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收地】欠樓價樓積 120萬津貼直接過戶買安置邨變數多

撰文:黃桂桂
出版:更新:

立法會將於5月3日下午召開財委會,討論新界東北發展工程撥款事宜。然而,東北村民的安置問題仍未解決,若工程展開,村民將從去何從?政府提出在百和路興建「專用安置屋邨」,叫村民登記申請,卻不提供樓積、樓價;政府說村民亦可選擇120萬核準特惠津貼,但若村民不幸於2023年前去世,120萬元便會化為烏有。
「我哋只求有個地方瞓覺,(政府)點解仲要用咁嘅方法嚟對付我哋老人家?」82歲的馬屎埔村民蕭伯伯說。東北發展方案說了22年,村民便抗爭了22年,換來的只有一間未知的房子,及一筆未知的賠償。
攝影:黃桂桂

可用「核準特惠津貼」購「專用安置屋邨」單位

在馬屎埔居住了50年的蕭婆婆今年70歲,是馬屎埔其中一個小地主,擁有一間約1100平方呎的寮屋。由於她曾於2014年做了凍結登記,而其所居住的寮屋已於82/83年登記為住用構築物,在香港亦沒持有其他物業,符合政府的安置補償方案。她可以選擇拿取「核準特惠津貼」,再以該筆津貼購買將於2023/24年落成的百和路「專用安置屋邨」,期間暫住公屋。

政府於2018年5月10日公布「發展清拆行動特惠補償及安置擬議加強措施」(510方案),為東北村民提供兩個主要安置方案:其一,村民可選擇免審查上公屋,或免審查暫住公屋,至2024年搬至百和路的房協樓;其二,拿取60萬特設現金津貼或120萬核準特惠津貼,可選擇直接拿取津貼,或以津貼購買百和路的房協樓。

核準特惠津貼方面,並非所有村民均可拿取120萬,需似乎其物業的年期及面積,只有年期達31年或以上,住宅面積達1100平方呎者,方可取得120萬。若以普通寮屋約400平方呎計算,即使有31年年期,亦只能取得48萬港元的津貼。

政府冇透明度,間屋起成點我哋唔知㗎,要到時先知。
70歲馬屎埔村民蕭婆婆

未知樓積樓價 政府要求先填申請表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順遂,蕭婆婆無奈地說:「政府說,如果我要買百和路專用安置屋邨,就必需現時提交申請表,卻沒有提供百和路的樓積、樓價,乜都唔知,點買?但現在不交申請表,就會連屋都冇。」在沒有選擇之下,蕭婆婆即使對百和路房協樓一概不知,仍填下了申請表。「政府冇透明度,間屋起成點我哋唔知㗎,要到時先知。」

,蕭婆婆無奈地說:「政府說,如果我要買百和路專用安置屋邨,就必需現時提交申請表,卻沒有提供百和路的樓積、樓價,乜都唔知,點買?但現在不交申請表,就會連屋都冇。」
你(政府)賠償畀我㗎嘛,有咩理由要扣起?
82歲馬屎埔村民蕭伯伯

若然去世 120萬元化為烏有

花120萬買一間未知的房子固然值得擔憂,但村民更憂慮這120萬隨時煙消雲散。今年90歲的村民霍笑皺着眉頭說,百和路樓要到2023/24年方才落成,上到樓固然好,但萬一中途去世,便會一無所有。村民蕭伯伯補充說:「如果選擇以核準特惠津貼購買百和路樓,政府不會把賠償費交到村民手上,而是扣起這筆錢,到2023/24年買百和路樓時在費用中扣除,有冇利息?政府冇講。」他忿然說,如若中途去世,這筆錢便會被政府沒收,不能視作遺產交給子女,即變作「渣都冇」。「你(政府)賠償畀我㗎嘛,有咩理由要扣起?」

如果寮屋沒有價值,不被政府認可,那我繳交了數十年的差餉又算甚麼?
70歲馬屎埔村民蕭婆婆

居民年年交差餉 政府:寮屋沒有價值

將來的家未有着落,現在居住的家——寮屋,卻因不受政府認可,未能得到任何賠償。蕭婆婆說:「政府官員說寮屋沒有價值,一個仙都唔肯賠。」但她那間石建寮屋,自1982年開始已要繳交差餉,每季數百元,「如果寮屋沒有價值,不被政府認可,那我繳交了數十年的差餉又算甚麼?」

地政總署於2016年8月公布《已登記寮屋的寮屋管制政策》,指關於政府土地及已批租農地上的任何已登記寮屋,政府所持的立場是這些寮屋分別違例佔用政府土地及屬於已批租農地上的違例構築物。 然而,構築物的位置、尺寸、建築物料及用途如與1982年寮屋登記記錄相同,便可獲暫准存在,直至因發展計劃、環改善或安全理由而須予以清拆,或直至流失(例如構築物無人佔用或不再存在)而被取締。這類暫准存在的安排,並無訂立任何法律權利或權益或義務,亦不授予任何人佔用土權利。

寮屋是政府房屋政策不善的結果

寮屋的起源,可追溯至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當時大量難民湧至香港,住不起樓的難民便居於寮屋,令寮屋人口急升,更曾一度佔本港人口25%。直至1953年石峽尾寮屋區大火後,政府改變房屋政策,並於1956年實施新的建築物條例,不少陳舊的唐樓需拆卸重建,大批住戶被迫遷離,惟至1964年之前,這批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均未能獲得安置居所,加上新落成的住宅單位租金高昂,低收入家庭難以負擔,於是紛紛搬到寮屋區居住。

馬屎埔村民形容寮屋的出現,是政府房屋政策不善的結果,也一度成為低下階層市民的避難所。他們認為,寮屋的價值不在金錢,而是其特有的生活模式。「寮屋的一磚一瓦,都由街坊自己建構。開放式的寮屋建設,亦讓鄰里關係十分密切,有已經遷離馬屎埔的舊村民仍會回來與我們相聚,這種鄰里之情是市區沒有的。」

馬屎埔村民形容寮屋的出現,是政府房屋政策不善的結果,也一度成為低下階層市民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