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指蘋果營運只為向外證有言論自由 時機成熟便會取締

撰文:安梓寧
出版:更新: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勾結外國勢力案,審訊今(23日)踏入第83天,控方續播放黎的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黎在節目上談及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指特朗普對華措施非常有效,是他出色的外交成就之一,他對特朗普敗給拜登的結果感到傷心,認為拜登有意與中國修補關係,或會有所妥協,並形容拜登比較弱勢,指其副手賀錦麗的地位也比拜登高。黎另發表對香港局勢的看法,指人大常委決定取消4名民主派議員資格,如同對香港法治「釘上最後的棺材釘」,又稱當局容許《蘋果日報》繼續營運,只是為了向外界證明言論自由仍然存在,待至時機成熟便會將其取締。

黎智英在國安法生效後,曾在其訪談節目著國際向中共[木壓。(節目片段)

提12港人著國際向中共施壓

庭上今播放其中4集「Live Chat」,其中黎於2020年10月15日的節目中,主動提及「12港人」,指港人現時能唯一能做的,只是喚起國際社會支持,以向中共施壓,要求他們釋放或引渡「12港人」回港,他並呼籲外國政府、官員及民眾提供協助,又說:「這12名年輕人十分需要你們的協助!」

南早撰文指國安法後示威減黎稱是廢話

同月22日,黎又在節目上提到有人在《南華早報》撰文,形容香港自《國安法》出台後,示威逐漸減少,社會重獲自由及勝利,惟他認為這番言論只是「廢話」,又指發表這種論述的人不明白香港需要法治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因為香港失去法治,便不會再有商機。

指美民眾因疫情對中國觀感變差

此外,黎於同月29日的「Live Chat」上,指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並非反華,而是希望解決中國與世界因價值差異而引申的根本問題,當時美國民眾因為疫情,對中國的觀感變差,特朗普只是順應民意採取行動,其對華措施非常有效,是他其中一項出色的外交成就。

指拜登能力不夠 對大選結果感傷感

同年11月5日,黎於節目談及美國總統大選,指大選結果令他傷感,認為拜登政府似乎打算與中國修補關係,並會作出妥協,而非如同特朗普政府般,撕破中國製造的假象,嘗試解決中國與世界在價值及行為上的分歧。黎又形容拜登比較弱勢,並說:「他就是能力不夠,或會被他的政黨操控,即使是賀錦麗的地位也比他高。」

黎智英認為當局在蔡玉玲查冊案想傳遞訊息:記者不為我工作,就會惹麻煩。(資料圖片)

指蔡玉玲查冊案當中的威嚇大

被問到香港局勢,黎提到港台電視節目《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查冊被捕一事,指當局似乎想要傳遞訊息:「記者只要不是為我工作,就會惹上麻煩。」即使只是細微如查車牌的事件,也可以用以對付記者,情況十分可怕。黎又說《蘋果日報》一直都是反對派報紙,當局拘捕他及搜查《蘋果》不足為奇,但蔡只是在做很細微的事情都被針對,意味著當中的威嚇更大。

民主派無法在議會抗爭如同港法治蓋棺

黎又於11月12日的「Live Chat」中,分享他對香港局勢的說法,當時4名立法會議員被人大常委「依法認定」取消資格,引發民主派議員總辭,黎指香港已經很難再有街頭示威,現時民主派又無法留在議會抗爭,如同是對香港法治「釘上最後的棺材釘」。

預言蘋果將會被取締

節目主持人Mark Clifford指《蘋果》仍然存在,似乎香港的言論尚未完全消失;黎稱現時民眾要在恐懼的陰霾下表達意見,又指當局容許《蘋果》繼續營運,只是為了向外界證明,香港的言論自由仍然存在,待至時機成熟便會取締《蘋果》。

黎智英在其節目早已預言《蘋果》將會被取締。(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著港人繼續為民主自由鬥爭

有觀眾問到,倘若黎被捕,會否有其他人能傳承他的精神?黎回答,相信許多港人跟他一樣,他說:「因為香港係我哋嘅家園,好多會為呢個家園甚至犧牲。」如果港人繼續為民主自由鬥爭,讓外界看到他們的操守及堅決,這個世界必然會有種共鳴,這種共鳴便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亦是他們最需要的。

4名被告:黎智英(76歲)、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及蘋果日報互聯網有限公司,被控一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和兩項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

案件編號:HCCC 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