務,無法提供持久支援。再者,SEN支援服務大多需由專業人士負責,費用亦相對昂貴,例如心理學家諮詢平均每小時收費1,200元、職業治療、言語治療等亦要每小時收費700元至1,000元以上,基層SEN家庭難以負擔。

中心缺恆常資助 服務欠延展性

志願服務機構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樂聚軒的社工陳顯庭說,中心自去年獲得賽馬會一筆過資助近600萬元,營運為期3年的SEN兒童及照顧者社區支援服務,包括社交訓練小組、伴讀班和社工諮詢等,每節收費少於20元,每年支援近200個SEN家庭。樂聚軒紮根葵青區,陳顯庭說,該區基層SEN家庭較多,低收費社區支援服務需求甚殷,但機構缺乏恆常資助,服務欠缺延展性,「我也不能保證到2020年資助用完時,能否保持現有收費,或者再找到資金繼續做下去。」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研究亦顯示,目前由各區服務單位營辦的372項SEN社區支援服務中,超過一半是小組教學班,由心理學家、治療師等專業人士負責的情緒及行為治療服務,僅佔服務總數約兩成,而專門為SEN兒童而設的託管服務則只得一項,嚴重供不應求。陳顯庭亦承認,聘請SEN相關專業人員的龐大薪酬開支,是中心目前營運的最大難題,「SEN服務不同一般服務,例如託管,照顧員必須接受照料特殊幼兒的專門訓練,才能有效處理SEN兒童的行為及表達問題,但要達到這個要求,聘人成本又會高出一截,導致長期無法收支平衡。」

研究又發現,各區服務單位提供的SEN兒童照顧者求援服務,大多是家長育兒課程及講座,紓緩照顧者情緒的輔導服務相對較少。陳顯庭坦言,發展SEN兒童照顧者支援服務,遠較發展SEN兒童支援服務難度高,原因是照顧者的壓力不單來自SEN學童的學習和社交障礙,更會因自覺無法幫助子女、感到內疚而加劇,加上許多人羞於就情緒困擾向外界求助,容易成為隱蔽個案,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中)建議從關愛基金撥款,津貼基層SEN家庭接受私營情緒輔導。(譚威權攝)

英國的SEN支援政策,與港府以促進兒童學習為主軸、忽略照顧者日常生活及情緒支援的做法截然不同,當地政府將照顧者視為支援SEN兒童發展的重要合作夥伴。全國兒童必須在2至5歲時接受早期成長進度評估,若發現兒童有特殊教育需要,當局會要求位於其居住地區的SEN服務機構和學校,提早輔導其家長或監護人,以及提供SEN兒童教育及溝通訓練,並會每年與照顧者、支援服務提供者和校方檢查教育進度,全面了解SEN兒童需要。

張超雄:填補服務斷層刻不容緩

立法會兒童權利小組委員會主席張超雄認為,社署學前社區支援服務輪候時間過長、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務涵蓋面狹窄,以及私營社區支援服務過少和收費昂貴等問題,均須政府盡快正視,才能解決SEN學童照顧者面對的種種困境。他建議,政府應將6歲以上SEN兒童與照顧者的支援服務,一同納入社署資助服務範圍,或者從關愛基金或獎券基金撥出公帑,作為基層SEN家庭購買私營情緒輔導、託管等社區支援服務的津貼,以彌補現有制度缺口,亦使照顧者得以喘息,毋須獨力承擔照顧及管教壓力。

上文節錄自第10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26日)《殺孫案觸動社會警鐘 SEN社區支援須急拓》。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2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4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