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必經的6個理財儲蓄階段 從求學到退休資產應如何分配?

撰文:MoneySmart
出版:更新:

「理財」是每個人的人生規劃,由求學時期到退休,每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策略各有不同。

在現今社會中,女性在家庭及事業中均擔起相當重要的角色,理財策劃更要精心安排,作出正確的理財決定,確保用得其所。

求學階段 學習理財

管理零用錢可算是人生首個理財決定。購買心愛物品、與朋友同學消遣,剩下的錢存放在「豬仔錢罌」還是銀行儲蓄戶口?在中學或大學時期,如果開始做兼職,一般都會開設儲蓄戶口。此時便會擁有人生第一張提款卡。

進入大學,與社會互動開始繁密,此時你會開始了解金錢世界,消費意慾也慢慢增加。這個時候,人生的第二張理財卡:信用卡便可能出現。「我應該申請信用卡嗎?哪張信用卡最好?哪張信用卡適合我?」最後你很可能發現,根本沒有最好的信用卡,因為每張信用卡都有它合適的用途。於是你開始申請多一張信用卡,然後又多一張,直到你認為足夠。

同場加映:小資女5大理財秘訣改變小習慣 每日飲少杯咖啡買新衫要揀呢款?(點擊放大瀏覽)▼▼▼

+11

大學畢業 投身職場

大學畢業後,畢業生多會選擇投身職場。此時你會面對另一個人生中重要理財規劃:強積金(MPF)。不同類型的投資組合,進取型、穏健型,保守型,十多二十種選擇,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

你可能會聽到「年輕可進取一點」、「後生可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建議。你需要的可能是 MPF 強積金新手攻略。不過由於年紀尚輕,距離退休日子還很遙遠,如果不是轉工,很多職場新人在開設強積金戶口後都放在一旁暫不理會。

除了 MPF,身邊親友也會鼓勵你買保險。例如保障你患病時醫療費用的醫療保險、保障醫治長期高危疾病如癌症等的危疾保險。年紀愈小保費愈低,是經常聽到的意見。當然,也有親友持相反意見,勸你不要買含有儲蓄成分的保險、甚至不需要買保險,不過隨著年歲增長,你還是會考慮選購醫療和危疾相關的保險。

收入漸豐 投資增值

勸你不要買保險的朋友還會告訴你,若將那筆錢用作投資,回報更多。這時你已不再時職場新人,有一定資金作較大額的投資,於是你便考慮投入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產品繁多,例如股票、基金(ETF) 及各類衍生工具,各有各投資技巧,要花不少時間鑽研。更重要的是,你需要開設一個投資賬戶。銀行或證券行好、虛擬還是實體、哪一間佣金及收費較抵,同樣要花時間比較。

證券以外,外匯如人民幣、美元、英鎊、澳元、紐元、加元也是熱門投資項目。然而投資外匯也有定期定額 (定存) 和零存整付等不同方式,不同方式將影響風險和回報。

成為人妻 成為業主

有云30歲左右是女人的人生轉捩點。如果有個穩定對象,差不多是時候共諧連理,踏入人生另一階段。婚禮的花費視乎規模可多可少,但安樂窩則是每對夫婦都要考慮的問題。現代人可選擇租樓或與父母同住,但經濟情況許可的話,還是會想「上車」,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物業。

找一個可信的地產代理、選一個心宜的單位,本身就可能要花不少時間。然後又要花精神比較不同機構的按揭計劃、按揭成數、供款年期,利息計算,P按還是H按等,還要計算供款能力、做壓力測試。畢竟供樓會影響往後二、三十年的生活,也得從長計議。

裝修也要準備一筆可觀裝修費。如果想家居變得美觀又實用,可能要找室內設計師設計,還要選用優質的材料。這時可考慮申請私人貸款支付裝修費,可保留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創業還是生兒育女

結後生活,人人選擇不同。有人會希望生兒育女,亦有人會繼續為事業打拼,甚至創業。也有人同時兼顧,既計畫生育亦發展事業。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理財考慮。

有統計顯示,生兒育女的開支可高達HK$200,000,開支包括懷孕前身體檢查、購買補品、產前檢查、育嬰班、購買孕婦及嬰身用品、分娩手術費、住院費、產後護理、聘請陪月員等。雖然耗費不菲,但都是「應使則使」。如果希望保留一些流動資金,又可以考慮申請私人貸款。

現今創業成本比以往低,很多女士都會嘗試創業,例如開網店。營商及開立銀行商業戶口需要申請商業登記(BR),今年財政預算案建議豁免相關費用,但如果準備開設實體店,會涉及租金、水電費、牌照、員工薪金及保險、以及其他雜費,需要做好規劃。

同場加映:小資女理財|平常慳家有時卻失控狂買?理科太太教你理智消費秘訣(點擊放大瀏覽)▼▼▼

+12

退休生活 安享晚年

子女早已獨立,事業亦有成,步入人生收成期。多年來的投資應累積了一定回報。股票、基金、外匯、MPF、物業等,各種投資都可支持退休生活。如果有購買年金自製長糧;醫療保險和危疾保險亦可在「年紀大,機器壞」時發揮效用。退休以後,可以靠年輕時準備的被動收入,實現自主理財。

以上都是一位女性一生人可能要做的理財決定。每一個決定,除了影響自己,還會影響身邊的人。活到120歲是現代人類壽命預期。你這刻的決定,足以影響往後的漫長人生過得如何。

簡易理財技巧:100法則

坊間有所謂的「100法則」,粗略計算財富分布。方法是將100減去你現在的年齡,得出的數字可作為高風險投資的資產比例,剩下的數字(你的年齡) 便是穩健投資、固定收益資產或現金的比例。

例如你現年29歲,資產的71%可投資在高風險理財產品上,29%投資在穩健的固定收益資產,或保留作流動資金。當然,「100法則」只是粗略估計,實際上資產應如何分配,還是要視乎個人財政狀況而定。

【本文獲「MoneySmart」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