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遊樂場.一】天台慢跑、跳舞、瀡滑梯﹗邊個公屋咁好玩?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天台是一個時常出現在香港電影的舞台。有間諜會在此秘密會面、有舞者在此練習較勁、警匪兩方總要在天台追捕。不過,在現實生活,無論是私人樓宇或公共屋苑的天台,都越來越封閉,拒居民於門外。香港有兩個公共屋邨設有天台花園,甚至是遊樂場,成為居民至愛的娛樂及運動場所。它們在哪裏?

勵德邨勵潔樓及德全樓天台的休憩空間設有大量椅子、健體設施和足健徑。(呂嘉麗攝)

勵德邨:圓形天台夠特別

老牌公屋勵德邨因其獨特圓桶形設計而聞名,原來勵德邨的天台也十分好用。天台擺有多張椅子及各式健體設施,也有圍繞天井而建的足健徑,就像公園一樣。勵德邨內的休憩空間不算多,於是天台便成為一個另類的休憩選擇。每天早上,勵德邨一群公公婆婆都會叫保安上天台開門,然後在天台晨運。居民蘇太記得:「以前天台睇煙花好清楚,每逢放煙花,天台便堆滿上百人!」

長形天台相連更好使

不過,對比起圓形天台,不少勵德邨居民更喜歡邨內第5至8座相連的長形天台,面積逾二千多平方米,由長方形一邊盡頭走到另一邊,約有150米長。住在勵德邨四十多年的何伯伯說:「由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五分鐘呢!」記者隨何伯伯上天台,甫出樓梯,很多街坊便跟他打招呼:「還未吃晚飯嗎?」這裏很多街坊每天都在固定時間上天台散步、運動,熟悉對方的作息,不時在天台結伴散步,順便交換日常煩惱。

天台=居民食糧

同是老街坊的馮太對於這個天台相當自豪:「這天台是我們的食糧!」對比起地面的公園,馮太更愛這個離地幾十米的天台:「空氣好啊!又無車!」勵德邨建在山脊上,背山面海鳥瞰銅鑼灣,天台景觀十分開揚。馮太跟郭太每天晚飯後便會相伴在天台散步一個多小時。散步足以叫她汗流浹背,滿足一天的運動量。

勵德邨5至8座的天台相連,面積逾二千平方米。(呂嘉麗攝)

觀龍樓天台:空間大 有分工 各有各精彩

堅尼地城觀龍樓重建前屋苑A至G座連在一起,從高處俯瞰活像一條蟠龍,因而得名,曾獲建築設計獎。G座後來重建為一及二座,但A至F座的天台仍然相通,面積逾三千平方米。A座天台設有居民協會、舞蹈室及禮堂,B座設有農圃,C座設各式健體設施,E座設有滑梯的遊樂場及晾曬區。

記者在下午六時到訪,觀龍樓天台已頗有人氣。雖然沒有刻意規劃,街坊卻自然地將不同部分的空地「分工」。居民李先生喜歡在晾曬區旁的椅子坐,每天下班後坐上一、兩個小時,獨個聽歌:「這裏比較靜,空氣比地面好,風大,感覺無拘無束。我會在這裏聽歌、想事情。這邊近山,人也會冷靜一點。」李先生挑選晾曬區坐,因為人流較少。原來,近農圃一面,一到晚上便會熱鬧起來。在觀龍樓住了十年的梁先生每個星期也會在天台跑步:「這裏比地面少人,較不容易撞到,也較乾淨。」

有小朋友在觀龍樓天台打羽毛球及踩單車。(呂嘉麗攝)

天台=娛樂場

一些行動不便的婆婆有外傭陪伴,外傭也趁這段時間跟外傭朋友聊天。一位婆婆笑說:「我哋個個都掛住個天台!呢度勝在唔使落街!這裏是我們老人家的娛樂場!」

即使在同一片空間,不同時段又會有不同用法。婆婆說,六時多是「老人時段」,老人家不用等人,較早吃完飯。中年一輩要上班,要等子女吃飯,一般都近八、九時才來到。所以這片空地,由6時多的散步場,又會在8時後變成一班中年婦女的舞台。

觀龍樓、勵德邨都屬房協發展,兩者的天台開放而且花心思設計,實屬罕見例子,設計背後是否有個別的原因?為何香港公屋天台空間逐漸封閉起來?請讀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