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廢青」與母親長期抗爭 求醫被指患精神病 社工揭另有故事

撰文:紅出版集團
出版:更新:

近年,除了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外,對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簡稱ODD)是另一種愈來愈常見於兒童的精神健康障礙。(本文內容節錄自《外展精神科工作血淚史》。)

文:饒文傑(筆名饒遙,資深精神科外展社工,亦是網上電台主持、話劇監製、微電影編導及演員)

根據醫學權威對該症的診斷,如果小朋友常常與父母或其他權威者(如長輩、教師)爭論、經常故意去惹怒別人、持續地表現出憤怒、煩躁、蔑視或報復的態度,而這些表現對其個人或周遭的人造成困擾,可能是患有對立性反抗症的徵兆。

望子成龍是大部分父母的心願。由嬰兒出生開始,就好像不斷地競賽,為了贏在起跑線上,父母都會安排子女參加補習班、記憶力訓練、珠心算等。這一切均反映著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但孩子可能覺得辛苦,不能勝任。

母親眼中的一無是處「忤逆仔」 筆者卻發現真相未知如大家所想(點圖閱讀有關部分節錄):

+15

香港的教育制度的確為孩童帶來不少壓力,入讀大學、成為專業人士恍似是唯一成功的指標。面對過多的壓力下,孩子最終可能選擇放棄或對抗。老實說,這個病症令我覺得反感。討厭的並不是因為患有這個病症的青年人難以相處,而是突顯出權力的傾斜,誇張點說是專權對弱勢的控制及壓迫。

發仔(化名)今年十五歲,被診斷患有ODD,轉介表上列出他經常向母親發脾氣、在家中破壞家具,甚至用飼養的蛇來恫嚇母親。當我與發仔的母親見面時,她就像機關槍般連珠發炮狂數兒子的不是,抱怨自己生了一個「頂心杉」。

聽到這裡,很多人都可能會認為發仔是一個忤逆的不孝子。為免發仔誤會我與他的母親是一伙,我不知費了多少唇舌,幸好最後他總算願意相信我,並分享他的成長故事。

發仔於單親家庭長大,母親自小對他極為嚴謹,考試取得九十五分也不滿意,只會不斷怪責兒子為何拿不到餘下的五分。她又經常拿兒子的成績與親戚的孩子作比較。每當兒子和其他小孩吵架時,母親更會不問情由斥責兒子,要求他向對方道歉。發仔曾經心有不甘地與母親對質,結果反被痛打一頓。「我最記得母親為咗要我聽話,有幾次仲攞菜刀出嚟指住我,話要斬死我!」雖然事隔多年,我仍然感到發仔的怒氣。

【延伸閱讀】蔡天鳳案|精神科醫生憂民眾患創傷後壓力症:衝擊不亞於親眼目睹(點圖放大閱讀):

+10

升上中學後,發仔的母親仍然時常批評兒子,不斷要求他滿足自己的期望。終於,發仔也按捺不住,將長久以來累積的怒氣一次過爆發出來,並開始與母親展開長期鬥爭。除了拒絕服從母親的指令外,發仔經常與她爭辯,更破壞對方的衣服作報復。母親苦無辦法下,最後帶他到兒童精神科求醫。醫生診斷發仔患有對立性反抗症,開了一些情緒穩定劑給他,希望幫助他穩定情緒。「點解我作出反抗,就要食藥控制自己?阿媽多年嚟咁樣對我,又成日搵我嚟出氣,佢又唔駛食藥?」發仔忿忿不平地說。

發仔除了是電玩高手外,他更是青少年中心野戰隊的核心人物,同伴都讚他冷靜、機智、自我紀律極高。他在學校亦有參與社會服務,經常在老師帶領下擔任義工,老師對他的評價正面,並沒有一些對抗老師的行為。「Sir,我認呀,我係成日同佢作對,但如果我唔反抗,我真係會俾佢逼到痴線!」發仔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放心,上到大學,我就會申請住Hall,然後搵Part-time做,自食其力,唔會再返去。」

發仔一直拒絕服用醫生給予的精神科藥物,我亦慶幸他沒有服用這些藥物。他真的有病?我不太認同。遺憾這個社會太喜歡用「精神病」去標籤一個人,而非站在他們的角度去了解其充滿血淚的經歷,有些人更以為一粒藥便可以解決眼前的所有問題。這些故事,提醒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會否不自覺地成為了權力的傀儡,利用了自己的身份去欺壓我們的服務使用者。

【延伸閱讀】竹內結子疑抑鬱自殺 10條問題自我檢測 常自責是先兆(點圖開始測試):

+10

社工後記:

這一代的年輕人似乎背負著比過往更多的標籤。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8年將「電玩成癮」納入至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縮寫:ICD-11)。「電玩成癮」主要有三項診斷特徵:一是患者對遊戲失去控制力,使其他日常活動及興趣均讓位於遊戲;二是即使出現負面後果,患者仍繼續沉迷,甚至情況加劇;三是其行為模式須足夠嚴重,導致其在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損害,並通常明顯持續一年以上。

當然WHO此項界定引起許多批評與不滿,有不少研究學者均表示其提出的診斷分類缺乏科學證據,可能造成更多害處而非好處。其實,現時社會網絡發達,如果能合理安排電玩時間,電玩絕對是一個社交及娛樂的工具。在我們的工作中,發現不少「沉迷」打機的年輕人都是來自破碎家庭,或者身處於父母關係非常緊張的家庭中;有部分更在學校受到長期欺凌。不難發現,電玩成癮也許並非真正的問題核心,相反,電玩往往成為了青少年應對壓力、焦慮或抑鬱的機制。

如果我們連年青人唯一的「心靈堡壘」也拆掉,不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反而幫他們扣上「電玩成癮」這個標籤,最終只會簡化了一個本來複雜的問題,令他們的心理困擾加劇,而「標籤效應」亦只會進一步拉遠父母、老師、社工和他們之間的距離。

《外展精神科工作血淚史》書本封面(紅出版集團授權使用)

書名:外展精神科工作血淚史

作者簡介:饒文傑,筆名饒遙。先後取得香港浸會大學社工榮譽學士學位、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文憑(中學)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行為健康),為資深精神科外展社工,從事精神科工作超過十六年,曾榮獲優秀社工(新秀社工獎)。另外亦是實習督導(碩士)、網上電台主持、話劇監製、微電影編導及演員。

饒文傑多年來於不同中學、大學演講有關精神健康的講題,近年更以教協親炙作家身分,穿梭不同學校,希望提升學生對精神健康的關注。著有《隨意門.重生》、《落入凡間的守護星》等 。

【本文獲「紅出版集團」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