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二|如何在「北部都會區」實踐「一港兩制」?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今日(12月19日)舉行,北京多次明言希望藉此選賢與能、促進香港良政善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更為「賢能治港者」提出明確要求。《香港01》深度報道組早前向153名立法會候選人發出問卷,從五大民生、土地房屋、北部都會區、政制改革等四個層面,了解他們對香港問題的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決心,以供各位選民參考。這是「立法會候選人政策取向」系列報道第二篇,聚焦於如何發展「北部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是破解香港深層次矛盾的關鍵領域,北京治港體系非常關注治港人選的發展理念。(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一|候選人有何良方「告別劏房」?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三|教育勞工交通醫療退保困局 有乜解救?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四|一國兩制不能迴避的政治問題 點樣揀擇?

北京關注候選人政策能力

特首林鄭月娥10月初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時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香港苦等多年,終於迎來一個扭轉傳統不願觸碰新界土地權益的契機,全面取回香港土地經濟發展主導權,而且有望藉此破解自港英時期開始累積的深層次矛盾,自然成為北京治港體系重點關注領域。

《香港01》向來提倡大舉徵收棕地農地、全面發展新界北部,並且透過對分配機制的改革和產業政策的扶持,建立一個與維港中心並駕齊驅的「中央商業區」(CBD),扭轉居職嚴重失衡,紓緩南北通勤壓力,強化居住、產業和公共服務設施的供應,進一步提升香港人的生活品質。

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兼全國政協委員李小加早前則借用「一國兩制」框架拋磚引玉提出「一港兩制」發展概念,希望社會各界突破舊有框架、認清發展前景,並在毫不違背「程序正義」之下,為「北部都會區」發展拆牆鬆綁,擁抱「創新制度」而不是「抗拒進步」。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為「賢能治港者」提出明確要求,當中包括破解香港面臨各種矛盾。(資料圖片)

沒有「躺平就能勝選」的歌仔唱

那麼,現正進行的第七屆立法會換屆選舉的153名候選人們,又是否意識到「北部都會區」的重要,能否舉一反三提出具體發展方向呢?

《香港01》深度報道組早前向所有候選人發出問卷,截至周一(12月13日),收到24個有效回應,當中9人來自地方選區、9人來自功能界別、6人來自選舉會界別。值得一提的是,自反修例風波過後大呼「變革」的五大建制政黨,除了經民聯梁美芬之外,民建聯、工聯會、新民黨及自由黨並沒有任何候選人回應。

對於具體應該如何為「北部都會區」發展拆牆鬆綁,從而摒棄一些嚴重拖慢生產效率和制約資源配置的制度,「蘭桂坊之父」盛智文(選委會)、香港新方向張欣宇(新界北)、民主思路黃穎灝(新界東北)、經民聯梁美芬(選委會)、以及獨立候選人李嘉欣的回覆最為詳盡。

問卷要求候選人在400字內作答,以下是所有受訪者的全文回應:

自反修例風波過後大呼「變革」的五大建制政黨,除了經民聯梁美芬之外,民建聯、工聯會、新民黨及自由黨並沒有任何候選人回應《香港01》政策問卷。

選委會選舉產生界別

盛智文:

我們需要改變土地部門、建築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的官僚作風。我們需要加快所有基礎設施程序,如運輸系統。我們要積極利用《收回土地條例》,增加土地供應。我們還需要簡化程序,加快審批流程。我們必須升級我們的系統並將一切數字化。我們必須看看地價政策。加快流程,不須費時就能使得價格達成一致。我們需要確保城市規劃委員會(TPB)和規劃署具備有能力的人。此外,我們需要更新《城市規劃條例》(TPO),因為它自2004年以來一直沒有更新。我們需要縮短公眾諮詢的時間。我知道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我認為有很多創造性的方法可以加快速度。我們也可以檢視《建築物條例》,看看是否有辦法簡化箇中程序。要明確每個部門的角色,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責任。如果我們想為所有公民提供體面的住房,我們就必須加快速度。

(We need to change the bureaucracy of the land department, building department and town planning department. We need to speed up all infrastructure procedures like the transport system. We have to actively use the Land Resumption Ordinanc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and supply. We also need to simplify the procedures and make approval process faster. We have to upgrade our system and digitalize everything. We have to look at the land premium policy. Speed up the process so that it will not take a long time to agree on the price. We need to make sure that there is capable people sitting on the Town Planning Board (TPB) and Plan Department. Also we need to upgrade the Town Planning Ordinance (TPO) as it has not been upgraded since 2004. We need to shorten the public consultation time. I understand it is a complex issue but I think there are a lot of creative ways to move things faster. We can also look at the building ordinance to see if there are ways to simplify it. Clearly define roles of each department so everyone is clear of its responsibility. We must speed things up if we want to have decent housing for all of our citizens.)

經民聯梁美芬:

過去幾十年,香港開發新市鎮時,往往要待人口達到指定數目才增加交通、基礎建設、社區設施配套,早期遷入的居民要做「開荒牛」,拖慢了社區發展,例如將軍澳和馬鞍山均在1980年初期開始發展,直到2000年代初才有鐵路通車。新界北部都會區必須貫徹基建先行的原則,吸引市民遷入,加快形成有活力、有經濟動力的社區。

1. 全速推展《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內載列的各項鐵路基建,加快《鐵路發展策略2014》落實進度,完善新界以至全香港的鐵路網絡。

2. 貫徹「全面規劃、基建先行」原則,研究興建第三條連接香港南北地區的鐵路?,同時積極考慮興建另一條連接新界東北和市區的道路基建。

3. 與深圳市政府保持緊密聯繫和溝通,積極配合羅湖、新皇崗口岸,以及其他所有口岸的規劃工作,妥善在各口岸全面落實「一地兩檢」;與廣東省政府探討開放更多口岸作24小時通關之用。

4. 《基本法》第40條保障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大規模開發新界在即,一切收地賠償安排必須符合《基本法》第6條、第40條及第105條的規定,依法補償原居民。

新世紀論壇馬逢國:

為了加快北部都會區土地和房屋供應,須致力壓縮土地開發流程,拆牆鬆綁,縮短所有土地開發需要的時間。具體而言,由土地發展所需的技術研究、城規程序、收地及補償、刊憲、撥款、以至動工程序都需要加快,包括《城市規劃條例》及其他關於土地開發的法例,以及相關法定程序及行政安排,都要適當地簡化,以加快土地供應,亦可考慮整合北部都會區不同發展地段作綜合性申請。此外,亦可考慮修訂《土地收回條例》,以擴大收地作公共用途的種類,以加強條例的靈活性,以及理順不同情況下收地的賠償金額,以便政府可更積極使用條例。

勞聯林振昇:

「北部都會區」規模宏大,總面積達3萬公頃,未來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及提供65萬個工作職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涉及眾多領域,包括房屋、工商業、基建運輸等等,為增加發展效率,我認為首要是從頂層設計,建議特首在規劃問責團隊時,可考慮增設副司長一職,專責全權統籌「北部都會區」的項目,並盡快為「北部都會區」訂下具體發展藍圖及時間表,及可考慮適度調高大型新發展區的住宅項目的地積比放寬樓宇高度限制,增加樓宇供應數量。

孫偉勇:

「北部都會區」到目前仍未見到具體的政策出台,但同意在推動新市鎮建設方面,政府需要改變一些現有的低效制度,比如土地收回條例,對合適的土地加快使用。

林智遠:

有效行使《收回土地條例》,設立常設政策局及跨部門工作小組,加快由生地變成熟地的行政程序等。

對於如何發展「北部都會區」,盛智文的回答最為詳盡和全面。(資料圖片)

地區直選

新界北張欣宇:

我認為過往新發展區的進程緩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線性流程,不能同步進行,一開始做一個非常詳細的規劃,那片土地建公屋,那片土地建公園,規劃好了咨詢好了,然後才開始收地,整個過程走起來就很長。有智庫統計過,2000年以後的新發展區,平均要用17年的時間。

二是各個部門之間缺乏協調,各有各做,甚至重複工作,重複咨詢,效率低下。

三是在收地的過程中,土地的業權人、租戶和佔用人收地因為不滿賠償安排而造成延誤。

我認為未來北都會要加快建設,我有三個倡議:

第一是現有的模式改為邊收地,邊規劃,邊建設,一起同步做,而不是每個流程都要等上一個流程結束才開始。確定了發展的區域,就先收地,建立土地儲備;將20+次流程,整合為2到3期流程。

第二個倡議是成立跨部門的新界拓展專責小組,打破部門間的壁壘,規劃署、地政總署、土木工程拓展署、環保署、律政司這些分管開發不同部分的部門都一起工作,解決問題。

第三是在發展新發展區的計劃,劃一收地的補償價格為新市鎮發展區的價格(甲級),提高公平性,降低收地爭坳所帶來的延誤。

新界北曾麗文:

社會基本認同?有嗎?我不知道,無人問過我,還是我的跟他們活在兩個社會?

新界東北黃穎灝:

首先,在制度上,需要作調整來配合未來的規劃。現時政府有不同部門涉及房屋發展。例如土地署﹑有城規會﹑規劃署等繁多的政府部門,而且也不能同一時間內同時執行審批程序,所以政府需要精簡、審批及執行,一站式的處理這方面的統一部門要有必要的。

其次,香港缺乏科技產業政策,為提高北部都會區的吸引和發展,當地應該建立特定的科技產業支持,例如香港的生物科技研發出眾,當中有港大生物枓技研團隊及有民間公司研發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等,這都些香港本地研發的世界領先例子,可惜香港缺乏相應政策以致損失了很多本地創科成功的好機會。而且,有了特定產業政策,政府可以考慮給予高科技企業免?優惠和土地方面的運用。

第三,為加強吸引人才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可以向海外吸引香港海外留學生回流。或國內的海歸派來香港北部都會區工作。此外,增長通關除可以多加關口和24小時通關外,香港可以考慮非觸式通關以配合一地?檢等去加強人才流通。香港在挽留人材方面也應多加注意人材的居住地方,例如現有的創新斗室有被說租金過高等。我們為創科也不用在意去收人地那丁點租金,相反我們應該提供更多居住優惠以挽留人材。

新界東南林素蔚:

發展新市鎮需簡化規劃程序,講求規劃公義,民生配套先行,告別開荒牛模式。

新界西南劉卓裕:

香港嚴重缺乏土地供應,亦缺乏長遠土地規劃,政府應該盡快落實發展「北部都會區」。

九龍東李嘉欣:

嘉欣建議設立由政務司副司長領導的跨部門性質專責機構或法定組織,專責規劃、決策、執行落實「北部都會區」,成立跨部門機構有利打破部門之間繁瑣的行政程序。

嘉欣同時認為現時《城市規劃條例》諮詢程序重複,建議修訂《城市規劃條例》,精簡程序,提高公眾諮詢質量及效率。

嘉欣建議修訂《城市規劃條例》,擴大現行城規會編制,在城規會現行機制下增設「北部都會區規劃委員會」。新設委員會委員組成及委任方法與現行一致,委員會專責處理北部都會區範圍內的規劃事宜,加快處理程序。

九龍東陳進雄:

優化收回土地條例以及更改土地用途,成立單一部門專門處理所有收地事宜,避免部門之間山頭主義,拖慢進度。

九龍西馮檢基:

那裏來這個結論。北部都會區只是林鄭特首施政報告,計劃遠達廿多年,政府須提供更多資料和估計開支和收入,才能容讓社會有討論的空間。

香港島東潘焯鴻:

請看看本人在明報觀點有關「 向新界北都會區說10個不」的三篇文章。

參選新界北的「香港新方向」張欣宇提倡動用約3000億元財政儲備大舉徵收荒廢農地。(資料圖片)

功能組別

醫療衛生屆界陳子中: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包括大規模發展元朗及北區,涉及土地30000公頃,可容納250萬人。新發展區將集合政府辦公室、創科用地,居住及休閒設施。 建議: 最大問題係塞車,北部都會區發展必須先打通基建 ? 有完善交通網,加上要大型企業進駐,才能創造職位,讓新發展區的巿民不用跨區返工 ?;大灣區發展係大勢所趨,香港北部發展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法律界陳曉鋒:

北部都會區要注定好自身定位。根據國家是十四五規劃,香港未來的定位之一還有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對標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未來要在北部都會區引入全世界最有效的先進製造業公司(比如汽車,汽車行業是製造業領域範圍最廣種類最齊全的)、芯片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區塊鏈公司、量子計算實驗室等,第一是實現香港創新科技在工業化的產業轉型;第二是提供了大量給予給予法律行業,尤其是年輕律師和大律師拓展商機的新空間。

教育界文詩詠:

檢討現時的環評條例,紓解現時審批建屋的程序冗長,生地變熟地未到10年以上不能成事的現況。另外,在局部鐵路較發達的地段試行修訂興建住屋高度(plot ratio)限制,目標是興建現時公屋層數1.5倍至2倍的公屋、居屋。有關政策可延伸至興建私樓,但條件是當中最少40%的單位必須以居屋出售,且實用面積最少350平方呎,以增加市民購買的誘因。

會計界潘文思怡:

我支持政府行使《收回土地條例》以及檢討丁屋政策,徵用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例如收回新界棕地興建公營房屋。政府亦可參考空置稅政策,針對土地空置期長達若干時間以上的土地擁有者,遏制部份人囤地投機。

會計界翁健:

目前北部都會區還在概念階段, 在沒有具體規劃藍圖下, 現在討論調整法律法規為時尚早。

會計界黃宏泰:

在制定政策之前需要更多土地信息進行分析。

(need more existing land information for analysis before formulating policy)

旅遊界馬軼超:

需時研究。

商界(第三)嚴剛:

需要具体研究。

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其他候選名單請參閱《香港01》選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