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教育3】傑青企業家休學搞電競 父子打機:成敗在時間管理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那天在電競學院課室,一整排電腦放在眼前,即使是曾獲十大傑青及青年工業家獎的高鼎國,都按捺不住,雙目只停留在電腦螢幕上。至於他兩位兒子,大J(12歲)和細J(9歲),任誰呼喚,也沒有回應。有一刻能把他們拉回現實,是記者問了一條問題:「打機有冇影響學業?」他們「回神」一秒,斬釘截鐵地說:「冇。」小朋友一投進電腦遊戲的虛擬世界,像被催眠一樣。
高鼎國從不阻止兒子打機,更認為在應變能力、時間管理、勝負得失等個人素質與觀念的層面上,遊戲比書本是更好的老師。而大J與細J還不知,他父親讀大學期間,曾為發展遊戲平台而休學兩年,「打機同做生意一樣,有輸有贏,讀故事書都未必做得到。執生、應變能力,你唔需要點樣教,佢哋自己會揾方法點樣去玩。」
攝影:高仲明

高鼎國中學時期仍是任天堂的世界,他坦言那時不沉迷打機:「電腦時唔夠快,視覺都唔夠靚,仲可以分到虛擬同現實世界。」那些年的電腦遊戲,早已預設「storyline」,有時相約幾位好友各自與電腦對打,「好似約朋友睇場戲咁。」直至上大學,虛擬世界變得狡滑,與現實兩個世界不能分割,年輕人迷上網上遊戲「King’s Quest」,「真人對打,有互動,就玩得多。」因此,這位父親,深明電腦遊戲的魔力。

高鼎國:「有冇電子,成功與失敗,都係講求時間管理。其實佢哋依家係唔識管理自己時間,但早啲比佢玩,好過遲啲比佢玩。」

【電競教育1】銀行家辦學院 向中學推廣電競難:逾半校長拒接觸

【電競教育2】17歲「拓海」不當全職車手:香港冇賽車場 

學校:點解佢冇 i-pad?要讓學生接觸

高鼎國與太太好記得大J幼稚園高班那年,為大J打開虛擬世界之門。高鼎國:「我哋一開始唔畀阿哥玩嘅,同學玩minecraft,佢乜都唔識。」媽媽:「副校長問點解佢冇iPad:『個個同學仔都識玩,你都要比佢接觸吓嘅。』」

他們想一想也不無道理,況且學校有不少 e-book reading要用上iPad,「咁如果唔識又真係輸蝕嘅。」亦沒有理由科技日新月異,卻強行把小孩牢固於舊時代,就像欺哄小孩這個世界沒有糖果一般,等同「斬腳趾避沙蟲」。

只是,大J手裏接過iPad,「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此佢嘅世界多姿多彩。」媽媽笑言。而家長的世界,從教育的方法、心態都變得不一樣。讓兒子學懂節制、時間管理,而非追趕成績,變成未來十年最關鍵的教學課題。

及早學習時間管理:早玩好過遲玩

高鼎國:「有冇電子,成功與失敗,都係講求時間管理。其實佢哋依家係唔識管理自己時間,但早啲比佢玩,好過遲啲比佢玩。」亦正如媽媽所言,work-life balance都是一個時間管理的命題,規劃「返工,放工、煲劇煲到幾點。」打機,也是一個人生體驗,一個成人世界的預習。

起初與大J約法三章,每天完成功課後可享有1小時打機時間,後來就發生「事故」,大J晚上十時不肯上床就寢,理據是「我今日未打機。」後來媽媽加上附例—每晚必需10時就寢。「總之,比佢知道學校功課要做快啲,就可以打耐啲。呢個都係life experience,好似返工咁。」

第一個學期家長日,大J嚷媽媽不要進課室見老師,媽媽問原因。大J很誠實,如盤托出:「因為你會好失望。數學考得唔好,因為考試之前嗰日唔夠瞓。」但媽媽認為懂得自我反省也很重要,小朋友承受結果,自會在打機與學業間作出平衡。

家長應調整心態:不能要求最佳成績

大J初小時就讀本地傳統名校,高小才轉到國際學校。往年於學校裏的成績是五甲,「佢以前係優異生,就好緊張自己成績。但後來轉咗校之後,認識到一個概念,生活要平衡先開心。」媽媽笑言。大J學習時間管理,學業與打機之間取之平衡,充滿掙扎。媽媽:「佢又想成績好,又想打機打到盡。」但家長不應過於管制,這個學習過程要放手讓他們學習。

「我唔能夠停止佢,因為佢大部份同學仔都講呢樣嘢,圍繞住呢樣嘢,反而正面引導佢會好啲。」如放學後讓他做數小時運動,佔去空餘時間,「每日都要打一個鐘頭機都係用咗佢哋嘅精神,係挑戰。」。

「但冇可能好似讀本地傳統學校咁,催谷到佢成績去到最頂尖。」媽媽續言:「呢個過程係難過渡。」家長的掙扎,就像結痂中的疤,要有足夠的定力不把它抓破,情況才會好轉,「小朋友慢慢會知道後果。」況且,當初讓大J轉校,高鼎國與太太正是欣賞學校著重全人發展、生活管理,不單以成績作為學生能力指標的教育方針,與他們的家庭教育一致,就不能自打嘴巴,要忘記孩子的「往績」。

媽媽:「雖然佢嘅成績係跌咗,但其實佢依然表現得好嘅,比佢喺自己的範圍內跌。」,「結果佢要自己承受,小朋友對自己有要求,佢成績唔會跌得太差。佢跌一跌,就發現原來咁會失準,下次佢就平衡返。」

「識自制,係一個成長。」

第一個學期家長日,大J嚷媽媽不要進課室見老師,媽媽問原因。大J很誠實,如盤托出:「因為你會好失望。數學考得唔好,因為考試之前嗰日唔夠瞓。」媽媽向記者坦言:「當然,我哋係有少少失望,因為以佢嘅成績,數學應該係合埋眼都考得好好。」然而,媽媽說:「我係想maximise佢嘅learning同佢嘅growth,而非成績。識自制,係其中一個growth。」

「所以,我唔介意話比老師知我個仔嘅缺點。」大J有時候會躲在洗手間裏打機,有時趁著父母睡覺,夜裏偷偷地打,「聽到佢哋(爸媽)冇晒電視聲,就知佢哋瞓覺,就出嚟打機。」要破解家中Wifi、電腦的密碼難不倒他,必要時也用上鄰居的免費wifi。有次他訛稱用電腦做功課,又被家傭發現原來是在打機,媽媽:「所以,我問老師佢上堂有冇偷偷地打機。老師話『捉過佢一次。』」試過老師的底線,大J就不敢再犯了。

有一次,大J向母親說真心話:「媽咪,你不如打埋機,daddy鬧完我冇問題,原因係佢同我打機。」

打機如同做生意

大J說:「本來有一個鐘頭打機,但𠵱家得半粒鐘,因為數學差咗。」記者問:「咁打機會唔會影響學業?」大J很堅決地回答:「冇。唔會。如果唔係我阿媽煩我,我覺得一定冇問題㗎。」大J很誠實,還說:「阿爸是好人,唔似阿媽。」其實高鼎國也是嚴父,要求不比太太低,「分別在於阿爸會同佢打機。」媽媽笑言。有一次,大J向母親說真心話:「媽咪,你不如打埋機,daddy鬧完我冇問題,原因係佢同我打機。」

孩子們對電腦遊戲愛不釋手,高鼎國從來都是氣定神閒去應付:「一齊打。」他認為:「打機同做生意一樣,有輸有贏。呢啲讀故事書都未必學得到。同埋執生、應變能力。」這個就是電競教育一直所提倡。

高鼎國當年就在這場「線上遊戲」中運用他的創意、觀察力,學會解難、分析、應變、組織的能力,而他認為這都是領袖應有的素質。因此,今天他現為傑出青年協會秘書長,反對以成績作為學生的指標。

高鼎國休學辦電競比賽:一場學習輸贏的遊戲

高鼎國同樣是網上遊戲中學會輸贏。

大學時期流行網上遊戲的比賽,眼見比賽搞手參差不齊,「邊個贏邊個,呢啲要好update。」賽果資訊更新速度慢,經常引起選手間的爭拗,「亦有啲人會話自己網絡慢啲先輸,」

他便看中線上遊戲派對的商機,「咁不如約埋一齊玩。」派對上贊助遊戲專用的滑鼠、舖設Lan線,當時他的遊戲平台成為最大的Gaming News Site。為發展第一代的「電競比賽」,他更休學兩年專注經營,父母眼見當年科網股一時無兩,沒有反對,「因為當時有幾多帳戶就有幾多錢。一千個帳戶就值一千萬,唔係講盈利。」

他更追蹤玩家的紀錄,「睇吓佢哋做咗啲乜嘢,我係第一個將呢件事做big data,係幾前衛。」當年做大數據很難,不及現在容易,「如果廿年後就發達。」經營4年, 卻遇上科網股爆破,就沒有經營下去,重回校園。他笑言:「當年佢(太太)旁觀者清,分析個前景,我哋當局者迷咗落去,咁佢講得有道理。如果唔係(重回校園),佢唔肯嫁我。」

大J與同學打機同時,在遊戲聊天室討論功課。

遊戲聊天室:邊打機邊傾功課

高鼎國當年就在這場「線上遊戲」中運用他的創意、觀察力,學會解難、分析、應變、組織的能力,而他認為這都是領袖應有的素質。因此,今天他現為傑出青年協會秘書長,反對以成績作為學生的指標。

當年高鼎國滿腦點子,更因留意到聊天室的熱潮,在線上遊戲加入這功能。而遊戲聊天室如今更成為大J「求學」的媒介。大J早前參加校內的領袖選舉,既要作歌填詞,又要寫作標語來拉票,媽媽驚訝他的標語寫得好。大J不作隱瞞:「我跟同學一路打機一路傾。」

那位同學已移民美國,他們就在網上遊戲定期約會,在聊天室裏繼續聯誼,媽媽:「佢哋邊打機邊講,透過打機識講唔同嘅話題,有時請教功課上嘅嘢。」因此,大J媽媽說打機雖會上癮,「但打機又唔係吸毒。」家長與其禁止小朋友打機,倒不如從旁引導,讓「遊戲」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