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菜.馬屎莧】可吃下肚的雜草 比莧菜更好吃、可清熱解毒?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雜草是農夫最常面對的煩惱,但原來有些「雜草」是可以吃的!馬屎莧(又稱野莧)便是在夏天率先冒出的野菜,水煮、滾湯、煮粥、涼拌皆宜,「食得唔好嘥」,來看看農夫如何轉危為機!

中間有長串花穗的就是馬屎莧。(龔慧攝)

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雨水為農場帶來更蓬勃的雜草,但原來仔細一看,當中有不少都可以食用。馬屎莧便是其中一種,其特徵是有一長串的花穗。坪輋「樂田園」農夫阿熙說小時媽媽有提過這種菜,但他2年多前初來到這農場耕作時,見到也不認得。

那天在這裏種田的婆婆忽然指着一堆野草,說:「這些是馬屎莧,可以拿來賣。」然後飛快地拔了幾棵,三兩下束成一紮,就可以拿去賣了。仔細一看整片田到處都可找到馬屎莧的縱跡,四季豆、青瓜、莧菜的田裏都有——原來婆婆許多年前在不同的田邊撒了些種子,每年到時到候馬屎莧便會冒出來,因種子會自行散播,在郊野也會見到馬屎莧的蹤跡。有時街邊有婆婆賣野菜,便有機會是在郊野摘的。

瓜菜造園 凝聚社區 我們值得擁有食物公園

馬屎莧隨處都是,阿熙說有時也會當雜草清。(龔慧攝)

用以抑制其他雜草的野草

早前另一農夫實行「以草防草」,即種植某種野草以抑制其他野草,原來婆婆早已在無意中做了這件事。阿熙笑着說:「長些可以吃的總比長雜草好。」雖然可吃,但阿熙說實在長得太高、擋到其他作物的陽光時,也會當雜草清去。

馬屎莧通常在夏、秋出現,若春夏之間不幸青黃不接,這種菜正是救星,可以稍作幫補。同樣在夏天出產的莧菜,和馬屎莧一樣都是莧科植物,阿熙笑說:「但這個真的要種。」他又說坊間常指「馬屎莧」即「馬齒莧」,但其實兩者屬不同科,後者葉較圓、較小。

雜草堆中隨時有寶物。(龔慧攝)

建築師自訂橫洲發展:最重要是現存在土地上的人

馬齒莧葉較小,像花瓣一樣。(Stefan.lefnaer@Wikimedia Commons)

農夫:水煮也好吃 摘菜以手掌量度

阿熙說:「以前媽媽在大埔鄉村長大,她說父母也會摘路邊的馬屎莧去煲湯。」除此之外,馬屎莧還可水煮、涼拌、煮粥。現在他不時在農場摘些回去給媽媽煮,「有點像莧菜,但更有咬口。好像比莧菜更好吃。」他笑說不懂形容:「簡簡單單,油鹽水煮都很好吃。」據說煮起來比一般莧菜更香。

選馬屎莧也有秘訣,阿熙通常會以張開的手掌為量度單位,大概20至30厘米般高、不太嫩也不太老的,便可整株食用。婆婆說如果不連根拔,那菜便會皺得很快。不過原來馬屎莧還有近親——刺莧,外表與馬屎莧相似,但莖上有刺。刺莧也可食用,可治胃出血,馬屎莧則可清熱解毒、治腫痛,而且鐵質高,但前者寒,後者涼,要視乎體質食用。

早前有市民在公園摘雞屎藤,康文署介入,隨時被指違法。其實無論有否違法,路邊充滿塵埃、清潔道路時的污水、清潔劑污染,更因野草生多長在園藝植物旁,有可能被噴過農藥,因此食用安全成疑。想要吃安全的野菜,在政府未決定正式栽種野菜前,農場還是較可靠的選擇。

然而農場隨着收地、倒泥頭而日漸消失,「樂田園」旁邊便有大片農田被鋪上瀝青。阿熙最近在煩惱客源問題,種出的菜沒人賣,比種不到菜更令他苦惱。但他說:「第一樣問題未必是銷售,而是你要確保不會再有『農地不是農用』這個情況。起碼要給有心耕作的人看到前景安全,可以放心繼續種。」

馬屎莧小檔案
當造季節:夏、秋
體質:耐高溫多雨,耐寒力弱
源流:源自熱帶美洲。馬屎莧屬莧科,學名Amaranthaceae源自希臘文amarantos,意指「永不凋謝(的花)」。伊索寓言就曾以分別以玫瑰和莧菜比喻短暫與永恆的美麗

想買樂田園的菜?可循以下渠道:

直銷:粉嶺坪輋水流坑村2號 樂田園有機農場(需預先聯絡及訂菜)送貨:東鐵沿線交收(詳參Facebook專頁「樂田園 Happy Green Farm」 )農墟:天星農墟(逢周日11:00-17:00)代售平台:詳參臉書專頁「種植香港」(可於元朗、深水埗、油麻地、石硤尾取貨)零售點:「Green Common」(灣仔皇后大道東222號2號舖、中環德輔道中173號南豐大廈一樓)、素食自助餐廳「無肉食」(北角堡壘街10-16號華曦大廈地下B舖)

(溫馨提示:最好還是直接跟農夫買吧——較便宜,選擇又多,還較新鮮!)
 

從前這都是農地,現在卻已被平整,變成貧瘠的黃沙。(龔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