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環團反對押後令市民無所適從:過去5個月環保大推進

撰文:鄧宇詩
出版:更新:

對於消息指出,垃圾徵費可能無限期押後。環團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過去5個月以來,香港準備迎接垃圾徵費,在環保配套方面有大幅推進, 眼見回收設備逐漸增多,不應在這時就取消,令市民更加無所適從,「辜負咗大家一路以嚟嘅付出同寶貴嘅意見。」她又提到,政府現時著重於增設回收設施,但其他很多物質都不能被回收,比起回收設施更應著重於源頭減廢。

+1

垃圾徵費原定於4月1日實施,因準備不在改在同日起於14個點實施先行先試計劃,整個計劃押後至8月1日實施。今日(26日)有消息指出垃圾徵費將無限期押後,政府明日到立法會交代。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回應,反對取消垃圾徵費,這會令市民更加無所適從,指垃圾徵費這個機制十分重要,「你見到呢五個月以嚟, 大家真係積極(環保)咗好多。」

近5個月香港環保配套大幅推進

譚穎琳表示,最近眼見市區回收設備,形容近5個月香港的環保配套大幅推進,環保設備逐漸增多,市民亦開始養成回收的習慣,只是要關注綠在區區在未來能否承受龐大的回收量。

她又提到,垃圾中大部分物質均不能被回收,過去數年綠在區區數量逐漸增加,不過香港塑膠回收量過去三年增加了不足2%,回收本身有限制,回收率不會不斷上升,「回收本身有限制,塑膠全球平均回收率亦只有15%。」

源頭減廢才能真正有效減廢

譚穎琳指,現時政府側重於建立回收配套,但其實源頭減廢才能真正有效減廢,「生產者可以生產千變萬化嘅貨品出嚟,佢唔可以回收都可以照推出。」她指,採用生產者責任制就毋須額外花資源進行回收,政府應該投放更多資源在綠色科技,從源頭減廢,「唔係成日揼錢做消費者回收,唔應該過度地側重呢樣嘢(設立回收設施)就叫解決問題。」

綠色和平目主任譚穎琳反對抽後垃圾徵費。(資料圖片/曾凱欣攝)

她表示,觀察到市民及餐廳開始有回收廚餘的習慣,因而對廚餘回收機產生不同的意見,這是一個契機讓環保署了解市民的需要,「大家鬧廚餘收機點,但其實無人用嘅,無人俾comment,佢進步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