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飯後食水果助穩定血糖 營養專家教揀4種水果免血糖急升

撰文:喬納森
出版:更新:

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運動與減重控制病情,台灣有營養師在網上分享,在飯後吃水果也可降低身體分泌胰島素、減少糖分吸收、促進消化等好處,也是適合糖尿病人改善病情。有專家建議,芭樂、番茄、士多啤梨等水果替代菠蘿、荔枝等高升糖指數的水果,若先天腸胃道較差者,木瓜、奇異果亦是很適合。

營養師指吃飯後果可減緩糖分吸收,有助糖尿病人穩定血糖。(GettyImages)

飯後果可減緩糖分吸收

台媒報道,台灣營養學專家洪泰雄在Facebook專頁分享,指吃飯後果可「減緩糖分吸收」,因為在蛋白質、脂肪和膳食纖維等共同作用,水果的糖分不會迅速進入血液,能避免血糖急速上升。其次是「降低胰島素負擔」,由於正餐中含蛋白質和好的脂肪食物,能延長食物停留胃部時間,使血糖變化較平穩,減少過度分泌胰島素的風險。

飯後吃水果亦可「促進消化與腸道健康」,因為水果富含膳食纖維,飯後食用能幫助腸道蠕動、推進消化,減少便秘問題。

飯後水果可選升糖指數(GI)較低的芭樂、番茄、奇異果、橙或士多啤梨。(GettyImages)
木瓜、香蕉、菠蘿,升糖指數相對略高,不可過量。(GettyImages)

芭樂、奇異果代替菠蘿、荔枝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亦曾提及,飯後水果可選升糖指數(GI)較低的芭樂、番茄、奇異果、橙或士多啤梨,都是一定熱量的基礎下有豐富營養的水果,而木瓜、香蕉、菠蘿,升糖指數相對略高,因此須留意攝取量。若先天腸胃道較差者,則可建議選擇木瓜、奇異果,相較於菠蘿、荔枝、龍眼等更有助消化,緩減刺激黏膜,改善胃食道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