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問題多 劉國勳料無日子地暫緩 倡經濟好才推

撰文:鄧宇詩
出版:更新:

立法會明日(27日)環境及食環兩個事務委員會將舉行聯席會議,討論4月1日以來推行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的報告,政府日前提交的文件反映不少居民反映認為垃圾徵費擾民,並沒為8月1日是否如期推行劃下死線。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今日(26日)表示,預料垃圾徵費將會「無日子地暫緩」,他建議政府可以繼續增設不同配套,方便市民進行回收,但商家始終需要另外聘請人手處理分類,因此最好待香港經濟變好再推行,他估計暫緩的時間「以年作為單位」。

環境及生態局上周五(24日)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報告,提到不少居民反映認為垃圾收費擾民,同時擔心法例生效後會增加四處亂抛垃圾的情況,亦有前線清潔工表示,需另外處理沒有用指定袋包妥的違規垃圾以致工作量大增。食肆、商戶和院舍管理層亦普遍表示垃圾收費會對經營成本構成壓力,亦建議改善大型指定袋的設計,方便使用和包裹垃圾。

劉國勳預料措施「無日子地暫緩」

今日上午傳來消息指,垃圾徵費將無限期押後。劉國勳回覆查詢時表示,預料徵費將會「無日子地暫緩」,惟繼續增加回收配套。

他指,從「先行先試」計劃數據得知,大部分場所處理垃圾的費用上升了2至3成,但同時回收率並沒有因而大幅增加。未來的工作應著重於增加回收配套,同時加強宣傳的工作,舉例指部分先行先試計劃住戶獲廚餘回收桶,以方便回收廚餘,未來可考慮以綠綠賞積分換領以鼓勵回收廚餘。

報告又認為,垃圾收費擾民、指定袋太貴、不明白大型標籤的運作。劉指,未來亦應針對以上意見進一步調整政策。

劉國勳:要等條件成熟,要等時機成熟

政府近半年增加了不少回收設備予市民使用,不過對商家的援助相對較少,劉國勳表示,餐廳需要另外聘請人手進行回收,但無奈很多餐廳本身就面對人手短缺的問題,因此在「先行先試」計劃中甚少進行回收,「要等條件成熟,時機成熟(先實行)。」他指,最好待香港經濟變好再推行措施,預料暫緩時間將「以年作為單位」。

劉國勳表示,垃圾徵費推行要待條件和時機成熟。(資料圖片/夏家朗攝)

他表示,若措施無限期暫緩,認為廠商暫時未需要再生產指定袋。而現時的存貨,政府可再派給市民使用,讓市民了解平時處理垃圾的習慣。