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女小腿浮現「藍色蜘蛛網」 細紋變到似「蚯蚓」才知驚

撰文:李福源
出版:更新:

台灣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女生美美(化名)近日腿部突然發癢,且隱現藍紫色血管細紋,起初以為只是皮膚太乾燥,豈料小腿後來竟浮現出一條條猶如蚯蚓的突出物,嚇得馬上求醫。原來美美平日除了上課,還在課餘到加油站工作,因久坐或久站而導致下肢靜脈曲張,醫生判斷其病情已進入第2至第3期,建議她接受雷射治療。

當地衛福部基隆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陳柏霖醫生表示,正常情況下,腿部靜脈應將血液從下肢帶回心臟,透過小腿肌肉收縮輔助靜脈瓣膜開闔,藉此保持血液流向心臟,防止血液回流至下肢;但當瓣膜受損無法正常運作,就很易導致血液淤積在腿部,繼而造成下肢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大約可分成5期,初期腿部出現藍或紫色的微血管擴張或曲張;第2期腿部有蜘蛛狀或蚯蚓狀的血管凸起,且可能出現浮腫;第3期雙腿腫脹,特別是大小腿水腫,有人甚至腫成「象腿」;第4期開始有皮膚病變,靜脈曲張部位出現顏色轉紅轉深,且有痕癢、痛楚感;第5期併發靜脈潰瘍,出現難以癒合的慢性傷口。

陳柏霖強調,靜脈曲張並非只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長途巴士司機、百貨公司店員、廚師或孕婦等均屬高危一族;初期症狀不明顯,只要休息便可得到緩解,接著腿部外觀開始出現變化,除了藍紫色的蜘蛛網狀細紋、凸起如蚯蚓狀的血管,還可能出現色素沉澱、或是無法癒合的傷口潰瘍等;後期症狀嚴重者,甚至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公眾可於日常生活中預防靜脈曲張,例如睡眠或休息時將雙腳墊高,以利靜脈血液回流;如無法避免久坐或久站,應減少下肢靜脈壓力,並定時讓雙腿休息或走動;另外亦可透過快走、騎單車或游泳等方式提升腿部肌肉運動量,增加下肢靜脈血液循環,而女性則應減少或避免穿高跟鞋和翹腳。

了解靜脈曲張的病情及成因(按圖):

+11

靜脈曲張如何治療?(按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